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擅長寫詩詞,寫出《蝶戀花·春景》很迷人

詩詞中的陽光雨露 發佈 2020-01-13T22:57:07+00:00

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蝶戀花·春景宋代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軾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蘇軾的文學成就斐然,喜歡蘇軾的人很多。我是蘇軾的忠實粉絲之一,蘇軾面對苦難的勇氣是我最敬佩的。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蘇軾的詩詞我百讀不厭,能夠獲得積極的能量。


蝶戀花·春景

宋代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怛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圍牆裡面,有一位少女正在盪鞦韆,少女發出動聽的笑聲,牆外的行人都可聽見。慢慢地,圍牆裡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感情的世界很複雜,誰又真正能夠弄懂呢。


本詞是傷春之作。蘇軾長於豪放。亦最擅婉約,本詞寫春景清新秀麗。同時,景中又有情理,我們仍用「何處無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僅僅局限於對「佳人」的相思。本詞下片所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麼寄託。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約詞。王士禎所說的「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花草蒙拾》指出本詞與風格婉約的柳永詞不相上下。


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夜遊

宋代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門上,(於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和我一起遊樂的人,於是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裡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


《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複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於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裡面有多少貶低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閒的。自比「閒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 形象的描繪,透露出作者在貶低中雖感慨幽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達了作者對月光的愛慕 抒發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對自然生活的嚮往與欣賞,和用與「閒人」相對的「忙人」的鄙夷與諷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