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護士救人被同行質疑不專業!我有話講

健康界 發佈 2020-01-12T11:18:26+00:00

作者:醫殤宏哥作者:宏哥近日,一則男孩心臟驟停、過路護士搶救成功的視頻在網絡中獲無數人點讚!!據了解,事情發生在雲南昆明。一男孩在路上突然倒地,沒有呼吸心臟驟停。護士楊昆娥此時正好路過,立即跪地對其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經過近2分鐘的按壓後,男孩終於恢復心跳,隨後,男孩被送醫。

作者:醫殤宏哥

作者:宏哥

近日,一則男孩心臟驟停、過路護士搶救成功的視頻在網絡中獲無數人點讚!!

據了解,事情發生在雲南昆明。一男孩在路上突然倒地,沒有呼吸心臟驟停。護士楊昆娥此時正好路過,立即跪地對其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經過近2分鐘的按壓後,男孩終於恢復心跳,隨後,男孩被送醫。經治療已無大礙。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結束,有同行質疑楊護士的施救方法並不專業,話題還上了熱搜!

在醫殤平台的該篇文章里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見,罵夜應的人有,說該護士的確不規範的也有,甚至還有人在後台留言討論這個護士的操作的人。

後台留言

操作方法按著我們目前執行的操作標準是有點問題,尤其在操作前、中打電話,(可以叫其他人幫忙打電話的)病人有了反應還在進行復甦(忽視了對病人的觀察) 不過,我說這些不是想抨擊哪個人,出現這些問題或者與醫院的培訓方法有關係… 我認為我們醫院現在對我們的培訓也有問題,比如我們培訓判斷有無呼吸,有無心跳時,嘴裡是要念「1001、1002、1003、1004、1005…」,要出聲人專注做事時,我認為不能一心二用,嘴裡念念有詞,注意力就在數數上了,有可能會出現誤判…觀察有無呼吸,應靜心去感受…醫殤哥可以自己感受哈不過,在進行心臟按壓時數數是沒錯,這是不影響操作的嘛,而且也是有必要的嘛。另外,我們醫院培訓時要全程敘述操作方法。心肺復甦實際操作中需要的是如何「做」,而我們現在培訓出的是如何通過心肺復甦考試。

首先宏哥我得說,任何時候任何人衝去出對他人進行施救的行為都應該得到嘉許,大眾、媒體甚至哪怕是單位對於這個事件持表揚甚至嘉獎,完全應該。這裡我也得對楊護士的行為給個大大的贊。

其次我得說,急診夜鷹我接觸過,他不是第一次對於網絡上流傳的救人視頻進行點評。也的確有很多人對於急救知識的不了解,做出了很多動作變形的急救視頻。

原本我也對專業人士如此質疑,是否是吹毛求疵?是否會對別人在外面的救護意願產生負面影響?心存疑慮。直到有一天醫院裡有個事情的讓我產生了一些別的看法。

我們醫院的做法

我們醫院數年前花了番心血通過了JCI,其中最讓人耳目一新的變化就是院內緊急救護系統的實施。簡單來說,就是有個覆蓋全院的廣播系統,不管是在病房裡還是在醫院裡任何地方,只要是醫院員工發現了心跳驟停患者,電話院內999系統,會全院廣播,然後依據發現的地點,就近跑出來緊急救護小組,5分鐘內到場提供高級生命支持。而第一時間發現的人員必須在999小組到場之前提供基本心肺復甦。直到今天,全院依然時不時會響起999警報演練,臨時考核普通醫務人員。

畢竟心臟驟停後,大腦血流停止,病人的意識會在6秒內喪失。如果此時供氧立即恢復,病人可在幾秒到幾分鐘內恢復意識。而大腦缺氧2分鐘,會造成局部損傷;大腦缺氧超過4分鐘,腦細胞開始永久性地喪失;而如果大腦缺血性缺氧超過10分鐘,大多數人已經無法恢復意識 。所以,心臟驟停的黃金急救時間只有4分鐘。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當年全院所有員工,全員進行了呼救流程、心肺復甦模擬人考核,心肺復甦筆試等一系列的培訓,包括了外包單位人員,保安,掃地阿姨等等。這個可是對於一家當時有1700名正式員工(不含外包單位)的醫院來說可是個大工程。

當然我也不例外,這可能也是造就了我眼高手低的原因之一。就是雖然沒給真人復甦過,但是看的多了,就知道正確步驟,自己做可能也不一定會標準到那裡去,但是知道標準的樣子是啥樣的。

