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音色及其訓練方法

上海上音琴行 發佈 2020-01-13T00:04:36+00:00

但在我國的小提琴教學中,音色訓練在很長一段時期中沒有被納入到基本技巧的訓練範圍中,也很少針對音色與情感表現之間的關聯進行系統的研究,甚至很多教師還存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小提琴教學中,老師可以傳授的僅僅是各種技巧的演奏方法,而無法教授學生如何用聲音表現情感,它只能依靠學生自身


  長久以來,小提琴一直因其優雅迷人的聲音和高超的演奏技巧而受到人們的喜愛,甚至人們將它看成能像人聲那樣,自如地表達靈魂深處情感的一件樂器。其實,小提琴之所以能在眾多的樂器中脫穎而出,之所以能夠表達深刻的情感內涵,不僅因其聲音接近於人聲,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極為豐富的音色效果和細膩的音色變化。因此,音色是小提琴演奏藝術中非常重要的情感表現手段。



  但在我國的小提琴教學中,音色訓練在很長一段時期中沒有被納入到基本技巧的訓練範圍中,也很少針對音色與情感表現之間的關聯進行系統的研究,甚至很多教師還存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小提琴教學中,老師可以傳授的僅僅是各種技巧的演奏方法,而無法教授學生如何用聲音表現情感,它只能依靠學生自身所具備的良好樂感和對音樂的領悟能力或模仿能力獲得。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教育家卡爾-弗萊什就曾說過:音色的調配永遠應該是樂曲解釋在音「詩」的不同內容啟發下內心自然產生的一種強烈的需要的結果,因此是無法教導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通常藉助於文學中的大量形容詞來啟發學生對音樂情感的領悟,而如何將這些形容詞恰當地轉化為實踐中活生生流動的音符,就只能依靠學生自身領悟音樂的天分了,那些不能將這些描述性的形容詞轉化為音樂的學生,往往被老師認定沒有音樂天賦。

  筆者認為,這實際上並不是學生自身音樂天賦上的問題,而是小提琴教學界長期以來沒有找到情感表現的良好切入點,具體說來,就是沒有找到形而下的聲音和形而上的情感之間的某種關聯。藉助於文學上的形容詞固然可以輔助性地啟發學生對某種特定的情感進行理解,但這絕不是傳授如何用音樂的方式表達情感的最主要的手段。換句話說,用脫離音樂的文學方式來傳授音樂的情感表達,猶如隔靴搔癢,無論如何也不能取得最根本的效果。



  那麼,怎樣才能教會學生用音樂的方式表達情感呢?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思考,很多老師在教學中所運用的那些文學語言為什麼能夠傳達特定的情感?這是因為,語言是一套表征符號體系,它通過約定俗成的強制性力量,建立了語言符號與客觀世界之間的對應關係,也就是語言中「能指」與「所指」的統一。因此,人們之間可以便捷地通過特定的語言符號進行溝通交流。同樣的道理,學生在理解教師用文學語言形容的特定情感時,是沒有什麼障礙的,除非語言不通。然而問題就在於,學生無法將所理解的情感通過恰當的途徑轉換成特定的聲音。這又是為什麼?實際上這是因為聲音沒有像語言那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表達情感的符號體系。如果將小提琴中豐富的音色進行歸類,在一定的範圍中使音色類型與特定的情感模式大致對應起來,那麼,學生不僅能夠敏感地區分各種音色,同時也能掌握音色與情感之間的類型關聯。

  因此,在音色訓練中,首先要大致區分出幾種音色模式,使學生逐步建立起各種音色概念。我們知道,琴弓可以運動的範圍是琴馬至指板之間的區域,在這一段區域中,如果保持弓速和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觸弦點的變化可以獲得各種不同的音色。通過比較後可以發現:當弓毛逐漸靠近琴馬一端的時候,音色就變得越來越清脆明亮,聲音中泛音成分逐漸增多;反之當弓毛逐漸靠近指板一端的時候,音色就變得越來越灰暗。另外,當弓子的觸弦點往琴馬方向運動時,右手會感覺弦的張力越來越大,弓子運動的阻力也在增大,因此觸弦點越來越難控制;當弓子的觸弦點往指板方向運動時,弦則越來越鬆弛,運弓時受到的阻力顯然也在減小,但弦所能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小,此時右手需要將弓子的重量懸起才能保持純凈的音質。



