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蓋錄》新書首發!看看兩位書法大家的對話

浙江新聞 發佈 2020-01-13T09:54:30+00:00

近日,由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主辦、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承辦的《傾蓋錄——劉一聞鮑賢倫書學對話》新書首發暨「面向未來的書法創作」學術對話,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行。

近日,由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主辦、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承辦的《傾蓋錄——劉一聞鮑賢倫書學對話》(下稱《傾蓋錄》)新書首發暨「面向未來的書法創作」學術對話,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行。

該書是當下全國書壇具有實力和影響力的兩位書法家系列主題對話的結集。作者劉一聞、鮑賢倫先生在2014—2018年的五年間,連續五次在杭州、上海、秦皇島、長沙和濟南等地,聯袂舉辦專題書法展覽及相配套的主題學術對話。

此次《傾蓋錄》的結集出版,是上述五次學術對話內容精華的首次獨立出版,也是當代中國書壇首部專題連續學術對話錄的出版。它代表了當下書法界創作思想與審美鑑賞的最新成果,對於啟發與引導人們加深對書法傳統理解、把握書體書風流變規律、思考傳統書法如何開拓創新及與時代社會生活、文化發展趨勢相適應、相融合,都具有積極意義。

真知灼見:

一部書法創作實踐經驗的凝結

《傾蓋錄》是二位先生豐富的書法創作實踐經驗的凝結。劉一聞、鮑賢倫二位先生在書法篆刻學習與探索的道路上走過了半個世紀,具有豐富的體驗與感悟。對話中,他們緊密結合自己的創作經歷,列舉各自經歷中的成敗得失,談體驗、談感悟、談創穫,也談困惑與遺憾。他們把書法藝術探索的艱辛、曲折、趣味、快樂,用切實的事例、練達的見地、輕鬆的語言娓娓道來,把人們引入奇妙生動的書法境地。

劉一聞和鮑賢倫身上具有藝術家的共性,他們都是著名的書法家,皆少年成名,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便聞名書壇,又都師出名門,技法過硬,能將個人藝術探索與時代文脈發展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藝術思想體系,從而產生了許多的思想共鳴。而《傾蓋錄》也正折射出二位書法家藝術追求執著沉穩的定力與純正的審美趣味。

對話中,他們以親歷者、當事人的身份,向讀者還原了許多歷史細節。而他們的書法歷程,從斯文掃地年代起步,經過改革開放,直至今日進入民族文化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在這個歷史背景之下,當代書法走過的歷程風起雲湧,廣大書法家也經受了潮流激盪、俯仰起落。劉、鮑二先生在這個過程中經受了淘洗,得到了歷練,走到今天,成為當代書壇中堅翹楚。

吐故納新:

一場「面向未來的書法創作」的學術對話

隨著首發式序幕的揭開,本次活動的核心內容也呈現出來,本書的兩位作者劉一聞和鮑賢倫先生,就「面向未來的書法創作」這一主題展開了學術對話。對話由著名書法家陳中浙擔任學術嘉賓並主持。

兩位書法家從自己的從藝經歷談起,回憶起了自己藝術之路的甘與辛,並能從個人經驗中得出有饗於後來者的關於書法學習和創作的豐富內容。在對談中,兩位老師分享了對於海派書法的看法,並以此為起點,探討了書法發展的舊學養和新篇章,從而將書法的歷史和當代接續起來。接著,二人又繼續談到了中國歷史發展中「文」與「書」從合到離的過程、書體演變到書風變化的過程、新派書法和傳統書法的區別等重要問題。兩位老師語言幽默,思想的火花不時閃現,現場也浮現陣陣會心的笑容。

對話結尾,陳中浙老師犀利發問:人工智慧是否會對未來的中國書法造成衝擊?

對於這一問題,二位老師都表示毫不擔心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書法「危機」,他們認為,傳統藝術中的書法是個性創作,是人們的一種精神需求,而這都是人工智慧所不能取代的。書法並非是簡單的技術形式,書寫的個體性會為當代書法的發展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帶來審美的新境界。

活動的最後,兩位老師和讀者們展開了親切的互動,人們共同期待著下一個五年,期待著未來的書法,期待著書法更多的可能性。

吐故納新中,二位先生以歷史與未來為坐標,更加⽴體理性地提出當下書法、書法家應有的責任、姿態與作為。

首發儀式上,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分別向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朝陽區圖書館館長、北京第九十四中學(機場分校)、清秘閣等相關機構和代表贈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