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絕症,談談癌症的中醫認識、分期與轉移

中醫腫瘤專家李學 發佈 2020-01-13T03:57:27+00:00

癌症發生無外正虛邪盛大家常說的癌症其實泛指所有惡性腫瘤,而醫學上的癌特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


癌症發生無外正虛邪盛

大家常說的癌症其實泛指所有惡性腫瘤,而醫學上的癌特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如今,醫學上習慣用腫瘤表示由組織細胞增殖形成的新生物,腫瘤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概念範圍遠遠大於癌症。

在惡性腫瘤中,一般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癌;將起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也有少數惡性腫瘤不按上述原則命名,如腎母細胞瘤、惡性畸胎瘤等。

中醫學中的腫瘤叫什麼?

中醫學腫瘤的名詞語義很豐富,有「積聚」「癥瘕」「伏梁」「岩」等概念。以「積聚」「癥瘕」為例,一般而言,「積」與髒相關,多為惡性病變,如肝積、肺積和腎積等;「聚」與腑相關,多指良性病變。而「癥瘕」中,「癥」類似於「積」,「瘕」類似於「聚」。

中醫對癌症或是惡性腫瘤的認識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時代,甲骨文中就有了「瘤」的記錄,而「癌」的記錄始自宋朝。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中雖無腫瘤一詞,但已有較多病症的描述類似於腫瘤,如《素問·咳論》中說:「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轉,轉則兩下滿。」這與肺癌中晚期的症狀很相似。

癌症組織是由癌細胞構成,那麼,癌細胞是如何產生?癌細胞產生的過程非常複雜,到目前為止,其確切機制仍不清楚。總體來說,環境、飲食、情緒等相關的不良因素影響了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平衡,癌基因出現了高表達,變異的細胞朝癌細胞發展。同時,免疫功能失調也是重要的原因,正常情況下,人體異常細胞(包括癌細胞)會被免疫細胞識別并吞噬,但某些情況下,癌細胞可避開免疫細胞的監視而不斷增生,最終形成癌症組織,並擴散到全身各處。

在中醫看來,癌症發生無外正虛邪盛,如《素問·舉痛論》說:「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

那癌症中晚期到底代表什麼呢?為什麼癌症要分為早、中、晚期?

腫瘤的分期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早期一般指的是腫瘤比較小,沒有轉移,此時可採取手術、微創等方法切除病灶;晚期是指瘤體比較大,已有遠處轉移,治療上多採取姑息治療;而中期是指腫瘤較大,但還沒有遠處轉移,處理方法可變性較大。隨著醫學技術的提高,原來不能手術的也可以手術,如以前認為,肺癌中期中的Ⅲ期不能手術,現在Ⅲa可進行手術治療。由此可見,癌症的分期對治療方法的選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般來說,癌症的早期症狀比較輕,預後較好,積極治療可取得滿意的療效,甚至可治癒。因此,即便得了癌症也不要過於悲觀地認為被判了死刑,早期癌症大部分預後是較好的。

晚期癌症往往存在多處轉移,預後較差。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通過適當的保守治療也可以獲得滿意的效果。以肺癌為例,Ⅰ期5年生存率可達80%,Ⅰb、Ⅱ期的5年生存率超過25%。

美國自行車運動員蘭斯·阿姆斯特朗在罹患睪丸癌並廣泛擴散後,積極治療,重返賽場。他曾堅定地說:「癌症不是死亡的一種形式,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哪些癌症不容易轉移?

癌症具有惡性發展、侵襲性強的特點,但同為惡性腫瘤,有的相對存活率高、對生活影響小,甚至可以治癒,如甲狀腺癌、攝護腺癌、乳腺癌、淋巴瘤,因為這些器官多有包膜包裹,癌細胞不易轉移。同時,這些器官大多解剖位置表淺,容易被早期發現。

還有些癌症致癌原因較清楚,如攝護腺癌與雄激素相關,乳腺癌與雌激素相關,若降低激素水平,這些腫瘤會得到明顯控制,甚至自愈。

相反,有的癌症難治癒,存活期限短,如胰腺癌、骨肉瘤、肝癌和膽囊癌等,這是因為這些腫瘤大多位置較深,不易被早期發現,並且,這些器官多血運豐富,癌細胞易增殖,易轉移。而且,目前治療這些腫瘤的藥物研發相對滯後。

癌症是否容易轉移主要取決於腫瘤的種類,病理分型和分化程度,即便同一種組織來源的腫瘤轉移性都不同。癌症的預後還有明顯個體差異,同樣的腫瘤的客觀方面即使一致,在不同的個體上,表現出來的也不太一樣。總而言之,肝癌、肺癌、腎癌、胃癌、腸癌等容易轉移。

另外,癌症不具有遺傳性,但可表現出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說,癌症雖然不能代代相傳,但在一些家系裡,家族成員易於罹患癌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