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6位皇帝,為什麼明皇陵叫十三陵

山海明 發佈 2020-01-13T00:50:37+00:00

首先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這是一個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在歷史上非常有名氣。朱元璋在1398年的時候,病逝於南京,享年71歲,朱元璋去世的時候,明十三陵還沒有修建,那時候北京是朱元璋封給他兒子朱棣的封地,朱元璋當然不可能選擇埋葬在兒子的封地上。

北京有一個地方叫十三陵,又稱明十三陵,埋葬了明朝13個皇帝的陵墓,可是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為什麼只有13位皇帝的陵墓呢?這三個皇帝又是誰呢?


首先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這是一個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在歷史上非常有名氣。朱元璋在1398年的時候,病逝於南京,享年71歲,朱元璋去世的時候,明十三陵還沒有修建,那時候北京是朱元璋封給他兒子朱棣的封地,朱元璋當然不可能選擇埋葬在兒子的封地上。其次,明朝建國之初,還有一些元朝的勢力在作祟,為了震懾他們,朱元璋選擇了葬在南京,朱元璋的陵墓在明朝都城紫金山的附近,即現在的明孝陵,是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也是明陵之首。


第二位沒有被葬入十三陵的皇帝朱允炆,即建文帝,他是朱元璋長子朱標的兒子。在各方面表現非常好,是朱元璋最看好的皇帝接班人。朱標作為太子,最終也沒能坐上皇帝位,考察西安城之後,水土不服一命嗚呼。這之後朱元璋考慮繼承人的時候,沒有考慮次子朱棣,就是因為朱棣不是他和馬皇后生的,而是選了只有16歲的朱允炆做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後,強行削弱藩王勢力,引得朱棣為首的親王強烈不滿,朱棣常年征戰沙場,戰功赫赫,原以為為哥哥朱標死後,他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選,沒想到被侄子捷足先登。對於朱允炆,朱棣懷恨在心,於是在朱允炆削藩的時候,為保全性命造反。


這是一場叔侄大戰,朱棣常年打仗很有作戰經驗,而朱允炆不會用人又沒有經驗,於是這場戰爭很快就壓倒性的向朱棣一方靠攏。朱棣即將攻陷南京城的時候,朱允炆點燃了皇宮,宮內一片火海,朱允炆在大火中也就失蹤了,連他的屍體也未能找到。朱棣造反成功後,為了加強自己的江山,遷都到北京,才開始建造陵墓,所以即使是找到了朱允炆的屍體,也不會葬入十三陵內。


最後一位皇帝朱祁鈺,為啥也沒有被葬入十三陵呢?朱祁鈺是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鎮在23歲御駕親征的時候被俘虜,俗話說國不能一日無君,於是朱祁鈺繼承了皇位。但出人意料的是,不多久朱祁鎮就被放回來了,回來之後發現自己的皇位被占,他只能認栽,但是朱祁鈺為了防患於未然,把他的哥哥囚禁了7年,出人意料,朱祁鈺不久便病倒,朱祁鎮伺機奪取了皇位,廢除朱祁鈺帝號。朱祁鈺死後,朱祁鎮痛恨朱祁鈺的所作所為,就沒有按照皇帝的規格來安葬他,當然也沒有葬入十三陵里,這就是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為什麼明代陵墓叫做十三陵的原因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