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王死後,張儀為何沒有像商鞅那樣被清算?

煮酒君 發佈 2020-01-13T04:50:56+00:00

眼看自己隨時可能被武王下令殺死,張儀靈機一動,向武王進言道:"今聞齊王甚憎儀,儀之所在,必興師伐之。故儀願乞其不肖之身之梁,齊必興師而伐梁。"意思是說,齊國特別討厭張儀,張儀在哪裡,齊國就會攻打哪裡,所以不如讓張儀前往魏國,這樣齊國伐魏,秦國就可以坐收漁利。

秦朝是我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其締造者嬴政也被譽為"始皇帝"、"千古一帝"。

不過,秦國作為昔日的邊陲小國,它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光靠嬴政一代是無法做到的。為了達到掃清六合的大目標,秦國經歷了許多代人的積累。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無疑是主張變法強國的商鞅和提倡連橫謀國的張儀,他們都對秦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商鞅應秦孝公的招賢令來到秦國,隨後便開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變法。


在其幫助下,秦國國力大大提升,且他所創設的法制框架被後世代代沿用,造福深遠。在商鞅之後,張儀也來到秦國,他依靠口才和智慧幫秦國兵不血刃取得了許多利益。然而,商鞅功勳卓著,卻在孝公死後落得被車裂的下場,張儀則雖然在惠文王死後失寵,但沒有失去性命。那麼,秦惠王死後,張儀為何沒有像商鞅那樣被清算呢?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知道商鞅為何被清算。秦孝公時,商鞅被賦予了絕對的自主權,他所堅持的事哪怕是孝公本人也不能輕易反對。

為了貫徹法制觀念,商鞅堅持要一視同仁,即使是國君犯法,一樣要受到懲罰,當時正好太子嬴駟犯了法,但作為嗣君,他不能受刑,於是為了表示法律的公正無私,商鞅便將處罰轉移給了其太傅公子虔、老師公孫賈。



公子虔是秦孝公的哥哥,也是朝中很有威望的重臣,但商鞅卻不但因太子之事處罰他,還在他又犯法時將其鼻樑挖去。

這之後,公子虔因為羞憤而八年沒有出門,可想而知他對商鞅有多麼仇恨。等到秦惠文王繼位,公子虔趕緊抓住機會指控商鞅謀反,而曾經是其弟子的惠文王當然是對他言聽計從,立刻下令逮捕商鞅。

面對追殺,商鞅當然是選擇了逃跑,他本想逃到魏國,但魏國人卻因為他曾經率領秦軍伐魏而不願意接納。

萬般無奈之下,商鞅只好躲到封地,準備以武力自衛。但區區封地的士卒哪能和秦軍相抗衡,很快商鞅便兵敗被殺,其屍體被運回咸陽後,又遭受了"車裂",也就是五馬分屍的殘忍對待。

除了與公子虔的私怨外,其實惠文王之所以要除掉商鞅,還在於商鞅主持變法多年,在民間積累了大量的聲望。當時,甚至一度出現了百姓感激商君,卻無視秦君的現象,這當然會導致新繼位的惠文王擔心自己的地位哪一天會被取代。

所以,大體來說,商鞅被清算一是招惹了重臣、二是名望太盛、功高蓋主。

知道了這兩點,我們再來看看張儀。張儀是惠文王十年(前328)時開始逐漸得到重用的,很快,他便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被惠文王拜相。

為了秦國的利益,張儀多次以身犯險,還曾隻身一人先後前往魏國、楚國,既引得魏國臣服,又導致楚國被騙,不得不主動向秦國割地求和。此外,他還曾遊說東方六國中的五個,說服他們與秦交好。

不過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張儀成功說服五國,準備回國復命時,卻在途中得知了惠文王去世,秦武王繼位的消息。還是太子的時候,秦武王就十分不喜歡張儀,如今繼承王位,又有許多大臣彈劾張儀。眼看自己隨時可能被武王下令殺死,張儀靈機一動,向武王進言道:"今聞齊王甚憎儀,儀之所在,必興師伐之。故儀願乞其不肖之身之梁,齊必興師而伐梁。"



意思是說,齊國特別討厭張儀,張儀在哪裡,齊國就會攻打哪裡,所以不如讓張儀前往魏國,這樣齊國伐魏,秦國就可以坐收漁利。四肢發達但頭腦簡單的秦武王聽完,很爽快地答應了張儀的請求,將其送到了魏國。張儀到了魏國後,齊國果然派兵討伐,但機智過人的張儀又借楚國使臣之口勸說齊王不要攻打魏國而令秦國得利。

在魏國,張儀憑藉才能又當上了相國,但在任僅僅一年,他便死在了魏國。將商鞅與張儀對比我們不難發現,首先,商鞅與公子虔有深仇大恨,而張儀只是因為做事輕浮被武王厭惡;其次,商鞅很得民心,引起了惠文王的戒心,而張儀在民間風評也並不好,對武王的統治可以說沒有太大的威脅。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其實還是要歸功於張儀過人的機智,多虧了他即使想出前往魏國避禍的計謀,才得以暫時保住了小命,甚至還在人生的最後時光又一次當上了相國,也算是得以善終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