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學教授,得了抑鬱症,通過「三種臨床經驗」改變,抑鬱康復

十八點心理 發佈 2020-01-13T01:38:34+00:00

來訪者是一個大學教授,他患有抑鬱症已經有三年了,在這三年的時間裡面,他在外人看來是如此優秀,如此開朗活潑。

因為經歷過所有的冬日,所以更能欣賞春天,因為死亡如影隨形,所以更了解生命的意義。每一個人當他自己有過類似痛苦的體驗時,他才能夠理解那種痛徹心扉的體驗。正因為理解,所以被感受到的時候,才會體驗那樣的深刻。

來訪者是一個大學教授,他患有抑鬱症已經有三年了,在這三年的時間裡面,他在外人看來是如此優秀,如此開朗活潑。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內心痛苦度非常高。他嘗試過自己去調整,也嘗試過自己進行宣洩,但還是過不了自己心裡那個關卡。因為自己的身份,又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患有抑鬱症。



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可以說是焦灼的,焦躁的。但是在這樣的自我調節中,對自我的認知偏差會越來越大,對自我的否定度也越來越大。諮詢師通過三種臨床經驗方法去幫助來訪者改變目前的抑鬱症狀。

第一種:大聲說出來比保持沉默更好。雖然自己目前是教授職務,但是要清楚自己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獨立的個體應該需要的是如何確保自己心理健康,而不是考慮自己的身份地位。這時候可以和自己身邊的人去說明自己患有抑鬱症,因為這不是丟人的事,這是一種自我主動選擇治療的方式。保持沉默,那別人就不知道自己內心到底在想什麼,也不清楚應該如何去幫助自己。大聲說出來,就像愛要大聲表達出來一樣。

第二種:拋棄自我壓抑和自我控制。很多東西壓抑在內心深處,就會容易激發矛盾,容易激發內心深處的糾結和不甘。那麼隨著時間的延長,就會讓一顆浮躁的心沉澱不下來。這樣抑鬱的因子也會被積壓在心裏面,從而生根發芽。自我控制能力的修煉可以激發自我的潛能,但是長久的自我控制,容易讓人產生內心的疲憊感和不舒適感,那就會引發抑鬱程度的加重。自我控制能力特彆強,容易讓人的神經思維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就會誘發各種軀體的不適以及心理層面的失衡。


第三種:愛情的滋潤。雖然兩口子已經結婚了,但還是可以給彼此製造一些驚喜,相約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相約去完成多年沒有完成的事,相約在某個咖啡館一起談心交流。愛情的力量可以治癒人內心長久疲憊的勞累和枯萎。重新激發原始的活力,去挖掘內心的成長動力。愛情的美好在於總是去想著對方,總是可以期待著跟對方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在做這些事的過程中,就能體會生命的美好,那麼抑鬱症狀也會隨風飄揚了。

其實來訪者是個教授,認知水平層面比較高,對待事物的看法也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關鍵在於如何去激發內心原有的動力去進行改變,去改變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思考維度,從而過一個全新的生活體驗。


來訪者通過諮詢師的這三種臨床經驗方法,自己也去實際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自我抑鬱情緒的變化。當自己大聲說出來的時候,身邊的人知道了,也能夠更加理解自己了,也可以更好地去幫助自己了。當和自己的愛人變得比以前更親密時,她對我的態度也發生了積極的改變。這種抑鬱情緒的變化會激發來訪者的自信心。從而讓抑鬱康復起來。

在抑鬱痛苦的過程中,去體會那種幸福的改變,這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而帶有積極正能量的事。這就是所謂的成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