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的商業化,需要怎樣的新材料、新終端和新的解決方案?| CES 2020

鈦媒體app 發佈 2020-01-13T09:17:43+00:00

在鈦媒體於CES2020 現場舉辦的 Talk to China Stage 對話中國論壇上,我們同樣發起了關於「萬物互聯時代商業邏輯」這一話題的討論。

CES 2020:萬物互聯時代的商業邏輯

【鈦媒體作為 CES2020 全球官方合作媒體,舉辦了首個中國媒體舞台及展區 Talk to China Stage;訂閱「鈦媒體直擊2020 CES 」專題報導,查看更多現場報導。】

萬物互聯的趨勢和為產業帶來的新商業模式,是 CES2020 上的重要議題之一。在鈦媒體於 CES2020 現場舉辦的 Talk to China Stage 對話中國論壇上,我們同樣發起了關於「萬物互聯時代商業邏輯」這一話題的討論。

在本場對話中,鈦媒體邀請到了物聯網領域內兩家不同方向的企業科思創和小牛電動。前者是高科技聚合物材料供應商,旨在提供創新、可持續的材料解決方案;後者是是智能城市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更便捷環保的智能城市出行工具。

小牛電動的執行長李彥在對話中提出,「萬物智能」比「萬物互聯」更準確,萬物智能是當今時代的重要特徵。「對於小牛電動來說,需要攻克的關鍵點在於從道路資源、能源資源出發,如何為城市通勤者提供一種理想的出行設備。」

小牛電動不僅致力於優秀出行產品的研發,更希望能扮演行業賦能者的角色。據李彥介紹,截至目前,小牛電動正為美國約14家共享大廠提供支持服務,其中包括Rebel(全球最大的摩托車共享公司),小牛電動為它提供硬體、後端軟體以及車隊管理軟體的支持服務。

科思創聚碳酸酯業務部全球電子電氣及家電市場營銷副總裁 Andreas Brandt 作為另一位對話嘉賓,對上游企業如何更好地參與物聯網、5G技術的新機會等發表了看法。

Andreas Brandt 認為,5G的問世對各種材料提出了新要求,這意味著企業需要重新考慮使用5G連接的設備如何設計,科思創研究的重點主題之一就是「如何設計具有良好信號透射率材料解決方案」。此外,從2020年科技行業發展來看,Andreas Brandt最關心5G技術的相關議題,包括5G的發展速度會有多快、電信公司能否迅速建立起配套基礎設施以及穩定性如何把控等。

他認為,未來建立一個完整的閉環系統將是眾多企業的未來導向,即從使用可再生材料或生物材料,到實現材料回收的閉環。

談及2020年及未來,李彥最關心的話題則在於自動駕駛,「尤其是自動駕駛應用的成本問題」。由於成本問題居高不下,他更關注一些真正實用的商業化自動駕駛系統,通過改造能夠適用開放性出行環境。

以下為圓桌論壇「萬物互聯時代的商業邏輯」的嘉賓對話實錄,經鈦媒體編輯發布:

Andreas Brandt:我是科思創全球電子電氣及家電營銷業務負責人,在上海生活四年了,加入科思創公司主要負責聚碳酸酯業務,目前已有十餘年。科思創主要提供材料解決方案,今天我們來參加一個向全球介紹全新電子產品的前沿展覽,希望了解最新的趨勢,並與主要原始設備製造商展開對話。

李彥:我是小牛電動公司的執行長,小牛電動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電動踏板車公司,公司於2014年在中國成立,目前我們已在全球35個國家銷售踏板車,用戶總數已接近100萬,行駛總里程超過40億公里,並於去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如何應對尚未解決的行業痛點?

鈦媒體: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能,我想請問兩位嘉賓,您認為目前有哪些尚未解決的行業痛點?對於此,貴公司將採取哪些措施?

