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都是被黃褐斑打敗的!調理好月經,黃褐斑也就治好了

崆峒養生匯 發佈 2020-01-13T05:45:06+00:00

我想大家都聽過這句話,30歲前的健康和容貌靠天賦,30歲後就要靠保養。 打個比方,樹葉黃了,我們不去找樹根的問題,卻往樹葉上刷綠漆,這樣的做法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本節來源:徐佳,姜希,曲劍華.陳彤雲治血四法治療黃褐斑經驗.中醫雜誌,2019,60(13):1095-1098.

小腸經經過面部顴骨上方和外眼角斜下方,這個區域恐怕是女性朋友最討厭的地方了,因為這裡常常反映了女性朋友的氣血是否充足、大便是否通暢、排毒功能是否良好等問題,簡直是長在面部的鏡子。


這裡長的斑,就是臭名昭著的黃褐斑,中醫稱為「黧黑斑」、「肝斑」、「蝴蝶斑」等。對於身體來說,長黃褐斑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在心理上,則影響愉悅的心情(愛美的天性)。

我想大家都聽過這句話,30歲前的健康和容貌靠天賦,30歲後就要靠保養。於是常會聽見女性朋友說,我在某個美容院裡做的護膚理療,一個月又花了上千元,可這個月皮膚又差了……

打個比方,樹葉黃了,我們不去找樹根的問題,卻往樹葉上刷綠漆,這樣的做法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黃褐斑其實是女性身體內陰陽失調的表現。女性的身體就像月亮一樣,月亮一個月經歷一次圓缺,女性的氣血一個月出現一次盈虧。我們跟著老苗學《中醫基礎理論》知道,氣血是一對陰陽,氣為陽,血為陰,女人的氣血隨身體陰陽的消長而盈虧。如果因為情緒抑鬱等原因是女人的氣血紊亂了,不能跟隨陰陽消長的節奏,那麼就會出現氣滯血瘀。血瘀一旦停留在身體的某些部位,這些部位便會出現疾病。如果血瘀停留在臉上,則會形成各種斑,這就是黃褐斑出現的原因。


隨月經周期調理黃褐斑是好方法


臉上長黃褐斑的女性,她的氣血一定是紊亂的。女性氣血紊亂,就一定也表現有月經的紊亂。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理解月經,可以把每個月經周期再細分為三個期:經期、卵泡期和黃體期。當女性月經正常的時候,月經經期為第1~5天,接下來是卵泡期(又稱作濾泡期,增殖期)為第5~13天,排卵(不屬於階段,而是分界線)在第14天,黃體期(又稱作分泌期)為第15~28天。



如果從陰陽氣血層面來調理,參考羅大倫老師的經驗,隨月經周期調理黃褐斑是非常好的方法。


01

卵泡期:滋陰養血


在月經結束的時候,因為身體損失了比較多的陰血,這時人一般是陰虛的,我們調理的原則就是要滋陰養血。

想要養生的女性,可以做一些滋陰養血的食療藥膳,比如,在煲湯的時候,放入一點熟地、阿膠、當歸。

這裡推薦月經期結束後到排卵前,可使用這個食療的方子:


熟地9克、制首烏9克、當歸3克、炒白芍3克、阿膠6克、龍眼肉3顆、豬脊骨一節,煲湯喝,至於煲湯的火候,一般等豬脊骨熟透就可以了。

這個方子裡面,熟地是滋補腎陰的;制首烏滋補肝陰;同時用當歸活血養血;阿膠和白芍滋陰養血;豬骨為血肉有情之品,中醫認為豬為水畜,所以也是滋陰的。

在製作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一點調料,但是不要太多,稍稍放入一點鹽,這個湯的味道還算不錯,一周可以喝兩三天,幫助我們的陰血滋生。


