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想穿越到戰國!王勁松參演的紀錄片,一集講一個國家的興亡

青石電影 發佈 2020-01-13T22:36:49+00:00

這年頭,說起歷史正劇,大家好像都避之不及。十幾年前,還有像《康熙王朝》《漢武大帝》 《大明王朝1566》 《走向共-和》等神劇一般的存在。

這年頭,說起歷史正劇,大家好像都避之不及。

十幾年前,還有像《康熙王朝》 《漢武大帝》 《大明王朝1566》 《走向共-和》等神劇一般的存在。

而近幾年呢?都是歷史戲說劇偏多。

遠的不說,就拿2019年開播的熱播劇《大明風華》來說吧,披著歷史正劇的外衣,結果陷入「不尊重史實」的風口浪尖。

想不想看一部靠譜的古裝歷史劇?

也許,你可以看它解解饞,它就是:

《風雲戰國之列國》

該劇於2019年12月11日播出,展現了戰國時代的韓、魏、趙、燕、楚、齊、秦,七雄爭霸的歷史,是國內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

也就是說,與一般的歷史紀錄片不同,它採用的是以演繹的方式來呈現戰國時期那段波詭雲譎的歷史。

該劇一共分為7集,每集60分鐘,一集講述一個國家的興亡。

目前豆瓣8.2分,不論從主創、演員來看,還是形式、服化道來說,它都對得起這個分數。

首先,一部歷史劇靠不靠譜,看看主創團隊就能知道了。

該劇由《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老師監製,金鐵木擔當導演與編劇

說起金鐵木,很多人也許有所耳聞。

2004年他的處女作《復活的軍團》在央視播出後便一鳴驚人,取得近2%的收視率,一年內應觀眾要求重播數次。

此外,還通過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遠銷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堪稱是中國紀錄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此後編導的作品像《玄奘之路》 《大明宮》 《圓明園》等,都獲得了超高口碑。

截至目前,已經導演了20部歷史紀錄片,4部歷史題材的電影,以及許多舞台劇。

被譽為「中國最會拍歷史的紀錄片導演」的金鐵木,在歷史紀錄片領域可謂是經驗豐富,功力深厚了。

而演員陣容更是強大,王勁松的燕昭王,李立群的齊緡王,于榮光的趙武靈王,林永健的楚懷王,鄭則仕的魏文侯,喻恩泰的商鞅,海一天的申不害。

老戲骨齊聚一堂,同台飆戲,相當精彩。

就拿于榮光飾演的趙武靈王趙雍來說,他作為戰國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以一己之力將趙國帶到強盛的巔峰。

他倡導胡服騎射,面對不肯改制服裝的群臣,直接讓身穿裙襦的反對者上馬體驗。

接連摔倒的臣子的滑稽場面的自信微笑,與之後他二話不說、利落上馬的鮮明對比間,盡顯王者風範。

厚重大袍拖在手中而不穿,倡導改制胡服是為培養強大騎兵,拓展北邊疆域,揮舞間豪氣宣告向齊國報仇的決心。

初次與將來的王后吳娃見面時,述說自己見她如夢中情人般的體驗,多了幾分柔和卻依然不失王者的那一份霸氣。

面對廢太子趙章的苦苦哀求,一個閉眼便顯示王者說一不二的鐵腕。

然而後來卻因為他實行一國分而治之的政策,導致王族之間相互殺戮,沙丘之變成為他的終結。

得知大兒子趙章被趙成殺害後,不能報仇的恨意,國之將傾的無力,心痛地喃喃自語,百味雜陳體現得淋漓盡致。

身為趙國主父的他被囚禁,披頭散髮接近瘋癲,為了掏鳥蛋而失足從樹上摔下,極盡落魄,就這樣活活被餓死在沙丘宮。

可以說,于榮光把一代梟雄趙雍演活了!

其次,劇中以創新的「評述+劇情」的模式也相當引人入勝

說起將歷史演出來的模式,很容易想到大熱的《國家寶藏》,以歷史文物為核心,重現關於它的歷史。

同樣是把歷史演出來的《風雲列國》,它的獨創之處在於它的定位是部紀錄片。

畢竟,說起歷史紀錄片,我們會想到像《大國崛起》等以講述史料為主要形式的紀錄片,權威宏觀卻少了點生動。

而《風雲列國》卻採用了高達80%的劇情演繹的方式,以戰國七雄中的人物為依託。

那麼,這種演出來的紀錄片還能叫紀錄片嗎?