李彥: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能,我認為後者是非常貼切的說法。小牛電動專注於如何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我們看到的痛點是城市變得越來越擁擠,我剛剛了解到,在美國,一年中大約有七天都在堵車,不論是汽油車還是電動汽車,都會導致城市交通堵塞。最重要的是,當大家審視人們在城市中的出行方式時,會發現人們都是單獨通勤,而不是成對出行,並且人們的出行距離一般很短,最多十英里,出行模式比較隨機,而不是從一個指定位置到另一個指定位置。所以對個體出行而言,汽車顯然不是最佳選擇。

的確,汽車可以將人們送達目的地,但對很多人而言,必須步行到公交車站,因為它提供的不是「門到門」服務,所以,我們正努力為城市通勤者創造最佳選擇,小牛電動從智能電動踏板車開始,到剛剛在CES上發布的首款自動駕駛三輪車, 小牛電動始終朝著互通互聯的智能城市出行方向出發,這也將是城市交通的最終解決方案。

基本上來說,我們扮演的是賦能者的角色。目前,我們正為美國約十四家共享大廠提供支持服務,其中包括Rebel,全球最大的摩托車共享公司,它在布魯克林、邁阿密、芝加哥、邁阿密、奧斯丁和華盛頓特區都有業務,我們為它提供硬體、後端軟體以及車隊管理軟體的支持服務。

Andreas Brandt:我認為,大家在新時代看到的首先是5G的問世,這也意味著對各種材料提出了新要求。比方說,如果金屬將不再是未來的理想外殼材料,那麼科思創就必須重新考慮如何設計那些要通過5G連接的設備。因此,這也是我們專門研究的主題——如何設計具有良好信號透射率的材料解決方案。

其二,現在大家看到技術應用的領域都需要很多傳感器,這也意味著需要非常堅固、高質量、結實的材料來滿足電子產品的各種需要。其三,當大家想到5G把很多小匣子放到基礎設施中,會非常難看,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每個城市各處躺著上千隻小塑料盒,我想人們對此不會滿意。所以,我們也在考慮如何以最佳的美學方式實現這一點,也就是如何用聚合材料設計設備,使其更令人賞心悅目。

鈦媒體:非常有趣,Andreas Brandt剛剛提到了5G。從他對5G的描述來看,在這個全面物聯網時代,似乎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從中分一杯羹。不過,老實說,聚碳酸酯確實能讓人立刻聯想到物聯網。所以,也許您可以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科思創是如何參與物聯網發展?

Andreas Brandt:對我們而言,它極大地擴大了我們的目標客戶群和事業夥伴群。因為正如我所說,大家將會有更多問題需要考慮。例如,大家展望未來城市時,會比較關注停車傳感器;而如果我們討論未來的智能出行,那就意味著還需要很多不同的終端和傳感器,我們必須考慮,不同的應用場景會產生哪些具體的需求。

我給大家舉了農業的例子,未來的物流會是什麼樣子?一定會出現新的設備和終端。對於科思創而言,每種新設備都意味著它對材料在穩定性、信號傳輸、可靠性以及熱管理等方面有要求。所以,我們將面臨很多要求,如果無法滿足這些要求,設備就無法工作。以踏板車為例,大家可以有一輛非常棒的踏板車,如果不把底盤設計好,最後維護起來就會比較昂貴,但如果有部件出故障,就沒法使用了。這其實就是有關所有那些算法、你使用的所有聰明軟體的材料科學。

鈦媒體:好的,您剛剛提到了應用,這非常重要。無論多麼先進的技術,如果沒有實際使用案例或者實際應用,就沒有任何意義。那麼,您認為對科思創而言,物聯網方面最振奮人心的應用是什麼?

Andreas Brandt:這包括好幾個方面。一個肯定是農業,因為我們目前看到農業自動化水平仍然很低,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到處都有很好的實際應用案例,高自動化水平確實有助於提高生產率,但這對我們來說只是個開始。

同樣,在城市中,城市的設計仍然非常老舊,所以當大家考慮人們如何才能更高效地從甲地到乙地,就需要考慮如何使用不同的設備、應用和技術了。技術確實能夠發揮關鍵作用。

對我們來說,第三方面就是物流了,這方面很有意思。首先,無論是大型倉庫運營商還是像亞馬遜這樣的大公司,都可以在其內部倉庫使用物流機器人,其次,將「最後一英里」和自動駕駛汽車聯繫起來對我們來說也很有趣。以上就是我們目前關注的三個關鍵領域。

鈦媒體:您剛剛提到了自動駕駛汽車,您認為將來聚碳酸酯或許會取代金屬成為汽車的生產材料嗎?