02

黃體期:滋陰的同時補陽

在感受到明顯的排卵後,陽氣開始生髮。此時,女性的身體處於一個由陰轉陽的狀態。我們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後都知道,陰陽是互根的,陰生陽,陽生陰,當陰發展到盛極的時候,陽就開始生髮了,但陽是在陰的基礎上生髮的,所以,我們要在滋陰的基礎上,加一些補陽的藥物,如菟絲子、巴戟天等,促進陽氣的生髮。此時,女性的基礎體溫開始升高,這也是提現了陽長的狀態。

這個階段的食療的原則是,儘量補足陽氣。


熟地9克、當歸6克、赤芍3克、菟絲子3克、巴戟天3克、羊肉一兩、山藥一段(兩寸長,切片),方法依然是煲湯。


其中,山藥可以去菜市場買鮮的,用來滋補脾腎;巴戟天是溫補腎陽的;去掉豬肉只用羊肉,這是為了使身體的陽氣更好地生髮,這個方子可以服用到月經的來臨。

這時,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有的女性月經前脾氣會特別大,這是肝氣不舒的緣故。有這種情況的女性可以在前面方子裡加入柴胡3克、枳實3克,用來疏理肝氣。這個食療方,一周也可以喝兩三天。


03

經期:活血化瘀


接下來,就到了月經期,陰血排出,如果女性體內平時就有瘀血,就可以借這個機會將瘀血排出去。

一直以來,大家都有個認知誤區,以為月經期不能吃補的,不能艾灸,不能吃藥,以免經血流失過多。

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月經期恰好是調理女性體內瘀血、氣血不暢的好時機。「舊血不去,新血不生」,借住月經期排舊血(即停留體內的瘀血),是生血的好方法。

所以排瘀血一定不要錯過月經期這個好時機。所以,這個時期的調理重點就是活血化瘀,幫助女性的身體排出瘀血。


熟地6克、當歸6克、赤芍6克、桃仁6克、紅花3克、益母草9克、生薑3片、羊肉二兩。


這個方子,用法也是煲湯,在月經期的第一二天,可以每天服用,以後幾天適當服用兩次即可。方子中的桃仁、紅花、益母草都是活血化瘀的。


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認為:一定要等患者正氣充足時才能攻邪,否則「邪去而正氣傷,小病必重,重病必死」。所以,羅大倫老師藉助女性身體里一個月陰陽變化的特點,先對有黃褐斑女性的身體進行滋補,然後等到月經期這個特殊時期,再來活血化瘀,這樣身體不但不會受到損傷,許多女性調理後,氣色會很大改觀。


陳彤云:從「血」四法論治黃褐斑

陳彤雲

陳彤雲(1921-),首屆全國名中醫,第二屆首都國醫名師,第三、四、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燕京趙氏皮科流派代表性傳承人。


01

養血


面部為十二經脈氣血匯集之處,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面部出現黃褐斑,說明本質上氣血已經虧虛,需通過健脾益氣、安神補心、滋補肝腎以養血、生血來進行治療。

健脾益氣以生血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皮膚依賴於氣的溫煦和血的滋養,氣血充沛則肌膚潤澤。若脾胃虧虛,氣血生化無源,經脈之血無力滋養頭面,脈中氣血運行緩慢日久成瘀則導致面生黑斑。因此,應通過益氣健脾恢復脾胃功能,使氣血生化有源,肌膚得養則面部黑斑得去。

症見面部淡褐或黃褐色斑片、邊界模糊,可伴有面色蒼白或白、倦怠乏力、氣短少言、納呆、大便干或溏、月經後期、量少或量多、經血色淡。舌質淡紅、邊有齒痕、苔白,脈細弱。治以健脾益氣、養血祛斑。方以補中益氣湯加減,


處方:黃芪30g,太子參15g,白朮15g,茯苓10g,陳皮10g,當歸10g,川芎6g,北柴胡10g,僵蠶10g。若月經量少則加熟地黃以滋腎生血。

安神補心以養血

心除了主血脈之外還能生血,如清代唐宗海《血證論》曰:「心之能事,又主生血,而心竅中數點血液,則又血中之最精微者,乃生血之源泉,亦出神之淵海」。同時心主神明,心神清明有賴於心血的滋養和心火的溫養,心脈暢通有賴於心陽的溫煦推動和心陰的寧靜制動。

