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戰,英雄之難,劉備夷陵無奈慘敗

石家言 發佈 2020-01-13T04:50:42+00:00

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數萬人,對吳國發起了大規模的戰爭,這是英雄人生中最後一戰,也是末路之難,大漢劉皇叔帶著滿心的無奈和決然開啟了必敗之戰,其艱難與往日荊南之戰,益州爭奪戰,漢中爭奪戰一樣曠日持久,所不同的這次他有五敗,而且無人可以述說。

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數萬人,對吳國發起了大規模的戰爭,這是英雄人生中最後一戰,也是末路之難,大漢劉皇叔帶著滿心的無奈和決然開啟了必敗之戰,其艱難與往日荊南之戰,益州爭奪戰,漢中爭奪戰一樣曠日持久,所不同的這次他有五敗,而且無人可以述說。

其一,無將可用。這次東征的編組如下:統帥:劉備,總參謀長:劉備兼,參謀:馬良,黃權,程畿,第一軍:吳班,第二軍:馮習,第三軍:張南,預備師:趙雲,後來加進來了武溪將領沙摩柯。

這時關羽、張飛、黃忠都先後去世,魏延要守漢中,馬超要守蜀北,趙雲反對東征,同時需要警備後方只適合殿後,居然沒有一個獨當一面的人統帥,只有皇帝親征了。

諸葛亮需要管理後勤及益州政務,其也不擅長軍事計謀,龐統、法正都已過世,這個隨軍總參謀也只有劉備兼任了,英雄已經60歲了。

而反觀吳軍編組:總司令:陸遜兼總參謀長,第一軍:朱然,第二軍潘璋,第三軍:宋謙,第四軍:韓當,第五軍:徐盛,預備師:鮮于丹,孫桓。韓當是第一代名將,朱然、徐盛是第二代名將,孫桓是親族名將,鮮于丹是少數民族領袖,可謂陣容豪華。

其二,無兵可用。張飛意外身死,指望其編組的萬餘部眾沒指望了,漢中蜀北要守,蜀中要守,劉備倉皇編組只帶出來四萬餘軍隊,集結於江州,即使算上後來馬良說服的武陵蠻夷,也才五萬餘人,而東吳方面編組就有五萬餘人,超過了周瑜當時赤壁之戰所帶的部隊。

這五萬餘人由於一路水路齊下東征,開始非常順利,結果卻造成陣線拉長,兵力分散,被陸遜堵在夷陵、虢亭一線,其中馮習等率主力布陣夷道北岸,吳班帶部分軍隊攻擊夷道,自己中軍則在夷陵。

事實上耽擱了半年時間,公元222年2月,才開始攻打夷陵,可見劉備因為很多事糾結和等待。

其三,無計可施。出兵的時候,劉備曾給魏國寫信,邀約曹魏曹丕一起攻擊東吳,可是曹丕願意看結果在行動。劉備無法只有繼續進攻,同時,派遣黃權督導江北軍團,順江而下攻打夷陵,其實也是防備曹丕。

面對陸遜的退讓和堅守,劉備用少量軍隊包圍夷道,甚至去攻擊陸遜本營,拉長戰線,暴露弱點,都無法讓陸遜出戰,誘敵之策無效。

整整半年又過去了,已到酷暑,劉備對峙的沒有辦法,水軍本來就是弱勢,自己本身兵力又少,只有讓水軍上岸避暑,同時在山上布連營,其實也是為了相互照應,減少後勤供應的壓力。

其四,沒有對東吳將領的信息。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己不知彼,戰必敗。劉備應該知道自己狀況,也以為知道東吳的狀況。東吳在死了周瑜,魯肅,呂蒙後,居然又出了個少年英雄,而且膽略非常,編組了當時東吳最豪華的部隊。

於是,那時東南風又起了,陸遜利用水軍逆流而上,繞道蜀漢軍背後,進行切割包圍,配合火攻,先將馮習等主力剿滅,然後將劉備圍困於馬鞍山,最後劉備拚死逃脫至白帝城,四萬多蜀漢精銳及眾多將領已經損失殆盡。

一個偉人看到此處,曾評註,」無名小輩,戰勝了年老的龐然大物「,還建議劉備應該南下到湘水以西,因敵之糧,徹底調動東吳軍隊。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劉備此仗必敗。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三國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