Andreas Brandt:聚合材料將在5G時代發揮重要作用。由於金屬對信號的屏蔽過多,因此大家需要其他更好傳輸信號的材料,我的意思是,如果考慮到自動化,就需要採用其他新技術。例如,我們談到了雷射雷達,如何設計材料使信號得以更好地傳輸這一問題,其中應用了材料學,因為這對於自動駕駛汽車來說非常關鍵,它們必須智能地感知周圍環境,然後智能技術才能引導車輛行駛。

我想從客戶角度入手。然後問自己,都有哪些實際應用案例,您剛剛提過這一話題。那麼,大家將在哪些新領域發現新技術,這又有何意義?我的意思是我沒有接觸過智能家居,因為智能家居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了,但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機會,因為一直以來這方面的技術並不多。如果大家現在思考一下自己家目前以及將來自動化程度會有多高,就能發現很多機會。所以,我將從這方面入手,我將從市場角度,消費者角度出發,思考我們可以將技術應用到哪些有趣的潛在案例中,而不是反過來,強行將技術加諸我們的生活,認為它能夠解決所有問題。

城市化給私家交通工具帶來哪些機遇?

鈦媒體:這個想法非常好,至少客戶會願意接受。好的,謝謝。接下來回到小牛電動執行長李彥先生。剛剛您提到了關於城市化和人口的問題,您預測2050年前,全球將近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中。您提到了交通堵塞問題,儘管人們來自城市,但沒有人喜歡交通堵塞。所以,在您看來,城市化給環保型私家交通工具帶來了哪些機遇?

李彥: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好,實際上,城市化是城市交通問題的根本原因,因為我們道路資源中的基礎設施不能滿足這種城市化趨勢的要求,我剛剛提到了幾個例子,美國人有整整七天都堵在路上。

而且,如果大家觀察一下公共運輸,會發現大多數都非常擁擠。像北京或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我們有北京地鐵的數據,在尖峰時段,地鐵中一平方米的空間大約需要容納六人。一平方約等於十一平方英尺,約有六個人擠在這個空間,實際上這是非常擁擠的。所以,我們研究的是城市交通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從兩輪踏板車開始的,現在我們準備推出自動駕駛三輪車,顯然,將來還會有新的發展。我相信將來會有更多不同的外形規格、不同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交通工具的改變。針對城市交通問題,可能會有一種共享解決方案,也可能會有一種網絡解決方案。實際上,物聯網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是指在萬物互聯方面,而是在萬物智能方面。車輛需要實現智能化,有了這些傳感器,我認為它們才能最高效地利用能源和資源。

鈦媒體:非常好。小牛電動,也被稱為「兩輪特斯拉」,作為公司執行長,對此,您作何回應?您是否喜歡這一說法?原因為何?

李彥:特斯拉的股價這麼高,我當然應該喜歡這一說法,為什麼不呢?要知道特斯拉的股價幾乎翻了一番。不過,其實我並不喜歡這一說法。因為我們做電動車起家,核心是我們的電池,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一家兩輪車公司,當然現在也在做三輪車業務。我們的電池組實際上非常輕巧,便於攜帶,典型的電池組是一到兩千瓦時的電池,大約五到十公斤重,基本上相當於十到二十磅,由於它十分便攜,用戶可以在家裡充電。

實際上,我們公司之所以被稱為「兩輪特斯拉」是因為我們是全球首家採用鋰離子電池生產智能兩輪電動車的公司,此外還因為我們選擇了與特斯拉相似的技術道路,我們採購了18650電池,設計了電池管理系統和電池組。在整個電動車領域,其中一條發展道路就是購買18650電池,向特斯拉那樣自主組裝。我認為我們應該感謝特斯拉推動了汽車行業從汽油車向電動車方向發展,而這又促進了整個鋰離子電池業的發展。過去幾年,鋰離子電池的成本下降了約百分之十五,每年百分之十五。

因此,與汽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和電動兩輪車價格更加親民,並且有助於促進工業的發展,顯然現在我們也貢獻於這一進程。

鈦媒體:除了環保出行,您剛剛還提到城市目前面臨的交通問題,以及各種環保型私人交通工具。我們上一場座談會討論了很多自動駕駛方面的問題。小牛電動似乎專注於發展電動踏板車,背後的考量是什麼?因為除此之外,還是可以發展其他私人交通工具的。

李彥:確實,從概念上講,我們也看到了用於私人運輸的無人飛機。但是,要實現商業化或者對其進行改造,實際上需要首先實現3D交通管理,我認為這在短時間內仍然十分困難。

事實上,過去幾百年里,大多數交通工具都是靠輪子行駛的,不管是一個、兩個、三個還是四個輪子,因為它們都還需要在陸地上行駛。所以說,我們並沒有給自己設限說我們只專注發展兩輪車,因為我們剛剛還發布了一款三輪車。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種外形或者說規格----這個就很有意思了----我們在尋找一種足夠小的規格,它足夠小,用戶可以在使用時足夠靈活,哪怕在歐洲城市狹窄的街道上也能非常自在,而且停放非常方便,一條街道可以停放很多。但同時,它還需要讓駕車人以及乘客都感到十分舒適,這就是我們正在研究的外形規格。它必須足夠輕,所以我們可能還會討論某些材料,比如聚碳酸酯,因為對我們而言,車輛的重量至關重要。