若心血不足,則諸血不足,心脈不暢,澀滯不通而出現面部黑斑。心血不足而致的黃褐斑以精神症狀為主要表現,血虛神無所養,而出現怔忡、心悸;心血虛不能制心火,火擾心神,則見虛煩不眠、動悸驚惕。治療應補心血以安神志,養血以祛斑。

症見面部淡褐色或黃褐色斑片,可伴有面色萎黃、心悸、健忘、心煩失眠、倦怠乏力、月經提前、經血色淡。舌淡,脈細。治以安神補心、養血祛斑。


方用酸棗仁湯合歸脾湯加減,處方:黃芪15g,龍眼肉12g,黨參10g,白朮15g,當歸10g,川芎10g,炒酸棗仁30g,茯神10g,遠志6g,知母3g,炙甘草6g。


滋補肝腎以生血

陳老師認為,部分黃褐斑患者是由於肝腎不足而致血虛生斑。腎主藏精,肝主藏血,而腎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礎,正如《諸病源候論·虛勞精血出候》所曰:「腎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腎中精氣充足,則血液化生有源,同時腎精充足,腎氣充沛,也可以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有助於血液的化生。精血之間相互資生,相互轉化,腎精充足,則化為肝血以充實血液;若腎精不足,或腎不藏精,則血液生成虧少,肝腎虧虛,陰虛火旺,灼傷精血,肌膚失養而致面部生斑。此類黃褐斑斑色較暗,以黑褐色為主要表現,應通過滋補肝腎精血以祛斑。

症見面部黑褐色斑片,可伴有腰膝痠軟、耳鳴耳聾、盜汗、五心煩熱、舌燥咽干、足跟作痛。舌紅少苔,脈細。治以滋補肝腎、養血祛斑。


方用六味地黃丸合左歸丸加減,處方:熟地黃24g,山萸肉12g,山藥15g,茯苓10g,菟絲子12g,枸杞子12g,鹿角膠12g,龜甲膠12g,阿膠10g,川牛膝10g,當歸10g,白芍10g,川芎10g。陰虛火旺較重加知母、黃柏以滋陰清火;肝氣不舒加當歸、香附以疏肝理氣,養血柔肝。


02

調血


《丹溪心法》言:「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陳老師在臨床診治中十分注重氣機的調暢。血屬陰主靜,血液的運行需要氣的推動和溫煦作用。陳老師認為調氣即是調血,而氣機的通暢與肝、肺關係密切,因此,常通過疏肝理氣以調血、宣肺降逆以調血來治療黃褐斑。

疏肝理氣以調血

肝主疏泄,主全身氣機升降出入,是調節機體功能的樞紐,同時食氣入胃全賴於肝木之氣以疏泄而水谷乃化,因此,肝木調暢是氣血調和、陰陽平衡的關鍵。陳老師認為,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血行不暢、氣滯血瘀是黃褐斑發病的重要病機。明代《普濟方》曰:「面沉脫色,是主肝」;清代《張氏醫通》曰:「面塵脫色,為肝木失榮」。同時肝鬱日久,氣機失常,影響脾胃升降之氣,受納運化受阻,氣血生化無源而致血虛生斑。治療應調肝理氣,使氣血流暢,經絡疏浚而瘀斑得去。

症見面部青褐色或黃褐色斑片,可伴有性急易怒、脅肋脹滿或脹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舌淡紅或紅、苔白,脈弦。治以疏肝理氣、調血祛斑。


方以逍遙散加減,處方:北柴胡10g,當歸10g,白芍15g,白朮15g,茯苓15g,薄荷6g,甘草6g,桃仁10g,紅花10g。肝鬱氣滯較重加香附、陳皮疏肝解郁,肝鬱化火加牡丹皮、梔子以清熱涼血,乳房脹痛明顯加延胡索、川楝子,月經提前量多加白頭翁、秦皮。


