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誕辰983周年,海上「壽蘇會」呈現宋刻《豐樂亭記》等

澎湃新聞 發佈 2020-01-13T05:43:12+00:00

在展覽現場,記者看到的藏品包括宋刻《豐樂亭記》、宋石清拓《表忠觀記》、 明拓《晚香堂蘇帖》、 宋石清拓《雪浪齋碑》、書學專家水賚佑《姑孰帖考》手稿等。

今年(2020,庚子年)是北宋大文豪、書畫家蘇軾誕辰983周年。2020年1月13日,即農曆臘月十九則是蘇東坡誕辰。1月11日下午,上海安簃藝術空間舉辦了「有間書房」系列展的第三季,徵集以蘇軾為主題的藏品展出,同時專門舉辦了「壽蘇」座談會,邀請上海書法界、碑帖研究界等相關學士探討了蘇軾研究及對當下的意義。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知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二十歲時,蘇軾中進士,可謂少年得志,中年以後,從北到南,卻是接連被貶,,人生跌宕起伏。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道:「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

蘇軾像

東坡藏品展

在上海安簃藝術空間的現場,可以看到如白謙慎、黃朋等人的書法作品,或是摹寫蘇軾的字體,又或是以自身筆意書寫東坡名篇、如《赤壁賦》、《後赤壁賦》、《定風波》、《西江月》等。

案几上,策展方則擺放了不少當下收藏家所收藏與東坡相關的碑帖善本、石刻拓片等。在展覽現場,記者看到的藏品包括宋刻《豐樂亭記》、 宋石清拓《表忠觀記》、 明拓《晚香堂蘇帖》、 宋石清拓《雪浪齋碑》、書學專家水賚佑《姑孰帖考》手稿等。

展覽現場,為白謙慎書蘇東坡詩

同時,策展方以文房清玩、木石器物做搭配,更為觀者營造了文人當下的審美取向和生活態度。在此環境中,參觀者可翻閱觀看「蘇軾主題」藏品,感受東坡居士的魅力。而文人與文玩互文見義,正是安簃藝術空間「有間書房」系列所追求的展陳方式。

宋刻《豐樂亭記》

北宋慶曆間,歐陽修貶任滁州太守時所撰,初為小字淺刻,元祐六年蘇軾任潁州太守,應滁人之請重書大字並刻石,與同時書《醉翁亭記》並為蘇書大字代表作。原石立於滁州,毀於北宋元祐黨禁,存世最早為南宋木刻,亦久佚,明嘉靖覆刻石於滁州者,幾不成型。宋刻鋒鍔畢露,精氣四射,向為世重,潘祖蔭、羅振玉皆曾以獲宋本自矜。今僅見北京故宮藏陳焯本、上海圖書公司藏羅振玉跋陳承修本等寥寥數件。所展淳石齋藏本,為宋刻宋元間舊拓。

宋石清拓《表忠觀記》

北宋初年為表彰吳越王錢俶家族建表忠觀,即今杭州錢王祠,元豐間立碑,共四塊八面,由蘇軾撰文並書。蘇時值壯年,書法豐骨俊逸。碑久仆,明嘉靖中知府陳柯重刻,清乾隆初掘地出宋碑兩塊,乾隆五十六年錢泳移碑至錢王祠,與明碑並立。宋碑毀於文革,今僅存明碑三石。蘇碑宋刻極少,展出者宋石清拓,「勸忠」二字尚存,或初出土未移碑前所拓,傳世所見此為最先。

明拓《晚香堂蘇帖》

晚明松江名士陳繼儒,嗜好蘇書,集刻《晚香堂蘇帖》二十八卷,蔚為大觀,傳世全者幾無,後有清人姚學經輯刻十二卷同名者,贗劣不可擬。今展出明拓清裝零冊,所刻為蘇書名跡《祭黃幾道文》,原作曾由費屺懷、顧文彬遞藏,今歸上海博物館。此拓刻工精湛,紙墨瑩潤可愛,有近代藏書大家四當齋主人章鈺墨筆題簽。

宋石清拓《雪浪齋碑》

宋紹聖元年蘇軾被貶定州時,獲一黑質白脈奇石,極為喜愛,名曰雪浪石,琢漢白玉芙蓉盆貯之於府衙後園,將書齋名定為雪浪齋,並撰齋銘。此碑線刻雪浪石圖並蘇榜書「雪浪齋」及行書齋銘,久立於雪浪石側。立碑者未詳,元人即有記載,為宋刻無疑。又有刻齋銘於盆唇之上者,亦未詳何時何人所為,而後人多僅知有盆銘,不知尚有齋碑。乾隆曾命張若靄依此碑圖重繪一軸存於避暑山莊。原碑現已移至河北定州碑林。此為晚清整紙舊拓,今藏淳石齋。

清拓趙孟頫《後赤壁賦》

原石今在松江醉白池公園。明代上海潘允哲出知湖北,借嘉興項篤壽藏趙孟頫真跡刻於黃岡,碑久毀。康熙間徐十峰得潘刻舊拓,摹刻於松江,並得趙繪東坡笠屐圖石刻一塊。嘉慶時松江知府趙宜喜購得後賦及笠屐圖刻石,與舊刻趙書前賦(實明人偽作)合璧,置於府衙。後賦未署年款,以書風斷,為大德元年前後,蓋趙早年得意之筆,可與故宮藏《二贊二詩卷》相匹。笠屐圖刻石今在松江博物館。此次展品為清拓本。