  在音色訓練的最初階段,首先應使學生認識演奏中最常用的基本音色並掌握控制這種聲音的能力。這種音色的特點是:鬆弛、乾淨、明亮,穿透力強,泛音較多。它不具有過多的感情色彩,但由於這是最基本的聲音,因此,對演奏中基本的聲音質量具有決定性作用。為了較容易地找到基本音色,可以將觸弦點選擇在琴馬與指板中間稍稍偏向琴馬的位置,配以適中的弓速和壓力進行練習。找到最佳的聲音狀態之後,便需要通過反覆的長音訓練,牢記住這種音色特徵,並使全弓的每個部位都能夠穩定地保持住這種音色,這也就是聲音控制能力的練習。對聲音控制能力的訓練在音色訓練中至關重要,因為音色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認識音色,區分音色,最終遊刃有餘地控制音色的變化。以固定觸弦點的途徑找到基本音色並牢記之後,可以試著通過變化弓速和壓力等要素,甚至改變觸弦點的方法來對基本音色進行練習。在這種練習中,對基本音色的要求仍然不變,甚至在音量上都不要有新的變化。通過練習,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規律:在觸弦點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加快弓速則壓力需減小,反之增大壓力則需減慢弓速;在保持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加快弓速則觸弦點應往指板方向移動,反之減慢弓速則需要往琴馬方向移動。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可以使基本音色得到更牢固和靈活的掌握,同時也可以適應演奏中各種弓速對於音色的要求。



  對基本音色進行訓練之後,接下來應該對兩極音色有所認識和掌握,即極端緊張和極端鬆弛的音色。這兩種極限音色運用的範圍不是很廣泛,僅僅在特殊情況下得到偶爾運用,然而由於其運弓難度都非常大,因此對它們的專項訓練可以非常奏效地提高音色控制能力。演奏極端緊張的音色的方法為:弓毛貼近甚至蓋住琴馬,小心地使用壓力,並運用慢速弓將弓子進行拖動。這種音色的特點為:聲音極度緊張、明亮,甚至有些乾澀。練習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拉出雜音,聲音始終應該保持乾淨平穩,弓子在運動的過程中應儘量順著弓子走,切不可蠻橫地扯弓子。演奏極端鬆弛的音色方法為:右手將弓子的重量懸起,弓毛輕輕地浮在指板邊緣上,用中等以上的弓速運弓。這種音色的特點為:音色極度鬆弛灰暗。在練習的過程中,應該謹慎而恰到好處地控制右手懸起弓子的力,避免弓子離弦或因壓力過大而拉出雜音。

  如果對上述兩種音色進行仔細聽辨的話,我們不難聽出其特定的情感色彩。極度緊張的音色顯然使人感到明亮過度,過度到聲音中帶有乾澀的成分,似乎讓人感到一種歇斯底里的情緒。那麼這種音色在演奏中似乎可以嘗試著運用在某些高潮部分中情緒的制高點上或者情緒需要極度宣洩的時候。另一種極度鬆弛的聲音中幽暗晦澀的音質則不難讓人感到一種悠遠神秘的情緒。那麼,這種音色無疑也可以運用在一些意境深遠,需要渲染特定氣氛的音樂中。



  通過基本音色和兩種極限音色,我們便可以大致限定音色的兩種區間特性:在弓速和壓力一定的情況下,以基本音色的觸弦點為臨界點,當觸弦點從基本音色的位置上逐漸向琴馬靠近時,則音色會越來越明亮,直至音色最終到達極度緊張的狀態;當觸弦點從基本音色的位置上逐漸向指板靠近時,則音色會越來越柔和,直至音色最終到達極度鬆弛的狀態。因此,從總體上我們可以大致區分出明亮輝煌和柔和黯淡這兩類音色特性。然而這兩個區間之內的音色變化幅度是非常大的,如在明亮的音色區間內,靠近基本音色的明亮與靠近極端音色的明亮在程度上顯然有很大差別,不能混為一談。因此,除了劃分基本的音色區域之外,還應該在每個區間中劃分出幾個不同的音色等級,並分別對應一個基本的聲音特徵和情感特徵。如在音色明亮的區間中劃分出:圓潤、明亮、輝煌三個音色級別,分別對應甜美的、熱情的、激昂的三種基本情緒。同理,也可以在音色柔和的區間中劃分出:柔和、黯淡、纖弱三個聲音級別,並分別對應柔美的、灰暗的、幽遠的三種基本情緒。這僅僅是舉個例子,實際上,每個區間中的音色還可以分出更多更細的層次等級,也可以分別對應更為細膩的基本情緒。無疑,如果能夠進行多層次音色劃分的話,那麼對音色的研究就將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之中。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對音色進行色彩劃分和情緒規定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學生對音色非常敏感,同時對音色所具有的聲音特徵和大致的情感特徵有所認識。