宣肺降逆以調血

肺在黃褐斑的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氣,主宣發肅降,主行水,肺氣將脾氣傳輸而來的津液和水谷精微上輸於頭面諸竅,外達於全身皮毛肌腠;同時宣發衛氣於皮毛腠理,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

陳老師認為,若因外感風寒而致肺失宣發,衛氣鬱遏,腠理閉塞,氣血失調則可產生多種疾病。「肺主色白」,如肺失宣降,則面生黑斑。同時「肺通調水道」的作用也因肺失宣降而受到影響,水濕停運,聚而生痰,痰飲阻遏氣血也可致面生黑斑。此類患者多因素體陽虛,外感寒邪而致,故應通過宣肺降逆,祛痰通絡,調血以祛斑。

症見面部褐色或黑褐色斑片、邊界清晰,伴有畏寒、手足不溫,或易外感、冬季易患咳喘等疾病。舌淡、苔白,脈沉細。治以宣肺降逆、調血祛斑。


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合二陳湯加減,處方:麻黃6g,炮附片10g,細辛3g,清半夏9g,茯苓12g,橘紅10g,當歸10g,川芎10g,甘草6g,僵蠶10g。伴有月經量少可合用桃紅四物湯。


03

溫血 (陽)


《素問·調經論篇》曰: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患者先天陽虛、血虛,或後天失養而致血虛、脾腎陽虛,或外感寒邪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而成斑。

溫經散寒以溫血

此類患者多為女性,或先天不足兼有血虛,或因經帶胎產而導致血虛,陰寒內生或外感寒邪而致血虛受寒,血寒凝滯,瘀而不通,而凝滯成斑。寒在經脈,血脈不利,故通過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以祛斑。

症見面部褐色或黑褐色斑片、邊界不清,伴畏寒、手足厥寒或冷痛、得溫則解、月經後期或痛經、經色紫暗或兼有血塊。舌淡、苔白或白滑,脈沉細或澀。治以溫經散寒、養血化瘀。


宜當歸四逆湯加減,處方:當歸12g,桂枝10g,白芍9g,細辛3g,通草6g,炙甘草6g,大棗15g,川芎6g,桃仁10g,紅花10g。

溫補脾腎以溫血

陳老師十分注重脾腎在黃褐斑發病中的作用,指出脾腎陽氣不足亦可生斑。腎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內寄命門之火,為水火之髒,腎中水火共處一宅,水火相抱,陰平陽秘。若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鼓動精血上承,而腎陽虧虛日久必將影響脾陽,導致脾陽不足,氣血生化無源,氣血虧虛,則面部失於榮養,外顯腎臟主色,故見黑斑。治療應溫補脾腎之陽、散寒祛斑。

症見面部大片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可泛發額、頰、顴、口周,邊界清晰,可伴見面色晦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痠軟、大便溏。舌淡,脈沉遲。治以溫補脾腎之陽、散寒化瘀。


方用右歸丸、附子理中丸加減,處方:炮附片6g,肉桂6g,鹿角霜10g,熟地黃20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山藥15g,菟絲子15,杜仲10g,續斷12g,肉蓯蓉12g,茯苓15,麩炒白朮15g,當歸10g,紅花10g,僵蠶10g。


04

活血


陳老師認為「瘀」是黃褐斑的關鍵病機,且貫穿疾病全程。黃褐斑的「瘀」是瘀在皮間膚里、絡脈中,臨床診療時必查舌象並以此為依據判斷「瘀」,觀察患者多舌質暗,或淡暗,或紫暗,或舌有瘀點、瘀斑,或舌下靜脈迂曲。治以活血化瘀通絡。


常選用通竅活血湯加減,處方:川芎12g,當歸10g,赤芍15g,桃仁10g,紅花10g,老蔥6g,生薑9g,僵蠶10g,黃酒250ml。


若因氣鬱而致瘀,常加入香附、枳殼、川芎以開郁散瘀;若因濕致瘀,加入澤蘭、澤瀉以利濕活血祛瘀;若因寒致瘀,加入當歸、紅花、桂枝以散寒祛瘀;若因熱致瘀,加入生地黃、牡丹皮、赤芍、丹參以涼血活血、祛瘀化斑;若因虛致瘀,加入四物湯或八珍湯以補血益氣、祛瘀化斑。

