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招人恨?後期自身特無能,歷史教材也推波助瀾

歷史學習之窗 發佈 2020-01-12T11:06:01+00:00

不過,「滿清」招人恨確是事實,不管你現在的歷史知識更新得有多快,80後一代人,的的確確在教科書的帶領下,給清朝貼上「滿清」的標籤,讀到近代史那一段,會咬牙切齒。

確切地說,清朝本身不招人恨,但由於「滿清」的存在,特招人恨。

你不會恨小燕子吧?你不會恨康雍乾三帝吧?你可能恨的是「滿清」貴族在清朝垮台前丟盡了臉,你可能恨的是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十大酷刑,你可能覺得,要不是「韃子」入主中原,要是明朝漢人政權能夠延續,我大中華會在近代受如此大的恥辱?

腦洞開得夠大、夠遠,幾百年的邏輯因果如果能在這麼幾句話中說清楚,那就圖森破了。

不過,「滿清」招人恨確是事實,不管你現在的歷史知識更新得有多快,80後一代人,的的確確在教科書的帶領下,給清朝貼上「滿清」的標籤,讀到近代史那一段,會咬牙切齒。

你恨過,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恨它?你還在恨它,有沒有找到不恨它的理由?

一、清朝在近代的表現確實太「失敗」了

太失敗了。哪怕對清朝抱有一絲同情的小編也不好意思提起。

閉著眼睛都能想到,1840年以來,虎門外的一聲炮響給清朝送來了英殖民主義,廣州城外,清軍將領告誡將士,長著一雙貓眼的英國士兵會被陽光亮瞎,必須選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發動攻擊。舟山島上,清軍與英軍互撕,各進一彈進入下半場,清軍被英軍打身後,屢屢進彈,忽然不知道怎麼打了,於是只過了9分鐘,戰役提前結束。這一事實,讓誇耀乾隆帝十全武功、大清軍隊滿血戰力的士大夫們默默捂臉走過……

這些細節是不是更加深了你內心的恨意,你更加認為所謂割讓香港島,賠款兩千萬的勾當,是走出帝制前的必然。

還沒完呢。

南京下關海面,南京條約簽訂現場。數落晚清,一般會從鴉片戰爭開始。

也許你還能夠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找到更多細節來填充你心中的恨意。不說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了,也不說中法戰爭大清的不敗而敗了,更讓人「切齒」的是不是那場中日甲午戰爭?不用再絮叨後果,咱們一下子能想起來,簽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島、三國干涉還遼,以及西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修建頤和園,這些都是噴子們百噴不厭的黑材料。

無論有多努力,事情「結果」卻這麼糟糕,清朝在歷史長河中的微博置頂,怕一直會是「對不起」。在挑剔的後人面前,洋務派的大人們,像什麼曾國藩、李鴻章、奕訢、張之洞,他們的所作所為,統統會被指認其動機在於維護清朝地主階級的統治,而附著其身的地主階級屬性,天然是壞的,輸了台灣島,贏了太平軍又如何。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是的,清朝在近代以來的軍事失敗、外交失敗,讓人恨之入骨。然而一個國家的失敗,絕不是一個國家的政權負全責。失敗招來的也不應該只有恨。多數人沒能也不願意去想明白這個問題,恨它的人,眼裡只有恨,哪怕點滴成功、進步,因為結果的糟糕,也可以解釋為失敗。

然而這些「失敗」究竟是誰定義的,究竟是誰把它整理出來入腦入心?你可曾意識到,你的恨意有可能是歷史與權力的捉弄?這是下一個環節要解決的問題。

二、革命黨將失敗的責任轉嫁給滿族,鼓吹種族革命,煽動的仇滿情緒延宕至今

網絡上的一種傾向就是對清朝統治者滿族(韃子)的身份的恨,身份問題似乎是清朝的天生之惡。

這種認識並不是網友的發明,而是自百年前就有。辛亥革命之前幾年,憤怒的革命黨人出於推翻清王朝的動機,一手「炒作」了滿人即滿族,清朝即滿清的觀念。

「革命必剖清人種」,總結起來,這一精心的炮製分這麼幾步:

1、鼓吹滿人與漢人是不同人種。

二十幾歲的鄒容最好這口。他的《革命軍》一書說,亞洲黃種人分為兩種,一是中國人種,包括漢族、藏族、交趾支那族,二是西伯利亞人種,包括通古斯族、蒙古族、土耳其族。滿族是通古斯族,不是漢族,更不是中國人。

