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⑩丨這個地方的武術名震全國,李白曾為其寫下詩句

隴上非遺 發佈 2020-01-13T07:03:16+00:00

作者:樹桐崆峒派武術是集修身、養性、健體、技擊、表演為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為中國武術傳統流派之一,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

作者:樹桐

崆峒派武術是集修身、養性、健體、技擊、表演為一體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為中國武術傳統流派之一,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崆峒派武術有八大門內容和多種散拳,共計118種套路,講究實打實拿,身、步、手法多以弧線、曲線形成,動靜結合,剛柔相濟。以強健體魄和修心養性為目的,是涇、渭河流域先民長期生產勞動和生活的結晶。

崆峒派武術歷史悠久,早在《爾雅·釋地》中就有「空桐之人武」的記載。「詩仙」李白遊歷崆峒留下了「世傳崆峒勇」的名句。金庸在多部著作里提到崆峒派武術,還曾遊覽崆峒,題下「崆峒武術,威峙西陲」的豪邁之辭。

誕生崆峒派武術的平涼市崆峒區以國家風景名勝區崆峒山而得名,地處甘肅省東部,是先古文明發祥地之一。崆峒武術就發端、孕育於生活在這一區域先民的長期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又因歷史上的崆峒地區為絲綢古道西進北上甘涼的第一座關隘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崆峒先民便在抗爭與戰亂中保家衛國,逐漸形成了崇勇尚武的習俗,為崆峒派武術產生與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據傳唐朝初年,道士飛虹子感念民眾體弱,以道家思想為理論基礎,結合當地流傳的拳械套路和舞蹈動作,創立了崆峒派武術,教民習練,以強其筋骨。伴隨著兩河流域多種文化形態的日益繁榮,發展中的崆峒派武術不斷吸納當時的醫學思想和以道家文化為主的宗教精華。 歷經千年,在歷代「武術家」們精心研究、總結、實踐探索中,形成了一套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融合儒、釋、道三教文化,含醫學、養生、哲學、氣功等傳統科學原理的完整而特殊的文化和武術體系。

崆峒派武術內容豐富,從初級到高級分為飛龍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神拳門、花架門、 奇兵門和玄空門。有適合兒童習練的初級套路,有舞武相融、輕柔靈活適合女性習練的花架門套路,還有簡單易懂,老年人演練的崆峒養生拳。易學易練、健身美體、老少皆宜,滿足不同需求的群體習練,是注重內外兼修、極具包容性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

奇兵是崆峒派武術的一大特色,判官筆、扇、鞭杆、大煙鍋、九齒天耙等,形式各異,這些兵器大多源於古人的勞動生活,是先民勤勞、智慧極具代表性的體現。1957年,第十代掌派人燕飛霞在世界武術大賽中獨得槍、劍、拳、掌和拂塵五項冠軍,崆峒派武術再次引起國內武術界高度關注。此後多年,燕飛霞先後在上海、廣州、南京及日本等地通過參賽、授徒、開武館以及創辦國際崆峒派武術協會等形式,不斷將崆峒派武術發揚光大。

長期以來,當地民眾不僅通過習練崆峒派武術的拳法套路和養生理念來強健身體、修養身心,崆峒派武術中蘊涵的「武德」更是滲入到崆峒民眾的生活中。「品德至上,道行天下,練功先修德,無德難成功」等「武德」典範,始終作為人們生活中的道德倫理觀,影響著崆峒當地民眾。

近年來,崆峒派武術在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與支持下快速發展,成立武術研究會、建立崆峒文武學校、創辦雜誌。如今,崆峒派武術知名度和影響力越來越大,日本、阿根廷等國均創立了崆峒派武術協會分會,崆峒派掌派人多次受邀赴亞歐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武術交流的同時,也吸引了外國武術愛好者專程赴平涼學習崆峒派武術。

極具特色的崆峒派武術,是中華武術的一朵奇葩。孕育於中華之沃土,攝養生之精髓,融傳統醫學之奧妙,集技擊於大成,顯傳統武術之美。將崆峒派武術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對於保護中華文化,培養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非遺傳承人展播

甘州社火之吳玉蘭

吳玉蘭,女,生於1962年,張掖市甘州區大滿鎮朱家莊人。兒時對民間社火產生了濃厚的情趣,再加之對民間音樂的愛好,隨父親每逢節慶假日,參加各種社火表演及演唱活動。多次被甘州區文化主管部門授予優秀社火輔導員和各種特別獎勵,工作業績受到了各級宣傳文化部門的高度認可和肯定。現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甘州社火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投稿郵箱:343254522@qq.com

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