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荊州者得天下」,探析三國時期的荊州爭奪史

三國史話曾得不錯 發佈 2020-01-12T12:12:52+00:00

東漢疆域圖中荊州的位置而「荊襄九郡」的中心,在於中北部的兩個平原地帶,分別是湖北的」江漢平原「與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在隋唐以前,這兩個地方是貫穿南北、左右東西的交通中心。長江中游集中於此,朔江而上可通過三峽到達巴蜀,順江東下可直達吳越之地,南北兩端支流繁茂,水運極為便利。荊襄九

荊州,是所有三國迷們無法避開的一個話題,這裡發生了太多的故事。三國時期最為經典的三場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猇亭之戰),有兩場是發生在這個地方(赤壁之戰與夷陵-猇亭之戰),另外還有一場著名的戰役即關羽發動的「襄樊之戰」,也發生於此地。作為兵家必爭之地,荊州有著獨特的地理優勢。

荊州的地理優勢

荊州號稱"九郡之地「(荊襄九郡):南陽郡、江夏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襄陽郡、章陵郡,也有一說法是「八郡之地」(章陵郡存在與否稍有爭議)。所轄之地大致是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部分。

而「荊襄九郡」的中心,在於中北部的兩個平原地帶,分別是湖北的」江漢平原「與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在隋唐以前,這兩個地方是貫穿南北、左右東西的交通中心。長江中游集中於此,朔江而上可通過三峽到達巴蜀,順江東下可直達吳越之地,南北兩端支流繁茂,水運極為便利。

如此戰略要地,三國時期的傑出政治家們在為各自君主所做的戰略規劃中,都把荊州當成必爭之地,甚至有「得荊州者得天下」的說法。:

  •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與劉備很明確地提出荊州的重要性,其原話為: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隆中對》。

荊州地理位置優越,戰略作用明顯,先拿下荊州,再占有益州,「橫跨荊益」之後以待時局變化,一旦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劉備親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 魯肅在建安五年與孫權合榻對飲時,對孫權提出了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相似的治國對策,成為「榻上策」,其中也提到荊州的重要性,其原話為:

「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記載於《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

  • 而在曹魏方面,荀彧和郭嘉也都極力勸阻務必要占有荊州。

荀彧建議曹操:「先定河北,後修復舊京」,最後「南臨荊州」,便可「天下大定」,將奪取荊州作為最後一步棋。

另據《三國志·郭嘉傳》記載,曹操在郭嘉死後,曹操在給朝廷上表時說了這麼一句話:

……又以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雲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

郭嘉雖然身體不好,而南方又多瘟疫,因此,他常說如果到了南方,則只怕是不能活在回來了。可一旦一起討論天下大事的時候,郭嘉都會說主公一定要先拿下荊州。這是拼了命來我們立功啊,如何能夠叫人忘得了。

而漢末割據勢力中,首位真正占有荊州的一方諸侯是劉表,並且治理荊州長達二十載,對荊州,劉表是有貢獻的。

劉表治理下的荊州

劉表為「帝室之胄」,曾被捲入過「黨錮之禍」,被污衊為朋黨,還被宦官集團追殺過,幸虧劉表跑得快,才得以逃脫。黨禁解除後,劉表入朝為官。漢獻帝初元元年,長沙太守孫堅響應「關東義軍」號召討伐董卓,帶兵途徑襄陽時,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荊州成了「無主之地」,朝廷便派劉表接管荊州。劉表到任之前,當時的荊州還不甚「太平」,荊州北面在袁術手上、荊州內部「宗賊大盛」,劉表甚至無法安全、如期到達荊州治所赴任。但這個時候的劉表,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與智慧。

首先,在勇氣方面,劉表勇敢地一個人騎著馬進入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市)。

同時,劉表找到兩個人,蒯越和蔡瑁,這兩人都是荊州當地的豪族。蒯越就對劉表提出了建議:「理平者先仁義,理亂者先權謀。兵不在多,貴乎得人。」打出「仁政德治」的旗號,穩定荊州政局。對宗賊,要「誅其無道、施其有才」,而後,南據江陵,被守襄陽,則荊州八郡就可安定。這樣,即使袁術來攻打亦無妨,我們甚至可以將袁術趕出荊州。當然,劉表也做到了這一點。

如此,劉表便成功控制住荊州八郡,而且廣開疆土:「南接五嶺,北據漢川,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荊州地區在劉表的治理下,獲得了近二十年的太平,大批中原人士避難於此,一度成為漢末亂世中的一片「樂土」。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劉表穩定荊州後,只想在亂世中守得荊州一畝三分地,「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但劉表不知道的是,防守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抱殘守缺」,另一種是「以攻為守」。在亂世中,如果只會「抱殘守缺」,則必定有更多的人想「取而代之」。終於,在建安十三年,孫權和曹操幾乎在同時對荊州下手,而寄寓荊州的劉備,亦在尋找機會取劉表而代之。荊州一時之間,成為「眾矢之的」。終於,在建安十三年,多股勢力集中於荊州大地。

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春,在黃祖降將甘寧的建議下,孫權第三次征討黃祖,終於攻屠夏口,追斬黃祖,虜荊州地區數萬人而歸,當然,也報了「殺父之仇」。

