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傳奇《葉問4》成終結篇,吳京、張晉能不能扛起功夫片大旗?

有思小青年 發佈 2020-01-13T07:30:46+00:00

估計很多人也沒想到《葉問》能一直拍到第四部,我相信,連導演葉偉信和主演甄子丹估計也想不到,這部時間跨度長達10年的系列片,終於決定要結束了。

估計很多人也沒想到《葉問》能一直拍到第四部,我相信,連導演葉偉信和主演甄子丹估計也想不到,這部時間跨度長達10年的系列片,終於決定要結束了。

其實在《葉問3》的時候,片方就曾打出終極一戰的口號,讓許多粉絲們誤以為《葉問3》就是完結篇,但沒想到2019等來了《葉問4》。

為了避免出品方可能隨心一動決定繼續出《葉問5》,片方決定把完結篇都寫在片名里,叫《葉問4:完結篇》,並表示:真的不拍了。

十年的傳奇終於落下帷幕,在《葉問4》還未上映之前,已經提前登上了熱搜榜,還一度傳出改檔流言,使得網友們表示十分的「恐慌」,幸好官方出來闢謠,才安撫了一大批網友們的小心臟。

《葉問4》上映3天,豆瓣評分7.3分,累積票房破3億,這數據,這流量,《葉問4》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十年磨一劍,《葉問》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功夫片

毋庸置疑,《葉問》系列是華語功夫片的一大IP,它在華語影壇的地位也無人能替代。

風風雨雨走過十年歲月,如果按照一般的系列電影來說,十年簡直就是下沉期,越拍越沉。

但《葉問》卻絕無僅有的,花了10年打進華語影壇影史。

回到影片《葉問4》本身,整部作品依然延續了《葉問》系列的武打精神,講述了患癌的葉問為了兒子能夠上所好的學校,他只身前往美國幫兒子尋找學校,但到那裡卻發現美國人排華現象嚴重,對中國的功夫更是嗤之以鼻,為了能證明中國功夫,幫助當地中華總會的華人,他再次表現了習武之人的節氣,為尊嚴出戰。

影片最後,葉問放棄了讓兒子去美國讀書的念頭,遵循兒子的想法,甚至為兒子親自錄下一段打樁的視頻,在葉問的葬禮上,李小龍帶著黑色墨鏡出現在葬禮上,影片結束。

毫無疑問,這換湯不換藥的劇情拍了十年,相同的套路,從打日本人,打拳王泰森,再打到美國的海軍陸戰隊,幾乎一樣的重複劇情實在過為樸實,也難怪觀眾們對《葉問4》並不抱有太大的創新期待感。

甚至來說,劇情裡面「為了製造打戲」而強行捏造單一刻板的美國人形象,實屬有點尷尬。

劇中每個美國人見到華人就如同「瘋」了一樣,一定要來打幾下,雖然當時那個年代美國排華的確嚴重,但是這太為刻板,實屬不合常理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讓《葉問》能夠火足10年?讓《葉問4》足以為賀歲片打出了好的開頭?

它既沒有顛覆性的劇情創新,也沒有花樣的剪輯和視覺帶來的強烈衝擊感,但縱觀5年的功夫片票房,《葉問》系列可算得上票房的佼佼者,一枝獨秀。

《葉問》系列,憑什麼這麼火?

因為它拍出了中華民族獨有的精神和氣節,展現了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完美的契合了過去10年中國社會的主流氛圍與基調。

葉問身上擁有的,是無數個中國人都有的,骨子裡的不畏強敵,愛國的血性,葉問從年輕氣盛逐漸走向老年遲暮,他的一生見證著中國歷史上最動盪的時期。

在第一部,他的一個打十個,他一人與日本軍赤手空拳打對抗,第二部,他對英國拳手的對打,第三部,他和泰森的同擂對打。

回顧歷史,我們都知道這些對打人物背後都是那些曾經壓迫我們民族的外部勢力,葉問的出現,並且拳拳打到肉里,這對於我們觀眾而言,無疑就是一個爽字。

《葉問》系列中對中華武術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極具民族認同感,從一種精神和境界而言,《葉問》的確深深擊中了每個中國人內心。

除此之外,甄子丹塑造了葉問,這也是為什麼葉問能夠如此深入人心。


甄子丹塑造的葉問一角,無疑是成功的

在飾演葉問之前,甄子丹一直憑武戲活躍在大熒幕上,幾乎所有人都給他了一個定義:能武不能文、戲路狹窄。加上當年成龍和李連杰兩座武打大山高坐在影壇上端,讓甄子丹的演藝之路更為憋屈。

可黃百鳴的一通邀約飾演葉問的電話,讓44歲的他站在了華語功夫片的巔峰。

甄子丹在之前從來沒有學過以柔克剛的詠春拳,隨後,他花了9個月的時間練習詠春,為了更加貼近人物角色,他保持每天只吃一頓飯,就是這樣的自律,在開拍前他瘦了整整20斤。

就是這樣的專一打造角色,2008年12月12日,電影《葉問》正式上映,首日票房1400萬,最終票房高達9300萬,排在內地2008年年度票房榜12位,這個票房成績超過了同年上映的進口片《鋼鐵俠》。

導演葉偉信曾對甄子丹說:「你需要一個角色,別人說起來就會想到甄子丹。」

甄子丹做到了。

可是終究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十年傳奇,葉師傅謝幕了。


謝師傅謝幕了,那麼武打片的未來在何處?

