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支付問題拖累數字貨幣10年,還好有區塊鏈技術解圍

金融科技知多少 發佈 2020-01-13T07:24:01+00:00

一些人對此抱有信心,一些人則充滿懷疑。神秘的科學家與比特幣很多人已經忘記了2008年的科技大事,這一年蘋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商用3G手機,社交網站臉書擁有了1億粉絲,尼康推出了第一款可以拍攝視頻的單眼相機。

本文作者金融科技知多少,歡迎關注。

自2008年誕生至今,比特幣的名氣早已家喻戶曉。當它的價格在兩年前達到20000美元的頂峰之後,各種新聞報導源源不斷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一些人對此抱有信心,一些人則充滿懷疑。而伴隨數字貨幣被提出的區塊鏈,它的發展並沒有局限於此。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一直在不斷拓展區塊鏈技術的使用領域。到現在,它被普遍認為是二十一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發明之一。

神秘的科學家與比特幣

很多人已經忘記了2008年的科技大事,這一年蘋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商用3G手機,社交網站臉書擁有了1億粉絲,尼康推出了第一款可以拍攝視頻的單眼相機。在這些欣欣向榮的技術背後,很多人忽略了一位神秘的科學家所說的一項發現。沒有人認識他,在網上也搜索不到他的相關信息。

一般來說,科學家公布一項新的技術,需要在學術期刊上提交研究結果,並經過漫長的同行評議過程。這位科學家沒有按照傳統的步驟,而是在一個網站上公布了他的研究結果。最初這項研究並沒有得到科學界太多關注,但在幾年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意識到這項發明的潛力。儘管神秘科學家的公布本來是一個數據交易協議,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一個全新的技術分支,這個分支的核心被稱為區塊鏈。

神秘科學家的署名是Satoshi Nakamoto,漢語譯為中本聰。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化名,他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群人。中本聰的真實身份無人可知,因此區塊鏈技術的發明人一直沒有定論。

比特是計算機的信息單位,因此中本聰將論文中提到的交易工具稱為比特幣。這項發明聽起來並不具有開創性,因為我們日常使用的銀行轉帳、信用卡交易和移動支付都已經涉及了資金交易。既然現在已經有這麼多選擇,我們為何要認為比特幣是特別的呢?

比特幣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功能。銀行等傳統的金融機構為用戶提供了一個集中撮合的基礎平台,用戶通過平台完成交易行為。例如,如果甲使用手機程序向乙發送100元,實際是甲所在的銀行和乙所在的銀行完成交易。而比特幣可以不經過金融平台,直接解決資金移動問題,這個過程中不會有機構參與,也不需要進一步的結算過程。

解讀雙重支付問題

數字貨幣的創新之處不只在於它的虛擬交易,更多在於區塊鏈技術解決了雙重支付問題。雙重支付問題指,一筆交易的資金有可能被先後支付給兩個用戶,而這兩個用戶彼此並不知情。這有點像我們在網際網路上向用戶發送文件,雖然文件只有一份,但是它被發給多個用戶。虛擬的數字貨幣和文件不同,但是如果不能解決這種雙重支付的隱患,數字貨幣使用者還不能對這項技術足夠放心。

那麼,比特幣是如何解決雙重支付問題的呢?這歸功於比特幣使用的區塊鏈技術。區塊鏈就像一個會計帳本,它位於一個分布式網絡上,保存所有已經發生過的交易記錄。從數據結構上看,它是一個不斷增長的記錄列表,將不同的記錄一個接一個地連接起來。每個記錄都被稱為一個區塊,這些區塊通過加密原理相互連接,因此被成為區塊鏈。區塊鏈最大的特點在於,整個鏈條是不可更改的。這種特點可以解決雙重支付問題,並在無中心實體的情況下實現資金轉移。

儘管在區塊鏈技術之前,科學家們已經提出過多種解決雙重支付問題的建議,但是中本聰的方法是第一個在現實中成功應用的方法。但是,區塊鏈技術並非憑空創新而來,它的基礎建立在分布式分類帳、去中心化和激勵機制三個方面,而數字貨幣這個概念也非中本聰創立,早在1998年,法學家Nick Szabo就已經提出了相關觀點。

區塊鏈技術的特徵

那麼,區塊鏈技術自身有哪些特徵呢?具體有以下四點:

  1. 區塊鏈本質上是開放的、可驗證的和永久的。區塊鏈的數據通過網絡共享,每個節點都有副本提供驗證核實功能;
  2. 區塊鏈的事務是不可變的。當一個新的區塊被創建後,該區塊的數據就被永久化。在沒有大多數參與節點支持的情況下,任何人都無法更改區塊中的單個事務;
  3. 區塊鏈由分布式網絡管理,和傳統的集中式伺服器體系相反,它體現了具有高拜占庭容錯性的分布式計算系統特點;
  4. 區塊鏈通常被稱為安全設計。作為一個開放系統,它不需要保護數據免受攻擊者的攻擊,而攻擊者沒有必要對數據進行操作,因為任何此類更改都不會被記錄下來;

那麼,區塊鏈技術的分區開採是什麼?什麼是區塊鏈的軟分叉和硬分叉?區塊鏈技術的共識機制又是什麼?明天的文章將會對這些問題進行通俗詳細的介紹。

感謝閱讀,歡迎評論留言交流。

如果喜歡本文,可以關注作者,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