這與明清之際呂留良、王夫之強調的夷夏之別,滿漢之分大不同,鄒容利用的是當時「人類學」的普遍研究成果,他用「科學」證明滿族與漢族不同。

這一說法被很多人點讚,據說汪精衛、陶成章、劉師培紛紛在革命黨機關報《民報》上怒噴,滿族滿洲非我族類,在明末就已經是敵國、甚至說東北不是我國領土之類云云。

既然種族不同,鄒容鼓吹「驅逐居住中國中之滿洲人,或殺以報仇」就更說出了一些革命黨人的心裡話,與那位「毀了我泱泱中華,可恨可惡可殺」的噴子特別像。



2、增加漢人的優越感

鄒容在《革命軍》里說,滿族有毛有角,渾身充滿遊牧羊的臭味,心如禽獸。反之漢族是文明的,聰明的,住在神州。

孫中山也跟著給滿族人和他們建立的政府取了近20種綽號。什麼「滿胡」、「滿洲靴子」、「滿奴」、「滿賊」、「異種」、「外國人」,而漢族則是「皇漢」,太平天國是繼承大明朝謀恢復的漢家人。所以由此邏輯推導出來的結果是:神州被這等人統治,漢人有什麼理由不起來反抗呢。

3、把近代的失敗歸咎於滿族

如果說把滿族歸於不同於中國人的外國人,康有為、梁啓超等保皇派還可以和革命黨人互撕三百回合的話,那麼革命黨人只要一一列舉近代以來的失敗,把失敗歸咎於滿清貴族,保皇派等人很可能會三緘其口了。

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先挖清朝統治的祖墳。把《揚州十日記》、《嘉定三屠》等在清朝禁了200多年的書重新發掘,刊印出版,數落滿人對漢人犯下的「罪」(網友的評論「當年滿清狗殺了我們多少漢人」,估計是看了這兩本書)。他大聲疾呼:「清虜執政於茲三百年矣,以愚弄漢人為治世第一義……經滿政府多方面之摧殘籠絡,致民間無一毫之反動力,以釀成今日之衰敗。沃野好山,任人割取,靈苗智種,任人踐蹈,此所以陷入悲境而無如何也。」

翻譯成大白話無非是:尼瑪清狗當了三百年皇帝,把我漢人變這麼蠢,毫無反抗力有木有。現在我神州衰敗成這樣,好山好水任人宰割,都怪你這臭韃子。

但凡稍冷靜之人,自然不能將衰敗罪過全歸於一族或是一人。小編不得不說,會革命之人,必然是會噴之人。

網上流傳的關於清朝光緒帝後宮妃子的照片,常常拿來與清宮戲對比,引起嘲笑

孫中山得出結論:「滿仇之必報,思治其本」,不推翻清廷,不打倒滿族,那麼中國就將繼續失敗。

可等清廷真正覆滅之際,革命黨人統統不認他們之前說過的話了,所謂大殺滿人、驅逐韃虜的承諾猶如shit,乖乖地搞起了五族共和,建一個純漢族國家的夢想既永不可能,就乾脆讓它永遠破滅,力主民族平等。

然並卵。革命黨人在辛亥革命之前的排滿鼓吹雖然站不住腳,它畢竟是勝利者,先前反滿的書刊繼續流布,漸至於民間為公眾接受。在一些人眼裡,清朝鴉片戰爭前兩百多年的文治武功,一併因「滿清」之滿族的身份、因近代的失敗被看輕,乃至抹殺。更可怕的是,革命黨人最初的排滿種族革命說,塑造出的漢族優越感、大漢族主義長期陰魂不散,在一百年之後仍然成為公眾看待清朝乃至其它少數民族王朝的有色眼鏡,滿清如是,蒙元亦如是。清朝異化為「滿清」,這是它招人恨的最關鍵原因,也是被恨至今最重要的歷史原因。

三、高中歷史教材以晚清的失敗證明革命有理,更惡化了清朝形象

很多80後讀高中歷史教材都會覺得,讀盛唐內心非常陶醉,一到清朝,特別是晚清就很鬧心。我們常常會說夢回大唐,如果有人說夢回大清一定是腦子被人抽了。

沒專修歷史的年輕人,他們的歷史觀多在高中養成。清朝招來的恨意,就在歷史教科書中埋下種子。下面以人教社2002年版高中歷史教材為例,梳理教材君對晚清的歷史評價。

在那個信息匱乏的年代,人教社2002年版的高中歷史教材幾乎塑造了80後一代人的近代歷史觀。

首先是對鴉片戰爭的評價:

