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灸足三里 勝吃老母雞

光明網 發佈 2020-01-13T05:38:57+00:00

中醫認為,雞肉能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可用於陽痿、遺精、少精、食欲不振、面色萎黃或產後體虛、頭暈、少乳及閉經、月經量少等輔助治療。

我國民間有「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一說,為什麼民間說艾灸足三里與吃老母雞有同等功效呢?中醫認為,雞肉能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可用於陽痿、遺精、少精、食欲不振、面色萎黃或產後體虛、頭暈、少乳及閉經、月經量少等輔助治療。老母雞的補益作用很高,對於病久體虛的人頗為適宜。我國古人發現灸足三里具有和吃雞肉類似的作用等這些寶貴經驗都是在長期醫療實踐中得出的,而且都是行之有效的,故有「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一說。

作為胃經要穴的足三里,號稱人體保健第一大要穴,從古至今一直為人們重視。刺激足三里,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有規律,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改善心臟功能,調節血糖,有效增強抗病能力,保持旺盛精力等。所以民間有「肚腹三里留」「旅行灸三里,健步行如飛」這些說法。

民間還有一句諺語「若要安,三里常不干」。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想要身體安康,就要使足三里常常保持濕潤的狀態。可採用瘢痕灸的方法,即將艾炷直接置於穴位上點燃施灸,灼傷皮膚後,使之起皰流水保持濕潤,甚至化膿,最後常留有瘢痕,以形成對穴位的持久刺激。這種方法,留有瘢痕,影響美觀,同時也有增加感染的風險,現在已經較少使用。

現在灸足三里的方法:將艾條點燃,燃頭對準足三里穴,距離以皮膚感到溫熱為度,反覆在穴位上方做環轉運動,或上下如雀啄般的運動,每次10~15 分鐘,待穴位皮膚出現紅暈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化膿灸時應嚴格消毒,以防止感染。當然,假如一時沒有艾條或艾柱,還可以採用點按的方法刺激穴位:以大拇指端用力點壓足三里,可加上揉動,至局部產生酸麻沉脹的感覺,每次3~5 分鐘,此法方便易行,不受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葉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