了解越多,越知道標準搶救對於搶救成功率的影響

有次我到我們醫院某科室,正好遇到病房裡有人心跳驟停,病房裡發現的醫生正在做心肺復甦,我衝過去看的時候,就發現這位復甦的醫生的力度不夠,遠沒到要求的深度,而就我所知,原本一套標準的心肺復甦程序做下來也只有能提供正常心跳時心臟排出血量的25%~30%,如果深度不夠,那麼連這起碼的排出血量都不夠,更別說這種不夠標準的復甦能救回來幾個人了。

當時我站在旁邊看了1分鐘左右,腦子裡正在考慮是不是要罵有沒有吃飯的時候,在我邊上的搶救負責人已經意識到他的問題,趕緊換了個人上去繼續復甦了。

而從這件事上,包括對急救的緊急措施的了解越多上,你就會越來越知道一個標準的復甦流程與動作對於搶救成功率的影響會有多大。

心肺復甦

為什麼要對按壓深度與速度進行規定

有文章研究了按壓速度與深度的關係,當按壓速度超過119之後,在120-139之間深度不足的比例大概在50%,而到了超過140的時候,深度不足的比例將近70%。

結論就是最佳的存活率是100-120下,壓胸速度再上升可能會導致深度不足。

按壓的深度直接影響的就是心臟給全身重要器官的供血量,胸闊的回彈直接影響心臟的回血量。就像我們打氣球一樣:

1、打氣筒不推到底,空氣不能全部打進氣球里。

2、打氣筒不抽到頭,空氣不能完全進入打氣筒。

所以打氣球的時候,打氣筒既要推到底(達到按壓深度),也要抽到頭(完全回彈)。

不把胸闊壓的夠深,那麼打出去的血就不夠多。不讓胸闊完全回彈,就像打氣球的打氣筒一樣,還沒完全拉開又灌進去,血液還沒完全回流就又被壓出去,循環的效果就不好。

真正決定心臟血液的輸出量的是『深度』+『回彈』

所以不能說按越快越好唷~因為按的快跟胸回彈是矛盾的~

初心要救人,並非要傷人

包括急診夜鷹及其他急診人,一直詬病的給活人心肺復甦的事來說。其實心肺復甦為什麼前置動作要判斷人到底是什麼情況,就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心肺復甦。畢竟如此程度的搶救,的確是可能存在傷害的可能性的,這種頻度與深度的按壓,肋骨斷了太常見了,肺挫傷太正常了,肋骨斷了戳穿了肺太正常了......

即使按照我們現有的民法總則,自願出來救援的人造成被施救的人的人身損害,不承擔民事責任。但是你衝出去救人那是希望人家被救回來,不是希望因為你的錯誤施救方式造成他人另外的損害吧。

而這次夜鷹說對於普羅大眾和醫務人員,我們的評判標準應該是不一樣的。的確,我認同這個觀點,你一個醫務人員做的心肺復甦怎麼可以和大眾一個標準,你理應更專業才對。

所以罵急診夜鷹的人也別去多說了,下次宏哥有機會的話,在酒桌上放翻他,呵呵。

本次小楊護士的救人視頻曝光後,我們搞醫的都能看出小楊護士人美心善,這得贊,但是技術能力仍有提高空間。

所以我得建議啊,也別去罵小楊護士,這樣的挺身而出的醫務人員,不能就這樣寒了別人的心啊。

但是楊護士所在醫院能否在表揚其勇敢施救行為的同時,承擔起自己醫院裡所有醫務人員的急救培訓呢?畢竟說起來我們醫務人員是專業的,出去施救的能力也都代表著各醫院的顏面,做了好事當然是要表揚,但是技術能力被詬病這醫院可會丟了自己的面子。

而普羅大眾或者媒體人對於救人行為的認可,我其實也比較欣喜,畢竟現在醫療自媒體普及了大量的心肺復甦或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識,甚至在社會推動下,我都在央視里看到了心肺復甦的公益廣告。但是從大眾對於標準復甦的判斷來看,我覺得這個推廣力度遠遠不夠。建議在義務教育里引入急救教育。

畢竟從現實來看,美國心臟協會AHA公布2014年的數據顯示,院外復甦成功率為45%,而中國院外突發心跳呼吸驟停患者的復甦成功率只有1%。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