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心臟健康,這兩條底線一定不能逾越

心血管康復張輝醫生 發佈 2020-01-13T05:55:48+00:00

無論是哪種患者,所患何種疾病,當心臟再也無法勝任它的職責,血壓開始一路下滑,家屬如果表示全力搶救,病人大致會經歷各種穿刺:有頸靜脈的、鎖骨下靜脈的、橈動脈的、股動脈的等等,然後是各種插管,尿管、氣管插管、動脈插管,各種抽血監測,最後可能是電擊、胸外按壓,而大多數的按壓會導致肋骨骨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仗著年輕,熬夜打遊戲、刷手機;為了提神醒腦,每天要抽大量的煙;工作忙,每天坐在工位上就是一整天,甚至經常996……可能很多人因為年輕,不太在意,覺得身體沒有什麼不舒服就不要緊。但真的是這樣嗎?


心臟健康的最大影響是生活方式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的終點,但是沒有多少人能在經歷心臟的終點後,還能和我們談談他的感受,告訴我們他後悔什麼,還想做什麼。

那就讓我們來真實感受一下這個場景。

無論是哪種患者,所患何種疾病,當心臟再也無法勝任它的職責,血壓開始一路下滑,家屬如果表示全力搶救,病人大致會經歷各種穿刺:有頸靜脈的、鎖骨下靜脈的、橈動脈的、股動脈的等等,然後是各種插管,尿管、氣管插管、動脈插管,各種抽血監測,最後可能是電擊、胸外按壓,而大多數的按壓會導致肋骨骨折。

不幸的是,所有的努力也不能將破敗不堪的心臟挽救回來。按照中國目前現行的死亡標準,醫生會在病歷的最後一行貼上一張心電圖,只有直線的心電圖,代表心臟沒有任何跳動。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故事結束了,人生在這裡蓋棺定論。

如果心臟的跳動代表生命,心臟的停止代表永逝,那麼我們都對它做了什麼,才會讓它如此不堪重負?我們還能不能改變些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應該怎樣守護我們的心臟,「作死」的底線在哪裡。

你可能沒有意識到,我們現在對於健康的投入是有偏差的。

世界衛生組織告訴我們,醫療對於健康的影響還不到8%。

讓人驚訝的是,我們一輩子對健康的整體投入中,醫療卻占了絕大部分。更不幸的是,這份投入里的絕大多數,都是用在了生命最後的三個月里。說白了,就是既花錢,又遭罪,還沒什麼用。

除了醫療的8%,影響人類壽命和健康的因素還有哪些呢?其中,人類遺傳占15%,環境因素占17%,剩下的60%左右,都是個人生活方式。

不僅如此,目前全世界的醫學證據也告訴我們,個人的生活方式,才是形成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因素。

心血管疾病預防的重點,也是生活方式的全面管理。主要是規律的鍛鍊身體,飲食規律有度,睡眠規律充足,不抽菸,不過量飲酒,良好的心態,從而保持適當的體重,正常的血脂、血壓、血糖等等。

這都是最省錢的方案,也是性價比最高的方案。

所以,想要更有效地守護我們的心臟,我們就不應該把大部分精力和金錢花在醫療上,而應該花在預防上,花在調整生活方式上。

這裡,我想給你幾個原則和方法。


用長遠戰略,對抗基因偏好

預防心血管疾病要靠自己,很多人也知道,甚至也知道科學的預防方法。可是,從2017年中國心血管年報來看,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一路飄紅,根本沒有下降的趨勢。

我們知道,卻沒有做到,為什麼?因為這裡面藏著深深的人性弱點。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250萬年前,人類剛剛從猿進化成智人的時候。人類靠捕獵採集為生,進食是以當天的收穫為準,打了羚羊,就飽餐一頓,撿了漿果,就湊合著吃點。

為了生存,人類喜歡高脂肪、高蛋白和高鹽。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積蓄能量來對抗隨時可能的飢餓。高鹽的儲備,不僅可以維持日常的心血管壓力,還可以應對野獸來襲時奔跑所需的血壓上升。這樣的日子我們過了多少年呢?應該說,比249萬年還要多。

所以從基因來看,我們天生就喜歡高脂肪、高蛋白和高鹽的食物。

沒想到,到了工業社會,農業工作被機械化替代,這個地球上的大部分人真正擺脫了飢餓的困擾,同時也把勞動力徹底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用於其他更多不需要體力勞動的工作中。而且,因為工業提取的出現,人類獲得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鹽和糖。

因為基因的偏好,我們會不斷攝取超過心血管承受能力的高熱量,而減少的體力勞動,又讓我們無法及時消耗,所以能量無法代謝,以至於沉積下來對血管造成損害,最終形成血管的狹窄,甚至堵塞。

你可能會問,時代在進步,我們的心血管是不是也可以進化呢?