而另一邊,曹操親率大軍揮師南下,七月出征,八月荊州牧劉表即病故,九月劉表的接班人就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無奈向南撤退(劉備是從曹操處因「衣帶詔」事件暴露而逃離曹操至劉表處),曹操親點五千精銳騎兵,一日一夜三百里的速度追趕劉備,欲除之而後快。雙方短兵相接于丹陽長坂坡,劉備敗走:

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三國志》。

正當劉備束手無策之際,東吳的魯肅拍馬趕到,撮合劉備與孫權聯盟共拒曹操,同時,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前往東吳進行談判(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孫權亦在魯肅和周瑜極力支持下,決心聯劉抗曹。派周瑜作為前線總指揮,領五萬精兵與劉備會合,最終於赤壁大破曹軍,贏得赤壁之戰的最終勝利。曹孫劉三家共分荊州。其中,曹操占有襄陽和南陽兩郡;孫權占據南郡和江夏;劉備則占據了長江以南的的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四郡和江夏的鄂縣、夏口等部分要地。

而後,劉備又以「共拒曹公」為由,從孫權手中借得江陵(當然,劉備也讓出了江夏和長沙的漢昌郡。),劉備以荊州為根據地,西進益州、並拿下漢中。最終實現「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樣的局面當然也引起孫權方面的極大不滿,為後來的諸多爭端與孫劉聯盟關係的破裂埋下了伏筆。

襄樊之戰

建安二十四年,為配合劉備在漢中的戰役,為劉備鎮守荊州的大將關羽,從防地南郡出兵,北上進攻曹魏集團占據的襄陽與樊城,戰役的結果是因為孫權方面的背後插刀,導致關羽的覆滅,進而使得劉備集團丟失了整個荊州這個戰略要地。

襄樊之戰的發生,是關羽在錯誤的時間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役。劉備在「借得」江陵後,以劉備戰略的荊州地區為根據地朔江而上攻取益州,而後又拿下漢中,如果關羽拿下襄陽和樊城,我們通過地圖就可以看出,整個長江中上游區域就都掌握在劉備手中。益州有蜀道天閒,易守難攻。荊州中游上半部分又控制在劉備手中。這對於孫權來講,威脅就太大了。這個威脅是未來一旦兩國關係緊張,蜀漢方面是可以順江直下直搗東吳治所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的。

而孫權對劉備「借荊州」一事耿耿於懷,多次向劉備要回荊州而不得,既然要不會這個戰略要地,那就偷回來、搶回來、打回來,總之就是要占有有利地位。所以,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孫權選擇背叛他的盟友,而與他們共同的敵人曹魏「勾結」在一起,在關羽(代表蜀漢)背後狠狠插了一刀。

夷陵-猇亭之戰

荊州的丟失,對劉備而言是無法接受的巨大損失,且不說關羽的死如斷了劉備的左膀右臂,而荊州的丟失更重要一點,在於使得劉備集團的戰略規劃《隆中對》無法實施甚至破產。因而,對劉備而言,荊州一定要拿回來,順便替死去的兄弟報仇。至於《三國演義》所說的劉備舉全國之力討伐孫權,主要是為關羽報仇之舉。我覺得正好是講反了。劉備首先也是一位政治家,政治家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利益得失,一城一池、一兵一卒的得失不應代表全部,關羽非常重要,劉備與關羽情同手足,但關羽被殺的時間是220年12月,劉備出兵伐吳的時間是221年7月,這之間間隔了快八個月的時間,也許一開始真有為關羽報仇的衝動,但八個月的時間,足以改變一個政治家的心情。況且在此期間,劉備還稱了皇帝,成為皇帝,就更不應該在做事時過分講究義氣了。因而,夷陵-猇亭之戰,是劉備為了奪回荊州而發動的一場戰役。

只是,在劉備一錯再錯的指揮下,蜀漢軍隊在夷陵的三峽處,被孫吳方面的陸遜以「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方式擊潰,蜀漢方面徹底丟失了荊州,也丟失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三家歸晉

三國最晚滅亡的國家是吳國,公元279年(天紀三年),晉武帝下令大軍分六路大舉伐吳。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走得是與劉備當年伐吳相同的路線。只是此時的孫吳已不復當年之勇,上下離心,疏於防備,無統一對策,夷陵被晉軍攻克。而後東吳方面節節失敗,荊州下游已無險可守,王濬幾乎是兵不血刃地從武昌順著長江長驅直入至建業,吳帝孫皓見大勢已去,自縛出城投降。西晉就此完成了當年劉備未能實現的東征。

其實在此之前,陸遜的兒子陸抗反覆向孫皓陳述荊州上游的重要性,建議加強對荊州上游地區,尤是夷陵段的防備。然而,亡國自有亡國理,孫皓無視勸告,終致吳國滅亡。

結語

從劉表治理荊州至三家歸晉這短短數十年間,荊州幾乎見證了大半部三國史,荊州也無時不影響著三國時勢的變化。波瀾壯闊的歷史已如滾滾長江東逝水,一去不復返,而歷史中的種種事件,卻能為歷史所銘記,為後人所傳頌,甚至成為漁樵閒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