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野釣,這幾個細節都是不起眼,但是會很影響漁獲

認真的釣魚 發佈 2020-01-13T01:35:29+00:00

冬釣,是出了名的魚口輕、弱、差,但是,因為冬季的魚群往往的群棲,所以,在冬釣中,只要有第一口,只要後繼的操作不是太過於糟糕,連竿就是必然的,差異就是連多少竿的問題,而且一旦窩子裡進魚,在浮漂的附近,還是會有一些跡象,如魚花、魚泡,甚至是浮漂的輕微晃動、點動,這些都說明魚已經進窩了

冬釣,是出了名的魚口輕、弱、差,但是,因為冬季的魚群往往的群棲,所以,在冬釣中,只要有第一口,只要後繼的操作不是太過於糟糕,連竿就是必然的,差異就是連多少竿的問題,而且一旦窩子裡進魚,在浮漂的附近,還是會有一些跡象,如魚花、魚泡,甚至是浮漂的輕微晃動、點動,這些都說明魚已經進窩了,但是,魚群進窩,並不代表馬上就能連竿了,因為有這麼幾處,在實戰中,沒有做到、做到位,那麼就算偶有魚口,但是肯定做不到連竿的。

本來在冬季,魚口就因為低溫,弱而差這就不多說了,而好不容易找到魚窩,而且已經有魚開口了,那就說明窩料和釣餌也沒什麼問題,那麼到底是哪些環節我們不到位,會導致不能連竿呢?

找底不精準

其實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野釣到底要不要精準找底,如果是夏秋季,嚴格來說,只要找底的誤差,不是特別的大,只要魚群的密度能保證,其實找底精準與否,到也不那麼苛刻的;但是冬季,尤其是寒冬臘月里出釣,如果找底不精準,那先不說漁獲,進窩魚能不能找到釣餌,都是很不好說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實底的情況不明,如淤泥、雜草、亂石等情況,不管是窩料、還是釣餌,到底落在什麼位置,這是不確定的,如果是夏秋季,因為魚的活性足,最多就是鉤餌和窩料落不到一起,但是魚依然有辦法找到窩料;那麼第二個原因,就是季節因素了,因為東冬季水溫低,魚活性極差,如果釣餌和窩料,不在同一個水層,那對冬魚來說,哪個多、哪個好找,就吃哪個,那麼找底不精準,就代表著鉤餌落到什麼位置,那釣魚人自己也不確定。

導致的後果,不言而喻,當然,這裡需要額外提出的,就是只有在冬季,尤其是溫度極低的時候,找底不精準,才會出現這種,魚群進窩,魚口寥寥的現象,換做其他季節,雖然也會出現,但是耐心守釣,還是會有機會的,但是冬季,這種情況尤為明顯;而不管是未封冰的南方,還是已經封冰的北方,只要出現有口不連續,有魚進窩,但是不給口,那麼第一個要判斷的,就是找底是不是出現問題了。

窩料味型太過於濃郁

但凡在冬釣,只要有魚進窩,並給給口,先不說不能連竿的問題,那麼能確定的,就是窩料的味型方向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也僅僅說明,味型的配比上,是沒有問題的,並不能說明,味型濃度上也沒有問題;在夏秋季,配置窩料的時候,對窩料的香型濃度,是有要求的,所以因為香型濃度導致窩子出問題的情況,有,但是不多;而冬季,因為水質澄凈,相應的,味型的傳播就沒有夏秋季那麼快,所以好些釣友,會將窩料的味型濃度,配置的濃郁無比,希望用濃度來彌補散播距離不足,但是,冬魚的生理機能因為低溫降低,並不代表冬魚的嗅覺神經退化。

那麼導致的後果,和夏秋季節,因為窩料香型過於濃郁,導致的後果是一樣的,就是死窩,至少在窩料的味型沒有被稀釋到一個合理範疇之內,進窩的魚群,是不會進食窩料,更別提釣餌了,其實窩料的香味到底是不是太濃郁,其實自己就能判斷,根本是沒有辦法自欺欺人的,那麼想要快速改善這個問題,也是有辦法的,重新開闢釣點,同時稀釋窩料,比如增加基礎料的比例,同時在距離原來的窩點5~8米處,開一個新窩點,那麼不用等多久,就會有連續的魚口了。

魚鉤太大、魚線太粗

目標魚確定,到底用多大的鉤號,以及配套多大的魚線,這個問題,一直就是頗有爭議的,倒不是說這個問題有多困難,而是釣友們始終想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標準公式,用最節省的效率的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但是,因為季節因素,氣溫、水溫均不一致,而魚的活性,也不相同,比如,在夏秋季,體型大小相同、體重相同的魚,掙扎的力度,和冬季相比,那是截然不同的,而夏秋季使用的線號搭配,在冬季,基本上都不太適合。

因為冬魚口張不開,活性也差,魚鉤太大,會導致吸食困難,而魚線太粗,就會過濾掉冬魚吸食鉤餌的訊號,如果這兩個問題都有,那基本上,就算魚把餌料吃掉了,可能浮漂都不會有動作,而另一種情況,就是子線過粗,在冬魚吸食鉤餌時,會有強烈的異物感,沒等到鉤餌完全進入魚唇,就會把鉤餌吐出去,反覆兩三次之後,進窩魚群都會很警惕,只會在外圍吸食窩料,而不會進食鉤餌,自然就談不上什麼魚口了。

總結

冬釣,是個很講究細節的運動,指望想夏秋季一樣,魚群大大咧咧,只要餌料味型好,能吸引足夠的進窩魚,就能有著不錯的漁獲,是不太現實的,更何況現在野釣資源糟糕,水下魚群密度一般,到了冬季,尤其是進九之後,那情況就更糟糕了,只有我們細節到位,做到地利、魚和,這樣我們的漁獲,才能有所保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