它提前告訴你,接下來的中國將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將持續互撕,革命變得有理——很像之前孫中山等革命黨人鼓吹的革命邏輯,雖然沒有種族革命、排滿之說,但同樣認為,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糟透了,不革命不行,迫切地排除了其他可能性。

鴉片戰爭給晚清歷史開了一個不好的頭,讓讀史者頓生惡感。接下來晚清發生的一系列變故,教材幾乎無一正面評價,即便有之,也是打著為正確而光榮的革命鋪路的名義進行。

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繼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化的路上狂奔不止。後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並失敗,它這樣總結原因:

太平天國輸了,教材君揶揄農民階級的局限、戰略失誤,再下斷言他們不能領導革命成功。但「加速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有功,「反外來侵略」有功——夸太平天國的同時又踩上清朝一腳。

再看洋務運動的評價:

它破產了,拋開所有原因不談,怪就怪體制。言外之意是,改良不行,要革命。

接下來是更虐心的甲午中日戰爭。不過教材君敘述起來好克制,它高冷地說,馬關條約的簽訂導致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社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但中學生看到割讓台灣,內心可能會說,腐敗無能的滿清,快些滅亡吧。這時來了個失敗的戊戌變法。教材君評論說:康有為梁啓超等人雖然在救中國的路上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但好歹做完了一道證明題:資產階級改良走不通。

原本以為革命即將而至,然被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攔住了。教材君說,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讓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自1840年起,清朝用61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項「偉大」跨越。

多年以後,我們或許會忘記《辛丑條約》的每一個字,但下面這句話是萬萬忘不掉的: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教材君「機智」地將這句話放在辛丑條約之後,給晚清迅速招來一萬點仇恨。

接下來的節奏緊湊多了。教材君評價:慈禧搞新政——流於形式,搞立憲——維護清朝統治,練新軍——為清朝培養掘墓人,皇族內閣出台——失人心。於是辛亥革命在亂糟糟的敘述中發生,然後成功。原以為會迎來喜大普奔的局面,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總是不讓人舒心,直到國民政府打贏日本,稍微讓人鬆口氣。

總之,這套教材給人的印象是,近代中國一切亂局都由晚清造成,它的敘述看似客觀冷靜,實則帶有情緒。它試圖告訴中學生,晚清遭遇的所有失敗,都是在為「革命」鋪路,這與百年前革命者們為樹立革命合法性,而不惜有所剪裁地暴露晚清黑歷史的邏輯,如出一轍,革命史觀建構下的歷史都能帶來恨意,不同的是,革命者仇恨的是彼時彼刻,能收穫革命動力。而中學生仇恨的是三百年遠去的王朝背影,學到的是扭曲的、片面的歷史觀,內心紮下對清朝的偏見。

四、讓清朝火大的是,手下敗將明朝即便招人恨竟也與自己有關

寫到這兒,小編總結一下影響後人對清朝觀感的五個方面:

1、統治期有一個最慘痛的結尾。

2、最後幾十年與外國交戰,從來沒有贏過。

3、長期忍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質疑高壓。

4、教材對它的結尾長期差評。

5、被人頻繁深扒黑歷史。

把這些理由一一去衡量明朝,我們發現,大明王朝一個都不占。

大明王朝也有一個很難看的結尾,從萬曆末期到崇禎帝,王朝經歷了宦官專權、東林黨爭、李自成起義、殺袁崇煥、洪承疇投降等等一系列變故,最後崇禎帝自殺。但這與其他王朝的衰亡階段相比,沒有太大的辨識度。能夠體現差異並挑起人們興趣的,或許是清兵入關。一聯繫近代史的種種遭遇,人們恨當時的漢人不爭氣,更恨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於把對明朝抵禦不力的恨,有效轉化為對清兵的怒——明朝即便招人恨,也是清朝脫不了干係。也許更讓清朝火大的是,大明王朝的孤臣孽子,在南方的抵抗努力,受到晚清的革命者們大肆表彰,後人會覺得,原來明朝末期也有正能量——本已輕量的惡感即化為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