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和熊》:一個調皮的孩子,一隻憨憨的熊,一段溫馨的旅程

媽媽充電屋 發佈 2020-01-12T11:41:46+00:00

《瑪莎和熊》是一部俄羅斯家喻戶曉的動畫片,豆瓣評分高達9.6。瑪莎是個調皮搗蛋的小女孩,熊熊是她的好朋友,瑪莎和熊的相處,可不像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那麼和諧。

《瑪莎和熊》是一部俄羅斯家喻戶曉的動畫片,豆瓣評分高達9.6。瑪莎是個調皮搗蛋的小女孩,熊熊是她的好朋友,瑪莎和熊的相處,可不像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那麼和諧。瑪莎是精力充沛的破壞王,把熊熊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熊剛準備好的火鍋大餐,被瑪莎踢得亂七八糟,瑪莎給睡夢中的熊引來一群蜜蜂,可憐的熊還要爬起來給瑪莎做早餐,瑪莎一臉無辜搗亂得不亦樂乎。

這樣的瑪莎,像不像我們家裡那隻「四腳吞金獸」,那個永遠不消停的孩子。剛收拾好的房間,5分鐘就變成災難現場,沒有下腳的地方;道理講了一籮筐,孩子依然我習慣我素,小腦瓜里無窮的能量,就是不按你說的做;同樣的錯誤,犯了一遍兩遍三遍四遍,還沒有停歇的意思。

熊熊是瑪莎的朋友,更像瑪莎的父親,他照顧著這個它隨手就能拎起來的調皮女孩,給她收拾爛攤子。雖然熊熊連追個女朋友都很艱難,但這並不妨礙它做一個「好爸爸」。毫不客氣地說,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很多父母都不如熊熊做得好。

保持情緒平和:生氣但不失控

瑪莎太能搗亂了,讓熊熊每天都焦頭爛額。但熊熊就像一個紳士,哪怕是瑪莎把它氣得怒火衝天,熊熊也只是一邊收拾殘局,一邊繼續照顧瑪莎。就像瑪莎把蜂箱打亂,蜜蜂追著瑪莎到了熊熊的臥室,正在美夢中的熊熊被突如其來闖入的蜜蜂整得狼狽不堪,熊熊也只是把蜜蜂趕走,並沒有責怪搗蛋鬼瑪莎,還要給瑪莎做飯。

看到這一幕,讓我想起周末我家的場景。爸爸想睡懶覺,孩子卻早早起床,用各種手段叫爸爸起床。爸爸一會兒要醒盹兒,一會兒要閉目養神,就是不想起。孩子覺得自己可憐沒人陪,爸爸覺得自己慘兮兮的,連睡懶覺的機會都沒有。

孩子搗亂的水平跟瑪莎比差遠了,但爸爸的表現跟熊熊比也差遠了。孩子只是想讓爸爸陪他玩,爸爸不願意犧牲睡懶覺的時間,兩個人就這樣對峙,有時候還會以爸爸大發雷霆結束。

熊熊跟瑪莎在一起也會生氣,但熊熊卻不會失控,不會對著瑪莎大吼大叫,真正踐行了育兒專家提倡的「不急不吼育兒」。其實很多時候,對著孩子發脾氣,只是情緒上的對峙,根本無助於解決問題。

一份樣本量10萬數量級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國,20.6%-32.5%的兒童遭受過不同程度的身體暴力,15.4%-23.7%的兒童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情感/精神暴力。

通過瑪莎和熊的身材對比,就能看出大人和孩子的差距,如果熊熊要打瑪莎,100個瑪莎也不會是對手,這不就是欺負弱小嗎?

實際生活中,卻有20%以上的孩子都挨揍,還有個別家長直接把孩子打到了醫院,甚至還有失手打死孩子的,情緒失控的家長多可怕。

平等對待孩子:合理期望不強求

瑪莎是個好奇寶寶,總有很多問題問熊熊,雖然熊熊有很多事情要忙,但它總是很專心地回答瑪莎的問題。雪地里的動物腳印,熊熊講了很多遍,這是兔兔的,這是狼的,這是熊的,瑪莎依然搞不懂。這個場景,讓我想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的我們。

1加1等於幾,這麼簡單的問題,怎麼能不會呢?剛告訴你了,1加1等於2,2減1等於幾總會了吧?這還需要掰手指頭,你是要氣死我嗎?剛告訴你的1加1等於2,這麼快就忘了?此處省略100字。

輔導孩子寫作業,讓很多家長崩潰,氣到心梗住院都不算新聞了,為啥會變成這樣呢?家長以為孩子會的,孩子不會,家長以為孩子應該做到的,孩子沒做到。說的文鄒鄒一點,就是期望和現實的落差,導致家長內心失落,繼而引發一系列的負面情緒。

用30歲的智商做小學的題目,自然是簡單無比。但別忘了,小學生也只是六七歲的孩子。他們不是學完微積分再去學加減法的,他們腦子裡的數學是一片空白,可能他們連加減法的意思都搞不清楚。你怎麼能指望他們聽一遍就記住呢?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蹲下來跟孩子平等對話,用孩子的腦子回答孩子的問題,才能對孩子有合理的期望。

合理的期望,才不會和現實有巨大的落差。就像熊熊一樣,耐心回答瑪莎的問題,給瑪莎答疑解惑,把重複的每一次都當成第一次一樣有耐心,這樣就不會有那麼多關於輔導孩子作業的新聞了。

讓孩子參與勞動:即使幫倒忙,也要一起分擔

瑪莎和所有的孩子一樣,都喜歡在大人勞動的時候搗亂。熊熊做果醬,瑪莎去幫忙,結果果醬全灑在草地上了。

很多孩子都有過瑪莎類似的經歷。看見媽媽擦地,孩子也要幫忙,拿著拖布擦地板,一不留神就開始擦牆,擦桌子,擦沙發,擦床。媽媽做飯,孩子也要摻合一下,麵粉大米豆子弄得到處都是,孩子也變成了麵粉娃娃。

孩子都曾經是愛勞動的孩子,只不過在他們小的時候,像瑪莎一樣幫倒忙罷了。有的家長為了趕緊收拾完,不想讓孩子搗亂,就把孩子跟家務隔離了。你不需要做家務,去玩玩具,去看電視,去寫作業。於是,一個勤勞的孩子就這樣變懶了。等孩子從3歲長到13歲,家長又可以吐槽孩子,啥都不干就知道吃飯。

我們應該像熊熊學習,即使孩子幫倒忙,增加實際工作量,也要給孩子分擔的機會。

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教會孩子正確做家務的方法,讓孩子從小就有付出意識。既能讓孩子自理能力更強,又讓孩子更有家庭意識,享受全家一起勞動的樂趣。

《瑪莎和熊》是一部適合跟孩子一起看的動畫片,看動畫片的過程,也是自省的過程。看瑪莎的調皮和好奇,讓我們意識到這是孩子的本性;看瑪莎的真情流露,讓我們體會到孩子對父母的深厚情感。

看熊熊對瑪莎的耐心和愛心,讓我們反省自己,是不是尊重了孩子的本性,給了孩子足夠的愛和包容。在做父母這件事情上,作為高級哺乳動物的我們,總不能被熊比下去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