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敦煌壁畫大家都知道,但怎麼畫你知道嗎?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發佈 2020-01-13T10:32:03+00:00

敦煌是古絲綢之路咽喉之地,是世界四大文明、六種宗教、數十個民族文化的融匯之地。敦煌石粉彩繪技藝作為古老的畫種,由敦煌地區歷代民間畫匠在漢民族和西域各民族繪畫技藝的基礎上融合發展,採用礦物質顏料,形成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繪畫藝術,因礦物質顏料俗稱石粉、石色、土粉,故稱為石粉彩繪技藝。


敦煌是古絲綢之路咽喉之地,是世界四大文明、六種宗教、數十個民族文化的融匯之地。敦煌石粉彩繪技藝作為古老的畫種,由敦煌地區歷代民間畫匠在漢民族和西域各民族繪畫技藝的基礎上融合發展,採用礦物質顏料,形成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繪畫藝術,因礦物質顏料俗稱石粉、石色、土粉,故稱為石粉彩繪技藝。

隨著佛教東傳和敦煌大規模的石窟開鑿、寺院修建,歷代往來於絲綢之路上的石粉彩繪畫匠,勞作於石窟寺院之間,用精巧的畫筆勾勒出不朽的佛國萬象。據敦煌文獻記載,從西晉的「仙岩寺」到元代的「雷音寺」,敦煌有58座寺院,有「靈圖觀」等道觀8座,有「倉慈廟」等祠廟18座。清代、民國,在城鄉修建寺、廟、宮、觀、祠等多達140餘座,建築壁畫數量達28000平方米,展現出不朽的藝術魅力。歷代敦煌民間畫師經長期大量的繪畫實踐和積累,形成了系統完備的敦煌民間石粉彩繪技藝,並吸收融匯了印度、西域等地的繪畫形式與技法而自成體系。

敦煌石粉彩繪早在漢晉之時就遍布敦煌及周邊地區,隨著莫高窟的營造與敦煌周邊寺院、洞窟、道觀、宗祠、牌樓、亭廊、門樓的建築和壁畫繪製而廣泛傳於民間,除此之外,還大量用於百姓的莊院、生活用具裝飾和繪製,以及民間棺木和墓室壁畫的繪製。

敦煌石粉彩繪技藝特徵明顯、自成體系,主要體現在匠人精湛的繪製技藝和繪畫顏料上。敦煌石粉彩繪繪畫材料主要取三危山天然礦物質顏料,使得作品色彩穩定、千年不變色。其中壁畫技藝流程包括:製作牆畫——將摻入細碎麥稈的泥巴抹到開鑿好的石壁上,然後在上麵粉刷一層紅沙泥,形成光滑平整的牆壁面。勾畫輪廓——用紅粉或墨線彈出畫面的大體位置,再分割成若干小平面,然後在各小平面內確定所繪內容,再起稿勾畫出輪廓形象。塗刷底色——用有一定覆蓋面的顏色刷底,使整個壁畫有一個統一的基調,其形象輪廓隱約可見。敷彩上色——根據底稿內容,細緻的將各種石粉顏色描繪到相應的位置上。勾定型線——上完色彩後,用墨線或赭(zhě)色線精心勾勒出人物五官、手足、衣飾等細部,使形象更加清晰完整。瀝粉堆金——用皮囊裝入稀石膏,擠壓條狀,繪成圖案線條,待干後,貼上金箔或描上金粉,使畫流金溢彩。提神點睛——在人物的眼、鼻等處勾描「高光」,做到形象鮮明、生動傳神的藝術效果。

從公元366年開始,民間畫匠們在石窟建築中繪製石粉彩繪壁畫,經歷了十六個朝代的傳承發展,近1600多年的歷史。莫高窟終止營造以後,石粉彩繪除了莫高窟壁畫修復和臨摹之外,主要依託民間傳承發展。可考的清末主要傳承人有:易昌恕、魏生昌、梁全孝等人,主要繪製城鄉廟宇壁畫、建築廊亭、民間家具、壽木;目前活躍的第三代傳承人張全忠、王亞玲、高山、牛玉生、張平、王啟江等人主要從事敦煌石粉彩繪技藝傳承;另有一批年輕傳承人師承完整,不斷實踐,致力於保護和傳承敦煌石粉彩繪技藝。

敦煌及周邊石窟、建築、墓室、寺廟、宮觀等留存於世的石粉彩繪壁畫藝術價值彌足珍貴,內容豐富、保存完整,為研究中國古代西北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交通、民族關係和中外友好往來等提供了非常具體的形象資料。

敦煌石粉彩繪技藝從古至今,一直延續傳承。隨著敦煌石粉彩繪技法的成熟及敦煌文化熱,民間畫師和傳承人又迎來了延續傳承的春天。伴隨著傳統文化的盛行,古建築的修復與建造,尤其在敦煌這樣的漢唐古都,國際化視野的拓展,更為傳統的敦煌石粉彩繪技藝的發展開拓了更廣闊的天地。下一步,將通過與高校美術學院的合作、敦煌畫派的打造、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藝術交流、建立傳習基地等傳承方式,進一步培養青年傳承人,使這一古老的技藝源遠流長。

(來源:隴上非遺 如有侵權 請聯繫我們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