我們且來看看它是怎麼做的。

拿本劇開篇的第一集《燕國篇:燕過無痕》來說吧。

它先以旁白配動畫的形式,講述歷史超過八百年的燕國,與一開始同樣被邊緣化的秦國,提出為何它們會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命運的問題,這種設疑的手法與一般的歷史紀錄片相同。

接下來劇情戲開啟,先展示被百姓唾棄,被齊國砍頭的燕王子之的悲慘開局。

然後再以閃回的手法揭示一代燕王何以落得如此下場的前因後果。

先演繹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燕王姬噲,讓位於相邦子之而非太子震驚天下的史實說起。

在他之前,堯舜禪讓是傳說,在燕噲之後的2000多年,再也沒有一個君王主動讓出王位。

對於這樣一位理想主義者燕噲,劇中給出了如下的評價:

「陰謀與天真並行,野心和理想同伴。」

以遠古聖賢為榜樣,竭力踐行自己的聖王之道,卻引起太子姬平與子之的戰爭導致燕國內亂,以致齊國趁虛而入一舉侵趙,子之被送上斷頭台。

之後好不容易把齊國侵略者驅逐出境的燕國,國君燕昭王一生最大的心愿便是向齊國復仇。

因此千金市骨、選賢舉能,遇上了空有抱負卻無人賞識的蘇秦。

知遇之恩終生難忘,蘇秦至此為燕國開啟了長達16年的間諜人生。

合縱抗秦,六國之相,顯赫至極卻初心不改,只為完成燕昭王的復仇大業。

劇里著重渲染了蘇秦與燕昭王的誠摯感情,一邊說著「寡人昨晚還夢見蘇子了,老了,夜半總是醒來」,另一邊回應「大王何出此言,大王還像當年一樣」。

簡單的兩句對話卻充滿人情味,在我們印象中只有模糊形象的蘇秦與燕昭王突然鮮活起來。

燕昭王親自為蘇秦盛粥,哭著喝粥的蘇秦,以信如尾聲的典故表明自己忠心不二,也即尾聲寧願溺亡也不背棄承諾的故事。

「蘇秦就是大王的尾聲啊。」

士為知己者死,最終蘇秦以死間助燕昭王完成復仇大業,燕昭王痛心的重複呼喚蘇子,之後更是激動到踉蹌跑至列祖列宗靈位前,痛哭流涕。

可以說,王勁松貢獻了感染力極強的哭戲,看過之後誰忘不了燕昭王與蘇秦為三十年復仇計劃所付出的代價。

正如導演金鐵木坦言:

「這場戲他跑了很長時間,跪倒在宗廟,淚流滿面。我特別感動。」

一邊是劇中演員極富張力的表演,另一邊是全知視角的旁白,更有文學色彩濃郁的評論語言,淺白直接引人入勝。

值得一提的是,蘇秦與燕昭王的這段演繹,遭到了一些觀眾「不符合史實」的質疑。

實際上,本劇是基於《戰國策》 《戰國縱橫家書》 《史記》 《呂氏春秋》的史籍著作而進行的改編。導演強調:

「依據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獻,採用正史和權威歷史學者的解讀與研究,虛構和杜撰的成份被我們嚴格限制。」

而客觀來說,許多歷史考證如今都還沒有定論,我們到底能觸摸到多少真實呢?

歷史也許是客觀的,而表達歷史卻總免不了主觀,關於紀錄片的真實性、歷史的可知與不可知也許從來就沒有答案。

正如有的學者所說:

「由於我們的教育傳統局限,許多觀眾對於接收到的歷史內容往往存在絕對化的判斷。」

《風雲列國》不僅是在表現史實,更是提供了另一種接觸史實的可能性,它使得歷史人物豐滿生動又立體。

劇中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虛擬史家評述的視角,不正如司馬遷極富文學感染力的《史記》嗎?

最後,加上劇中相對考究又有自己特色的服化道,動聽的主題歌《豈曰無衣》和插曲《曲園之歌》 《吳娃之歌》,一同造就了這齣頗具觀賞性的紀錄片。

有的網友看後感嘆到:

「看完了這集好想穿越到楚國看看,留下這麼絢爛文明的國家到底是什麼樣的,楚國人到底有多剛。」

《風雲列國》是有一些缺點,但它卻打開了許多人熱愛歷史、關注紀錄片的窗口。

這是個不夠完美卻充滿活力的開始,歷史紀錄片的探索遠沒有結束。

青石電影編輯部 | 晨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