辭舊迎新話讀書

半島網 發佈 2020-01-13T20:46:54+00:00

江蘇路社區侯修圃時間老人邁著矯健而匆匆的腳步走過了2019年而進入2020年。一年中,在《青島日報》《半島都市報》《老年生活報》《青島早報》等報刊發表了20篇。

江蘇路社區 侯修圃

時間老人邁著矯健而匆匆的腳步走過了2019年而進入2020年。悄悄地來,悄悄地去。說矯健,不必諱言,如今老百姓生活好了,醫療條件改善了,老年人健康了,走路自然矯健了;說匆匆,是時間過得太快了,一眨眼就是一年。

有人說時間是「神偷」,似乎有點不雅;而朱自清用「匆匆」來形容倒也十分精闢。他感嘆:「在八千多日子的匆匆里,除了徘徊,又剩什麼呢?」是的,剩下什麼呢?朱自清自然謙虛,他留下了傳世之作,而鄙人呢?鄙人當然有自知之明,不能與大師相比,但也要有點履痕吧。說到這,我感到無比惆悵和悵惘。

2020年,將迎來我退休20周年。過去20年里,我做了什麼呢?盤點起來就做了一件事:讀書。年輕時的作家夢死灰復燃,只是有夢,實現不實現在於其次,有夢總比沒有好,有夢就有追求,有追求就催人奮進。退了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何等愜意呀!不緊不慢地走著,把讀書和寫作當做樂趣。

20年從存書2000冊,如今積累到6000多冊,當然讀書沒有這麼多,部分通讀,部分選讀,部分翻了翻;讀書多了,自然有衝動,就會寫一寫。20年里,在各類報刊發表了拙文500多篇,出版了《三樓巷》《青島風情》《觀象居隨筆》等8本拙作,200多萬字;獲得了中國當代散文獎和中國散文華表獎等幾十個小獎,其實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都是快餐式的速朽作品,不過供人一樂耳!設若有人說,都20年了,何必再去倒騰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

是的,此言有理。那就說說2019年吧。歲末盤點一下一年的收穫、總結經驗教訓是順理成章的事,正如一個農民,到了年底盤算一下全年的收穫和明年的打算不無二致。說實話,年初計劃讀10本書,這是硬指標。可是說說容易,做起來就難。我和老伴兩人世界,都是耄耋之年,除了照顧多病的老伴(老伴只能半自理),就是買菜做飯,做家務,真是大時間沒有,小時間蹭過去了,讀書的時間就只有見縫插針。

這把年紀讀書特別艱難:一是眼睛,老眼昏花加之白內障,看字不清,就得儘量睜大眼睛,特別容易疲勞,一會兒就一片模糊;二是精力不濟,看不到半個小時就頭昏腦漲;三是健忘,讀過就忘。大夫說這都是老年病,自然規律。既然自然規律,咱也不在乎。可是習慣使然,一日不讀書就難受,像丟了魂似的,所以讀書就需要毅力和堅持。

因此每天堅持讀書一到二個小時(不包括讀報),積少成多,計算一下,今年讀了《民國清流》《陳寅恪家族舊事》《沈從文的前半生》,這個系列收穫頗豐,對民國文學史有了更多了解;今年某博物館徵文,紀念老舍先生誕辰120周年。為了寫一篇紀念老舍的文章,我用三個月的時間讀了《老舍與濟南》《老舍與第二故鄉》《寫家漫語》(上下冊)。你說怪不?讀書越多了反而老鼠啃天——沒法下口。我琢磨,按常規寫法別人已經寫過,新的角度又沒有想出來,所以至今也沒有寫成這篇文章,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大不少的遺憾。

不過,也有收穫,學習老舍的幽默筆法,寫了《選擇》和《解剖自己》等文章,先後發表在《老年生活報》上。除此,還讀了《2016中國精美散文精選》《琴聲如訴》《青島藝術史》《青島諜雲》《青島四十年代詩選》等,這都是朋友送的書,不讀似乎對朋友不敬,當然讀了還是很有收穫和啟發的。這樣一算讀了12本書,還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讀書和寫作很難分家,所以順便談談寫作。我寫作沒設指標,比較隨意,但有個規則,即有了靈感就寫,沒有靈感不寫;重複的不寫,沒有新的角度不寫,寫不出來不硬寫,把寫作當成一種樂趣,不累著。今年共寫了23篇文章,平均一個月2篇文章。一年中,在《青島日報》《半島都市報》《老年生活報》《青島早報》等報刊發表了20篇。雖然不多,在我來說也是心滿意足了。因為寫作是一種樂趣,太累了就樂不起來了。

一元伊始,萬象更新。在2020年的道路上,我還是按既定的計劃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