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故事講解——有聲明信片,等你來撩

中國歷史密碼 發佈 2020-01-13T08:24:01+00:00

精選陝西歷史博物館十八國寶,對文物進行圖片展示、文物介紹、語音講解、電子內容詳解。為你講清文物的前生今世…… 購買請淘寶搜索「陝西歷史博物館明信片」

鎏金鐵芯銅龍 銅龍出土時為一對,其中一件完整,另一件殘損十分嚴重,長期深鎖庫房。 銅龍並非銅質,實際上是由鐵芯銅壁鑄造而成,表面鎏金。看上去金光閃閃好似金龍。 銅龍身體細長,龍頭和龍爪刻劃細緻入微,龍身塑造流暢簡潔,極富動感,體現出唐代龍的生動美與氣勢美,堪稱精品。

鎏金銀竹節銅熏爐 熏爐為青銅質地,由爐體、長柄、底座分鑄鉚合而成,通體鎏金,局部鎏銀,精雕細鏤。 從爐蓋外側銘文可知,此爐是西漢皇家未央宮的生活用器。從同時出土的「陽信家」刻銘的銅器史料記載,可知這件熏爐原在未央宮,建元五年(前136年),漢武帝將其賞賜給姐姐陽信長公主及其丈夫大將軍衛青。這件熏爐造型奇妙,真實地反映了我國兩千年前傑出的金屬製造工藝水平。

皇后玉璽 國寶級文物。玉璽印面為正方形,上雕一隻形象兇猛、作匍匐狀的螭(chī)虎做紐。璽台四側面呈平齊的長方形,並琢出長方形陰線框,框內雕琢出4個互相顛倒並勾連的捲雲紋。 璽面陰刻篆書「皇后之璽」四個字,書體嚴謹流暢,筆畫粗細均勻,刀法自然嫻熟。可見當時的篆刻藝術已達到了高超的水平。

鴛鴦蓮瓣紋金碗 出土時共兩件,是目前所知唐代金銀器中最富麗堂皇、紋飾最精美的器物之一,是西方金銀器工藝與東方審美結合的佳作。 也是為數不多的非唯一的、而且兩件都是國寶級文物的文物珍寶。

杜虎符 這件杜虎符僅發現左半符,虎作行走狀,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頸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錯金銘文9行共40字。據考,銘文中杜是秦國的杜縣,位於今西安長安區。 杜虎符為國家一級文物。是古代用於軍隊傳達命令的工具。

金怪獸 怪獸為鷹嘴獸身,大耳環眼,頭生雙角,每角分四叉,叉端各浮雕有立耳環眼鷹嘴怪獸。怪獸彎頸低頭作角牴狀。尾捲成環形,亦作怪獸頭像。形象怪異,無法認定為何物,故名「怪獸」。 怪獸出土於神木縣,因為古代這一帶一直有匈奴在活動,所以被認定是匈奴使用的器物。

青釉提梁倒灌壺 為五代時期耀州窯所產的精品,屬國寶級文物。 由於該壺無口無蓋,只在壺底中央有一梅花形注口,使用時須將壺倒置,酒由壺底梅花孔注入壺腹,故名「倒灌壺」,也叫倒流壺、倒裝壺。

五祀衛鼎 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為國寶級文物。 鼎造型雖紋飾簡潔,造型簡單,但腹內銘文具有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被譽為「青銅史書」。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皮囊壺 銀壺上銜杯匐拜的舞馬形象為唐玄宗舞馬祝壽的真實寫照。 唐代的馬不僅廣泛的應用於戰爭、交通、運輸、驛傳,還大量用於宮廷貴族的社交和娛樂活動中,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唐玄宗時期的舞馬。 據《明皇雜錄》記載:唐玄宗時,宮中養了好幾百匹舞馬。玄宗經常觀看並親自訓練。用來表演各種舞蹈節目。據說這種演出往往規模很大,一次一百匹馬共同表演,動作整齊劃一,場面十分壯觀熱烈。

多友鼎 鼎身呈半球形體,腹較深,圓底,有三個蹄足。鼎身紋飾簡單,僅腹部裝飾兩道凸弦紋。腹內底出土時附有厚達0.2厘米的墨灰。 雖然長相普通,但卻是是西周晚期圓鼎鑄造的代表作。

鎏金銅蠶 為國家一級文物,是長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明證。也是迄今國內發現的唯一一件銅蠶。 銅蠶為仰頭或吐絲狀。蠶體飽滿,製作精緻,造型逼真。 「鎏金銅蠶」可謂絲綢之路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紐帶作用的標誌,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養蠶繅絲技術和絲織品貿易在漢代中西貿易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鑲金獸首瑪瑙杯(也叫獸首牛角杯),是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的窖藏唐代文物中的最珍貴的一件。 現為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海內外孤品,國家首批被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

獨孤信煤精組印 印章是由煤精刻制而成,共有 26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組成八棱多面體,其中14個正方形印面上刻著規範的楷書印文。印文內容由公文用印、上書用印和書簡用印三大類組成,書法雅健勁拔,含有深厚的魏碑意味,是中國古代唯一一枚楷書印。 獨孤印的材料與形狀特別,集多面印文於一體的印章在中國璽印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而他的主人也更為特別,集個性於一身的獨孤信煤精印堪稱「稀世國寶」。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表現了一個以駝代步、歌唱而來的巡迴樂團的形象。是典型的盛唐時期的作品。 駱駝站立在長方形底板上,體態雄健,昂首張口。駝背上搭一圓墊,墊上架一平台,平台上鋪菱形方格長毯,色彩斑斕,長毯周圍垂綠色流蘇,上有8個樂舞俑。 舞樂者均穿著漢族衣冠,使用的卻大都是從西域傳入的樂器,表現的是流行於開元、天寶時期的「胡部新聲」,即胡漢文化融合後的新舞樂。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香囊為銀制鏤空圓球形,上下球體之間,以活軸、鉤鏈相勾合。下部球體內又設兩層雙軸相連的同心圓環和一個香盂。外壁、機環、金盂以銀質鉚釘鉚接,可自由轉動。由於機環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總能保持重心向下,裡面的香料不致灑落。 唐玄宗刺死楊貴妃後,十分思念,密令高力士挖墳改葬。高力士回報:「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肌膚已壞,但香囊卻好好的,也許千年前,楊玉環帶的就是這種香囊也未可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