典型病例


患者,女,32歲,2018年1月4日初診。主訴:面部出現褐色斑片1年。1年前出現面部色斑,伴納谷不馨,睏倦乏力,少氣懶言,夜寐欠安,面色萎黃,面頰、雙顴可見地圖狀黃褐色斑片,大便時溏,月經量少、色暗有血塊,舌淡暗、邊有齒痕、苔白,脈細。


中醫診斷:黃褐斑(脾氣不足,氣滯血瘀)。


治則:健脾益氣,活血化瘀。


處方:炙黃芪30g,黨參15g,茯苓15g,白朮15g,山藥30g,當歸10g,川芎10g,熟地黃10g,澤蘭15g,紅花10g,桃仁10g,莪術10g,僵蠶10g。28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兩次口服。


2018年2月1日二診:患者面色較前有光澤,面部斑片較前縮小,睏倦乏力明顯減輕,大便調,納谷不馨,入睡困難。舌淡暗、邊有齒痕、苔白,脈細。上方加入谷芽15g、稻芽15g、酸棗仁30g以健運脾氣、安神養血。28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兩次口服。

2018年3月1日三診:患者面部黃褐斑消退大半,僅雙顴部散見小米大黃褐色斑點,乏力緩解,納可、眠安、二便調,月經量較前增加、血塊減少,舌淡紅、苔薄白,脈細。上方減谷芽、稻芽,加山萸肉12g、杜仲10g、菟絲子15g、枸杞子15g以補腎養血。28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兩次口服。

2018年4月4日四診:患者面部皮膚潤澤,黃褐斑片消退,月經量正常,未見血塊,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囑患者繼續服用三診處方1個月以鞏固療效。


按語


本例患者因勞累多思而致脾氣受損,中焦脾土不運,氣血生化乏源,故見面色萎黃、納谷不馨、睏倦乏力、少氣懶言、大便時溏、月經量少。氣血虧虛,頭面肌膚失於濡養,脈中氣血運行緩慢日久成瘀,故見面部大面積色斑,且月經色暗有血塊、舌淡暗。病機在於脾氣虧虛,瘀滯成斑,故治療以補益中氣、養血活血祛斑為核心。

初診時以補中益氣湯合通竅活血湯加減,方中黃芪、黨參、白朮、茯苓、山藥健脾益氣、運化中焦;當歸、川芎、熟地黃、澤蘭、紅花、桃仁、莪術養血活血、滋腎生血。莪術行氣破血、消積止痛,善消癥瘕積聚,破血力量尤著。陳老師認為,面部黃褐斑之瘀不用破瘀之藥無法速效,但應注意莪術有耗氣之弊,應中病即止。僵蠶屬風藥,善祛風通絡、化痰散結。頭面為諸陽之匯,唯有風藥可引藥入經,上達頭面,使藥物直達病所,因此加入僵蠶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診時患者面部斑片較前縮小,睏倦乏力減輕,但伴有納谷不馨、入睡困難。納谷不馨考慮脾土不健,故加入谷芽、稻芽健脾開胃,同時谷芽、稻芽蘊含生髮之氣,助脾氣生髮清陽。入睡困難考慮為心血不足、心神失養,故加入酸棗仁以養心血、安心神。

三診時面部斑片消退大半,諸症明顯減輕,說明辨證準確,用藥得當。久病易傷腎氣,腎主色黑,腎虧易見色斑,且患者初診時月經稀少,說明腎氣已傷,但由於脾失健運,初期補腎易滋膩礙脾,故待脾氣恢復後,再予滋補肝腎之品如山萸肉、杜仲、菟絲子、枸杞子等。將養血、活血靈活應用,經過4個月余的治療而獲滿意療效。

本節來源:徐佳,姜希,曲劍華.陳彤雲治血四法治療黃褐斑經驗.中醫雜誌,2019,60(13):1095-1098.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