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君主為何稱天皇?天皇與皇帝有何區別?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發佈 2020-01-13T07:02:19+00:00

自秦始皇起中國歷代最高統治者均稱皇帝,而周邊的朝鮮、琉球、越南等藩屬國君主則只能稱王,然而同樣作為漢字文化圈一員的日本君主卻稱為天皇。

自秦始皇起中國歷代最高統治者均稱皇帝,而周邊的朝鮮、琉球、越南等藩屬國君主則只能稱王,然而同樣作為漢字文化圈一員的日本君主卻稱為天皇。可以說在整個古代東亞世界只此一家,那麼日本為什麼如此獨立獨行標新立異呢?事實上古代東亞世界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一套體系。這套體系主要由政治上的宗藩朝貢體系、文化上的漢字文化圈以及農業上的水稻種植文明等方面共同構成。政治上的宗藩朝貢體系、文化上的漢字文化圈、農業上的水稻種植文明這幾個概念彼此有交集,但並非完全一致的概念。事實上日本儘管接受了中國的漢字文明、水稻種植,但在政治上其實更多是與中國處於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這和朝鮮、琉球、越南等藩屬國具備完全不同的特徵。古代的東亞世界大體上是以中國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所主導的世界:中國皇帝是受命於天而治理天下的天子,周邊藩國的君主只能稱王而不能稱皇稱帝。在理論上天子所治理的並不是某個國家,而是由天朝直轄的領地及周邊藩國共同構成的天下。日本在其早期歷史上也接受這種以中國為核心的冊封朝貢體系,這從漢光武帝冊封漢倭奴王、曹魏冊封親魏倭王等事件可以證明。

在我國南北朝的劉宋時期當時倭國王曾遣使要求劉宋朝廷冊封自己為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當時日本這種請求中國朝廷冊封的舉動說明兩個基本問題:首先這時的日本是不敢將中國確定為自己侵略擴張的目標的,事實上這時的日本是承認東亞世界以中國為核心的冊封朝貢體系的,所以才會有請求中國朝廷冊封之舉;儘管這時的日本是臣服於以中國為核心的冊封朝貢體系的,但從日本的請求冊封之舉中也能看出這時的日本實際上已萌發了大陸情結,因為如果當時的劉宋朝廷滿足了日本的冊封請求就意味著中國朝廷承認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新羅、任那、秦韓、慕韓等地為日本的屬地。這就是日本當時的野心:在承認以中國為核心的冊封朝貢體系之下自己要扮演該體系內僅次於中國的大國角色,也就是說日本要求對其他小國擁有支配權。不過劉宋朝廷最終只冊封倭國王為「安東將軍、倭國王」,也就是說劉宋朝廷並沒認可倭國對朝鮮半島的支配權,倭國與百濟、新羅等國一樣是中國朝廷的藩屬國,彼此之間屬於平等關係。日本的訴求沒能得到當時的中國朝廷的認可,然而當時中國正處於南北朝混戰時期,日本趁中原王朝無暇顧及域外事務的時機擴張自己在朝鮮半島的勢力,最終日本實際上迫使百濟成為了自己的朝貢國,不過此事一直沒得到中國方面的認可。

隨著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勢力擴張使其野心逐漸膨脹,於是到了隋煬帝在位時期就收到了一份來自日本的國書:「日出處天子致書於日沒處天子」。這份國書標誌著日本正式對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宗藩朝貢體系發起挑戰:在此之前日本儘管已在朝鮮半島展開擴張行為,然而對以中國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是認可的,所以才會請求冊封之舉。以隋煬帝時期的國書事件為標誌宣告日本脫離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宗藩朝貢體系。隨後日本朝廷以漢光武帝所賜」倭國「之名不雅為由改國號為日本(意為東方日出之地)。當時已相當熟悉中原典章制度的日本朝廷已然意識到本國所使用的」大王「稱號在等級序列上其實遜色於九五至尊 」皇帝「。因此在將國號改為日本的同時日本統治者的稱號也由大王改為天皇。日本統治者改稱天皇是什麼時候的事呢?據《日本書紀》記載:推古十六年(公元608年)八月日本使節小野妹子再次來隋朝遞交國書。這次的國書寫的是」東天皇致書西皇帝「。這是日本方面有關」天皇「一詞最早的記載。1998年奈良飛鳥池遺蹟發現了書寫有」天皇「一詞的木簡,該木簡後被推斷為天武朝(673-686年)之物,這是迄今為止發現」天皇「稱號的最早證物。如果說日本是覺得稱王顯得在政治地位上低於中國皇帝,那麼」天皇「這一稱號又是如何被提出來的呢?為什麼不直接效法中國稱皇帝呢?有一種說法認為」天皇「以此起源於天武天皇時期,而他之所以自稱天皇是受到同一時期中國唐高宗的影響:唐高宗李治自稱天皇,皇后武則天自稱天后,由此開啟唐朝政治史上二聖臨朝的時期。唐高宗李治這個」天皇「稱號源於道教: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人皇生聖人和真人。