按照達爾文「適者生存」的生物學觀點,一定是可以的。但不幸的是,身體的進化是以萬年為單位的,而物質時代的變遷太快了,只有數百年。

我們的身體追不上這個時代的步伐,是形成這個矛盾的基礎。寫在基因里的對高能量食物的偏好,就是我們的人性弱點。

不過,你也不用太悲觀。有弱點不代表就無能為力。人類這個物種,在不到幾萬年間,就站到了生物鏈的頂端,不是依賴於對當下快感的選擇,而是基於正確認知作出的長遠戰略。

有長遠戰略,就是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思考方式。所以,想要獲得健康,我們也需要長遠的戰略布局。

認知決定思考,思考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

我相信,能夠在心血管疾病預防做戰略規劃的人,自己的家庭、事業成功的機率也必然更大。


「作死」的兩條底線

話說回來,咱們也不用把長遠的戰略布局想得好像人性的仇敵一樣,好像健康與快樂之間,你只能選擇一樣似的。

《國語》有言,「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過度克制,只會像防民之口一樣,最終只能把人逼到對生活方式管理不聞不問的境地。

但如果我們給天性一個適當的出口,就更有可能堅持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所以,我只想告訴你兩條務實原則,就是「作死」的底線。你不需要讓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都符合健康標準,只要做到了這兩條務實原則,也許健康和快樂就可以同時擁有了。

原則一:「高壓線原則」。

高壓線就好比法律,就是什麼必須不能做。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里,不做什麼,顯然比做什麼要重要得多。只要我們每個人心裡有了這道紅槓槓,那麼你在紅線之外就有了及時行樂的自由空間,同時也不至於會被各種養生知識忽悠。

高壓線原則一共三條:

1. 絕對不能吸菸,包括二手菸。如果不幸已經開始,不要試圖依賴自己的毅力,因為菸草中的尼古丁會像毒品一樣形成依賴。戒菸也可以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

2. 在體重和食物上,不能有執念,要講究適度。體重不能太胖,也別太瘦。你可以看看自己的體重指數:用體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數值控制在18-25是最好的。如果血脂血壓血糖都很好,也沒有脂肪肝等等,稍胖一點也可以接受。

在美食上也一樣,不能毫無節制,也不要完全不吃。比如說酒、飲料,毫無節制,來者不拒,肯定不行;聽說某些食物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比如木耳、綠豆,就頓頓吃,每天吃;聽說雞蛋黃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就把所有的蛋黃摳出來,只吃蛋白,也是非常不正確的。

3. 不能久坐。自己算算,周一到周五,甚至周六日,是不是除了躺著,就是坐著?如果你每天坐著的時間超過8個小時,就肯定是多了。

要站起來。別管做什麼,從家務到體力勞動,從鍛鍊身體到逛街,只要能動起來就是好事。

原則二:察覺。

套用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察覺就是這樣的行動指南。它很簡單,卻非常管用。

打個比方,吃飯要有察覺。飯不能是飯局。在飯局裡,你的察覺是人,是別人和自己的關係,你們之間達到了什麼目的,解決了什麼事情,吐露了什麼真情……

我們要察覺的,是食物本身的味道,咀嚼的程度,舉箸時的選擇,食物咽下的感覺,自己的飽脹。這樣就會更容易做到適量,不會過多或者過少,也更容易規律。

我準備了一份察覺的清單,請把清單給到自己和最愛你的人,讓我們幫助你一起察覺,建立更好的生活習慣:

1. 察覺餓和飽。學會讓一日三餐在飢餓中開始,吃飽後停止。

2. 察覺睡眠質量。晚上放下手機,感受到睏倦,並進入睡眠,睡到自然醒後,察覺自己的精力是不是充沛。

3. 察覺呼吸。感受它是順暢平緩還是急促憋悶,可以在夜間讓親人幫你察覺是否有呼吸阻塞或停頓。

4. 察覺心跳。在平靜時,察覺自己是心跳規律還是心慌急促。

5. 察覺肌肉。久坐後,察覺肌肉是放鬆還是緊張、疼痛。如果是緊張和疼痛,站起來,找一些喜歡的事情放鬆。

6. 察覺情緒。旁人一般會比自己更容易覺察,如果更焦躁了,找一些開心的人或事情來釋放。

7. 察覺當下的愉悅感。停下來,讓思緒集中在當下,察覺自己的心情是不是愉悅。


小 結

我們知道了如果想守護自己脆弱的心臟,就只能靠自己,並把精力和金錢更多地放在預防上。

但是,我們有人性的弱點,很難擁有100%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掌握兩條作死的底線,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是心血管內科醫生張輝,想要了解更多心血管康復知識,可以點擊右側藍字關注我,#心血管康復張輝醫生# 每日為大家科普你不知道的心血管知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