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個腦起搏器,大伯去逛西湖了

錢江晚報 發佈 2020-01-14T09:02:22+00:00

一家三兄弟都患帕金森裝個腦起搏器,大伯去逛西湖了本報張冰清本報通訊員 童小仙 朱俊俊 羅巍教授給張大伯調節參數去年,錢江晚報報導了「一家三兄弟都患帕金森」的故事。

一家三兄弟都患帕金森

裝個腦起搏器,大伯去逛西湖了

本報張冰清 本報通訊員 童小仙 朱俊俊

羅巍教授給張大伯調節參數

去年,錢江晚報報導了「一家三兄弟都患帕金森」的故事。來自桐廬的三兄弟先後被確診為帕金森病,這是因為他們均攜帶兩個致病突變:PARK2基因,它是帕金森病常見的致病基因之一。

多年以來,三兄弟一直飽受疾病的折磨,二哥張大伯更是在輪椅上度過了十年之久。但最近,他終於擺脫了輪椅的束縛,能像正常人一樣站立、行走了。

這全靠醫生在他腦袋裡植入的一個「腦起搏器」,減輕了他的運動異常症狀。據了解,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是帕金森病治療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技術,是部分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可以考慮的治療手段。

1月13日,錢報記者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見到了前來複查的張大伯。上次見面時,他全程坐在輪椅上,沒有家人的攙扶根本無法站立。但這次,他已經能自如地走動了。

張大伯今年63歲,早在40歲出頭就患上了帕金森,已經有二十多年的病史。隨著疾病的惡化,他的四肢從抖動到無力,最後只能坐在輪椅上度日,「我坐輪椅快十年了,坐壞過三個輪椅。」

因為行動不便,他已經十幾年沒來過西湖。上周末,他專門去西湖轉了轉,整整逛了大半天,好像要把這些年落下的美景都補回來似的。

浙大二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羅巍教授說,張大伯患病多年,分級已經達到了中重度,藥物的效果越來越差。經過一系列的評估,羅巍醫生團隊認為他適合做腦深部電刺激手術(DBS),也就是用微創的方式在腦袋裡安裝一個「腦起搏器」。

羅巍醫生解釋說,DBS是在大腦的特定核團中植入電極,通過電極發出高頻電刺激,阻斷異常的神經電活動,從而減輕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羅巍醫生說,一般開機後還需要3~5個月調試,所以這段時間張大伯經常來醫院複查。

在神經內科的走廊上,錢報記者又見到另一個DBS術後的患者。臨安的徐大伯今年60周歲,他2011年被診斷出帕金森病,一直服藥控制。病情加重後,藥物的效果越來越差,一天吃5次都沒什麼用,還出現了副作用,最後在醫生建議下接受了手術。

手術的效果出奇得好,徐大伯術後就沒再吃藥,還扛著鋤頭上山挖竹筍了。但羅巍醫生說,手術可以讓大部分患者減少藥量,只有極少數患者在一段時間內甚至可以停用藥物。

「我們目前就有三名患者暫時沒有用藥,但我相信以後他們遲早會再需要用藥物的。術後減藥並不是DBS手術的主要目的,改善疾病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才是帕金森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療目標。」羅巍醫生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