不過也有人不認可這種說法。儘管目前發現的」天皇「一詞最早的實物證據出現於天武朝,不過在此之前就有關於日本遣隋使攜帶的國書中出現」天皇「一詞的記載,所以關於」天皇「一詞的最早起源就存在「推古朝說」、「持統朝說」、「天智朝說」、」天武朝說」等若干種不同說法。如果「天皇」一詞的出現真早於天武朝,那麼就不可能是受唐高宗李治影響的結果了,所以那些主張「天皇」一詞的起源早於天武朝的學者提出了另一種觀點:日本人認為中國皇帝其實兼具宗教祭祀和政治治理的雙重職能:在祭祀天神地衹、列祖列宗以及致函四方夷狄時其實承擔的是「天子」的祭祀職能;在號令王侯和臣民時則是執行「皇帝」的政治職能。隋唐時期的中國皇帝有三個「皇帝」印璽用於頒發國內文書,而三個「天子」印璽則用於致蕃國的文書。然而在君主被塑造為天照大神的子孫,其統治因此具有了一種神性,而自古以來日本皇室從未被異姓取代的現實使這種神性被強化,形成了所謂「萬世一系」的獨特國體觀。這種看似無形的精神權威其實是不容低估的:在中國皇帝自稱天子,然而天子是可以被取代的——中國曆次改朝換代後新的統治者總是聲稱因為前朝君主的倒行逆施已導致天命的更替,以此強調自身政權的合法性;然而在日本天皇本身就是天、就是神,而神是不能被取代的。於是日本將中國的「天子」與「皇帝」兩個稱號合二為一組成「天皇」。歸根結底這仍是一種試圖與中國分庭抗禮的舉動:既然中國皇帝自稱是受命於天的天子,那麼日本君主就直接作為天的化身。

「天皇」的名稱確立後日本又從中國引入了一系列皇室專用詞「朕」、「皇后」、「皇妃」、「皇子」、「皇女」、「皇太子」、「陛下」等等。「天皇」這個稱號儘管至少從天武朝就已確立,然而直到明治維新確立近代天皇制後這個稱號才算真正推廣開。天皇儘管被視為日本國的最高象徵,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時候天皇是不掌握實權的。古代日本長期執政國家軍政大權的其實是幕府將軍,事實上當時的日本民間對天皇的存在幾乎缺乏感知,所謂的「萬世一系」、「天皇神聖」其實更多是明治維新後確立的近代絕對天皇制的宣傳結果。其實在古代日本人們直接接觸的是統治各藩的地方武士集團,而作為武士階級領袖的幕府將軍一般也不會使用「天皇」這一稱呼,即使是在與皇室打交道時也更多會使用「天子」這一稱呼。這個稱呼顯然是耐人尋味的:在日本人的意識中天子主要是負責祭祀天地祖宗的職能,而皇帝所肩負的是政治職能,當初創造「天皇」這個詞彙就是為顯示天皇的神聖性,然而幕府將軍稱其為天子實際上就是在暗示皇室不要奢望插手政治。這種意識的最佳體現發生在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時期:足利義滿接受了明成祖朱棣賜封的「日本國王」的稱號,由此自隋唐時期起游離於以中國為核心的宗藩朝貢體系之外的日本又被納入到這一體系之內。足利義滿的行為恰恰證明所謂的「天皇」在幕府眼中是無任何政治權力可言的。

明治維新後頒布的憲法第一條就明文確定:大日本帝國皇室萬世一系,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孫,君主大權神聖不可侵犯。天皇的權力被神話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日本就此形成了一套對內獨裁、對外侵略的政治體制,從此日本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直到1945年被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戰勝。1947年5月3日新的《日本國憲法》正式頒布以取代之前的《明治憲法》。新憲法針對天皇的定位在第一條中就指明:日本天皇為日本國與日本國民團結的「象徵」。所謂象徵更多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含義:戰後的新憲法強調日本的主權在於全體國民,這實際上意味著國民在物質層面並不需要一個天皇作為凌駕於其之上的統治者,天皇更多只是日本國在精神層面的自我意識象徵。日本憲法第3條規定:「天皇的國事行為必須經內閣批准,由內閣負責」;與此同時日本憲法第4條規定:「天皇只能根據本憲法行使國事相關行為,無權參與國政」。在日本戰後憲法的體系下天皇已不再具有任何政治實權,國家的最高統治權歸於議會選舉產生的內閣總理大臣(首相)。至此日本天皇又失去了政治實權,重新成為精神象徵角色,不過「天皇」這個稱號被保留了下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