展覽現場,黃朋書《赤壁賦》(節選)

壽蘇雅集

「壽蘇會」源於中國古代,是紀念宋代文豪蘇東坡的一項傳統,在明清時期最盛。「壽蘇」就是為蘇東坡祝壽的意思。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為在一篇謝表中對新法多有不滿,因此被新黨構陷,尋章摘句,竟然被羅織成欺君罔上的死罪。幸得高太后求情,王安石聲援,蘇軾才僥倖逃得一死,被貶黃州。這是北宋著名的「烏台詩案」,也是蘇軾一生的轉折點。經過此事,蘇軾心情鬱悶,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展覽現場,碑帖專家水賚佑觀看與蘇軾相關的展品

當天下午,上海安簃藝術空間特此舉辦了「壽蘇」座談會,以紀念蘇軾,並探討了蘇軾對後世、尤其是當下的意義。中國美院金石文獻博士研究生田振宇是此次展覽的組織者,希望以此次展覽分享對蘇軾喜愛。

座談會上,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書學專家水賚佑談及了自身《姑孰帖考》手稿流轉的來龍去脈,也談及了蘇軾受文人喜愛的程度。他表示,「在清代人的詩詞集子中,大多數文人作詩會引用蘇軾的句子,而引用黃庭堅等人的詩詞卻很少。此外,歷代舉辦壽蘇會也比較多,有人還會在書舍展出與蘇東坡相關的物品、如硯台、印章等。」同時,水賚佑還表示,蘇東坡的碑帖,碑刻材料豐富,在當下,依舊有很多文獻、史料值得整理。

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宋史專家虞雲國則談及了「東坡人格」和「赤壁意向」。他認為,蘇東坡既是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學者、詩人、書家,才華的全面使得傳統文人都崇拜他,得以樹立了東坡人格。這種人格如何形成的?虞雲國認為這是蘇軾完美結合了道家和儒家,同時,這也與其待過監獄有關。「出獄後,他來到黃州,而那些耳熟能詳的詩詞都是來到黃州後所做。烏台詩案對後人仰望他的人格起了一定的作用。」虞雲國在談及「赤壁意向」時表示,赤壁成為話題,蘇東坡在此起了很大的作用,跨越詩、詞、賦、散文,逐漸形成一種文化意象。「南宋就有赤壁意向,蘇東坡後,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寫赤壁賦,明代很多畫家也畫赤壁,這影響到了之後的文化意象。」

虞雲國在座談會現場

書法家,碑帖研究專家李志賢以書法的角度談論了蘇東坡,並強調了楷書的重要性。

上海圖書館碑帖研究專家仲威表示,歷朝歷代與蘇東坡相關的碑帖內容很多,在上海圖書館的藏品中,有4件印象很深,分別是《趙清獻公神道碑》、《郁孤台法帖》、《東坡鐵如意拓本》哈少甫藏本和《東坡像蕉白硯》周夢坡藏本。但同時,仲威也表示,蘇東坡在碑帖上對後世的影響相對較淡,源於影印技術的發達,使得各書家更傾向於臨摹字帖。

展覽現場,仲威(左)觀看與蘇軾相關的展品

此外,江蘇省國畫院副研究員黃朋談及了自己熱愛蘇東坡的個人的魅力,喜愛其詩詞和豁達的人生態度。中國美院藝術史博士則孫田談及了蘇軾書法風格對後代的影響。上海師範大學藝術史系教授彭萊談及了蘇軾與文人畫。彭萊認為,文人畫概念起源於蘇東坡,而趙孟頫是對文人畫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趙孟頫是蘇東坡言語(文人畫概念)的實踐者,開啟了文人畫實踐的潮流。在此之前,蘇東坡是理念的提出者、或是某種風尚的倡導。蘇東坡並不學習繪畫,實踐少,但並非不懂。他大量的題畫詩,即以鑑賞的角度對當時及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文匯報資深編輯陸灝講述了展品《注東坡先生詩》(複製品)的流傳過程,並以此道出盛行壽蘇會的契機:蘇軾撰、施元之、顧禧注《注東坡先生詩》的宋刻本在康熙年間被宋犖所收藏後,宋犖便請人補註。據說,補完之後便是蘇東坡生日,宋犖為其祝壽。之後,翁方綱於乾隆年間得宋槧《施顧注蘇詩》,如獲至寶,自號曰「蘇齋」。「 期間,翁方綱共做了20多次(年)壽蘇會,因此乾隆年間壽蘇會十分流行。而壽蘇會盛行的具體原因可能就在於這套書。」

翁方綱所藏施顧注東坡先生詩(局部),現藏台北中央圖書館

展覽現場,右側為《注東坡先生詩》(複製品)

蘇東坡不但對宋代及以後的文學影響深遠,而且傳至東瀛和韓國。在日本,蘇東坡成為最受崇敬的中國文人之一。在日本的室町時代,僧人寫下了不少以東坡為題的詩文,當時也有很多人以蘇軾為作畫的題材,不少畫家仿照《赤壁賦》的意境入畫。昭和時代,也有人繼續舉辦赤壁會,傳承先賢的古風。

展覽將展至3月4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