他說過《葉問4》是他最後一部功夫片,57歲的他,打不動了,聽聞此消息,許多影迷表示十分不舍。

當年的武打影星,似乎都被歲月拖住了腳步,束縛住了拳腳。

歲月不待人,成龍曾感慨「真正的動作片終將消失。」,甚至連拚命三郎李連杰也曾說《霍元甲》是他最後一部功夫片。

這一位位武打影星的半隱退,讓我們無疑為中國功夫片而擔憂,未來的華語影壇,是否還會有功夫片的一席之地?

功夫片的沒落原因無非有兩個,一是大環境的變化,二是功夫片演員難以「養成」。

縱觀過往,功夫電影曾經是華語片走向世界的名片。

從上世紀40年代張徹、胡金銓作為新武俠電影的奠基者,再到李小龍將真正意義上的功夫片推向全世界,在李小龍逝世後,劉家良扛起香港功夫片的大旗,隨後,成龍的喜劇動作片走出另一條路,既李小龍後第二個打進好萊塢,李連杰憑藉《少林寺》及多部經典武打片緊隨其後。

李安的《臥虎藏龍》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張藝謀的《英雄》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這一切,無疑都是將中華武俠功夫電影向外輸出的重要表現。

但武俠電影人也許怎麼也不曾想到,幾十年後的今天,功夫片會隨著大勢的潮流逐漸褪去它的光彩。

純功夫片已經不再吸引大眾眼球,打得漂亮也不再是中國功夫片的獨有。

在全球的電影動作片,都有引入一定的中國功夫,加上他們最為擅長的科幻元素融合其中,高科技與功夫的結合使得更具觀賞性,所以,純功夫片,在如今創新大於一切的世界中,實在寸步難行。

沒有可觀性、沉悶單調的武打戲逐漸失去商人們的青睞,畢竟,沒流量就等同沒利益,沒利益,那為何還要拍?

在如今靠明星流量、靠幾句動人台詞就能拍出來的愛情文藝片,隨隨便便靠個抖音進行推廣營銷都能保本還能賺錢,那何不樂哉?

除此以外,培養一位武打演員,談何容易,新人匱乏,純靠老人頂著半壁武打江山的時代早已經過去。

說實在,能接替甄子丹的,目前也就只剩吳京一人,但吳京隨著《戰狼》系列的爆火,轉型勢在必得。

吳越、趙文卓又已過了風光的年紀,其後的張晉雖說在《殺破狼2》《一代宗師》中表現出色,但要擔大旗,演主角,依然需要一定沉澱。

想想,好像真的沒有能繼承功夫片衣缽的明星了,畢竟,在如今這個躁動的時代,新人們紛紛想用最短的時間博得最大的曝光,拍動作片?剪輯一下不就行了嗎?特效一加不更好看嗎?

純藉助外部手法,就出了一部部所謂的功夫片、仙俠片,這樣的純開掛模式,哪能讓新人們甘心沉澱,一招一式練出真功夫。

功夫片,真的後繼無人了?

我相信,作為能撬開世界的先驅片,它決不會就這樣無疾而終,影迷不同意,功夫片的電影人們也決不會同意,而功夫片,能如何不斷檔?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創新,用內容創新疊加技術創新,用故事吸引人、用武術精神振奮人、用炫酷畫面震撼人。

沒有一個人可以成為英雄,那便大家都是英雄;只要還沒忘記骨子裡的血性,那便永久有功夫片的需求。


功夫片,注重的不能僅僅只是功夫

故事是皮,武術是骨,沒有好的故事,再好的武術也只能淺薄。

像《葉問》系列,如果它不決定《葉問4》是終結篇,繼續拍《葉問5》,我相信,情懷遲早會被賣光,單調的故事也不能再吸引新一批的影迷。

而技術創新,除了武術的創新,還有元素增添的創新,例如徐克導演拍攝《蜀山》的時候就引進了《星球大戰》的特技專家和火藥爆炸技術。

這一些全新的演繹,是對功夫的升華和再度創新,是對功夫片拓寬其寬度的一大之舉,引入新的商業元素並非是對功夫片的破壞,相反,它們是對功夫片的一種保護。

那麼,華語功夫片熱潮還能維持多久?被譽為「功夫第一武指」的袁和平曾這樣說道:很久!

作為華語功夫片資深影迷的我,也非常希望在下一個10年,依然有一位中國英雄,喊出「我要一個打十個。」的豪言。

編輯|小渝

95後新媒體作者,帶你洞察人性,感受世間溫度。此文為《有思小青年》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