  因此,在音色的教學上,「聽覺的能力在確定所需要採用的手段方面有著突出的重要性」。教師應該以聲音本身作為媒介,而不是以脫離聲音的語言作為媒介,進行各種級別的音色訓練,使學生在大量的聲音訓練中敏感地辨別出各種類型的音色模式與相應的情感類型。在開始的練習中,為了使學生分清各種音色級別,較好的練習方法是:保持壓力和弓速不變,通過改變觸弦點來獲得音色上的變化。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就是:觸弦點可以通過視覺來穩定和調整,從而尋找到相應的聲音,再通過反覆的練習,一方面練習右手對聲音穩定的控制能力,更重要的是使聽覺能夠熟練地記住相應的音色。在牢固地找到各種級別的音色之後,再分別通過變化觸弦點、變化弓速、變化壓力的方法對各種級別的音色進行練習,甚至在全弓練習之後,還可以在上半弓、下半弓、中弓等位置上進行分弓段的練習。通過這樣的練習,不僅可以使音色的各個級別爛熟於心,而且右手會逐漸形成對各種音色的下意識控制能力。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艱苦的練習,需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有可能出現成效,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具備良好的耐心和信心,在持之以恆的練習中找到發音方法與音色的關係。「但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應當強調生理動作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我們真正重視的是不斷地加強聽覺的敏感性。」

  在對各個級別的音色分別進行練習之後,另一項重要的音色訓練內容就是音色變化的訓練,這也是一項重要的應用技巧,因為音樂中頻繁細膩的音色變化才是情感表現的重要手段。音色變化練習的最好載體就是進行漸強和減弱的練習。漸強和減弱在小提琴演奏中並不僅僅是音量或弓子壓力的變化,在相當程度上還伴隨著音色上的變化,即在漸強的過程中,音色是逐漸趨於明亮的,反之在減弱的過程中,音色則逐漸趨於黯淡。掌握這一規律之後,應該針對音色變化進行漸強和減弱的定量練習,即設定漸強減弱的音色變化幅度和時值。通過該練習,使學生逐步學會利用變化壓力、觸弦點和弓速等手段使音色得到變化,並且有效地控制音色變化的範圍和幅度。



  除此之外,音色的訓練還應該結合音階、練習曲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對音色的控制,並養成良好的音色感覺和音色概念。毫無疑問,音色訓練首先是從空弦練習開始的。但是,僅僅利用空弦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各個把位上的每個音都分別進行音色練習。因此,在空弦練習之後,應該利用音階進行各種音色的訓練。如:在練習音階之前,先自行設定一種音色級別,然後在整條音階的練習過程中,儘量使音階中的每一個音在音色、音量上都保持同一級別。此外,還可以進行漸強減弱的訓練,如音階的上行用漸強的方式練習,下行則用減弱的方式練習。除了音階之外,音色的訓練還應和練習曲的訓練結合起來。練習曲中的音色訓練比音階中的要複雜得多,這是因為,音階當中的各音是以有規律的級進或跳進形式出現的,練習曲中的各音則是以無規律的複雜的跳進方式呈現,因此,練習曲中音色控制的難度大大增加。甚至在某些難度較大的練習曲,如《羅德24首隨想曲》中存在大量的音色突變,如第2隨想曲等。此外,許多練習曲中優美如歌的段落也是進行音色練習的良好材料。因此,在練習曲中的音色練習,可以為各種音色在樂曲中的良好運用打下紮實的基礎。

  音色訓練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同樣,音色類型和情感模式之間的對應關係也並不是僵死的,一成不變的。因此,在各種音色的實際運用中,需要通過上下文的音樂情境靈活變通,根據音樂表達的需要,恰當地選擇合適的音色。所有的音色訓練都只是一種手段,目的就是要使學生對音色更加敏感,並且注意音色在音樂表現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仔細分析揣摩音色與情感表達方式上的關係,總結出一些相應的規律。當然,音色固然是情感表達的重要載體,但絕不是唯一載體,實際上,在小提琴演奏藝術中,情感表達的方式還有很多,如揉弦就是一種重要的音樂表現手段。但是,不論使用哪一種技巧,音樂最終是通過聲音作為媒介進行情感的傳達和交流,因此,小提琴教學中應充分關注音色訓練,並細緻研究豐富的音色變化在表現細膩的情感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