我們對外稱我們的效率是電動汽車的十倍,那是因為電動汽車重約1噸,有1~2噸重,而小牛生產的電動車重量不到100公斤,大約70公斤——顯然,我們的能效比電動汽車高十倍,因為我們的重量比它輕太多了,但兩者提供的衝擊力和功能是相同的。所以,小牛一直在研究採用哪種材料可以使車輛更安全、輕便,我們目前正在密切關係的一些材料科學將給我們提供很大幫助。

鈦媒體:小牛電動將來會推出自動駕駛電動踏板車嗎?

李彥:這要看情況,如果大家把踏板車延伸開來看,三輪車也屬於踏板車,按照定義,三輪車屬於摩托車,所以它不屬於汽車。我認為電動踏板車要實現自動駕駛非常困難,兩輪車不難實現,但實現自動駕駛卻不現實,因為兩輪車要實現自動駕駛需要解決自身平衡問題。從技術上講,讓兩輪車保持自身平衡,也不難實現,大家應該已經看過YouTube上的相關視頻了,其中不僅僅是能效問題。平衡兩輪車需要耗費大量能源。為何汽車不需要這樣?汽車有四個輪子,它們本質上就是平衡的,同理,三輪車本質上也是平衡的。一旦車輛自身能夠保持平衡,其自動駕駛也就容易實現了。剛才討論的自動駕駛汽車幾乎達到L4、L5級別了。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公司從事這方面研究。所以,我認為在非常遙遠的將來或許能夠實現。

下一個十年,最期待的趨勢是什麼?

鈦媒體:2020年在萬物互聯以及萬物智能領域開啟了一個新的十年,你們在你們的專業領域擁有自己的專業技術,對於2020年,您個人最大的疑問是什麼?您個人最期待的趨勢是什麼?

Andreas Brandt:我最大的疑問仍然是關於5G,5G的發展速度會有多快、電信公司能否迅速建立起配套基礎設施以及穩定性如何把控等。

我最期待的趨勢,我想它應該是我內心真正認同,同時也有利於公司持續發展的趨勢。從與美國的電子公司接觸可以發現,環保型材料的發展趨勢不斷上升,這對我們材料供應商來說非常重要,我們提供材料解決方案、塑料,處理這些器件責任重大,因為它們的壽命非常短,在電子產品中尤其如此。當設備問世時如何處理,首先,我們認真考慮過如何使用更多再生材料,從生產之初就使用再生材料,但現在我認為今後幾年面臨的問題還包括如何建立更多閉環系統。我了解到越來越多的電子公司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不僅從一開始就使用再生材料或生物材料,而且還考慮如何將部件進行回收,如何用自己的材料實現閉環。我認為這將是今後幾年的發展趨勢。

鈦媒體:謝謝。請問李彥,對於2020年,您個人最大的疑問是什麼?您個人最期待的趨勢是什麼?

李彥:我認為還是5G這個話題,我在思考一些其他的東西,還是與5G相關,大家知道我們是一家生產車輛的公司,我認為自動駕駛是我們目前最關注的問題。

不過,我並不是關注其能否實現,實際上我們關心的是成本問題。我認為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完備了,但大家知道,目前某些雷射雷達價格高達1000美元一台,我們不可能給踏板車安裝雷射雷達,因為踏板車本身的成本只有2000美元。也就是說,自動駕駛這一功能比車輛自身價格還要高,所以短期內無法實現。我們更關注一些實用的商業化自動駕駛系統,通過改造,能夠適用開放性出行環境,這也是我們的一個關注點。我們希望成本能夠繼續下降,傳感器和雷達的價格都已經出現下降趨勢,我們希望它們能繼續保持這一趨勢。

我個人最期待的趨勢與可持續性有關,但仍然是車輛方面的,實際上就是從汽油車到電動車的轉變,我認為四輪車適用的技術,也適用於兩輪車。我們知道從汽油車到電動車是一大發展趨勢,但這尚未達到臨界點,我認為這還需要有人來推一把。

(本文首發鈦媒體,整理/桑明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