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曆迎來「文藝復興」哈爾濱市民聊日曆背後的時代記憶

生活報 發佈 2020-01-12T12:22:43+00:00

周大爺告訴記者:「幾十年前,我們管黃曆叫『天天扯』,每次出遠門前,大家會先看看是否『宜出行』,如果不著急就等兩天再走,婚喪嫁娶也全靠它選日子,結婚一定會挑紅字的。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記憶里,牆壁上總有一枚釘子是為日曆準備的。黃曆、檯曆、掛曆曾常年占據著客廳的重要位置,直至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它們才一度沉寂。

然而,近幾年日曆書重新活躍於年輕人的案頭,成為了一道文化景觀。故宮日曆、國博日曆、單向歷、豆瓣日曆、漫畫日曆、詩詞日曆……與之前的「土味」日曆不同,如今的日曆不僅主題越來越多,而且顏值越來越高,有人甚至將其稱為日曆的「文藝復興」。

日曆,一年又一年,買日曆的人,一代又一代。近日,記者採訪了出生於不同時代的哈爾濱市民,一起聊聊那些與日曆有關的記憶……

黃曆:婚喪嫁娶靠它選日子,有人拿它捲菸、打欠條

眼下,人們提起「老黃曆」時,它已不再是掛在門旁的物件,而成了「陳年舊事」的代名詞。

關於黃曆,有人曾這樣評價:它賦予時間以「節奏」,把平等的時間以「宜」、「忌」劃分,以此為對茫然事物缺乏安全感的人類提供依靠。

哈爾濱退休教師周大爺對此頗有感觸。周大爺今年70歲,經歷過那個從供銷社裡買老黃曆的年代。周大爺告訴記者:「幾十年前,我們管黃曆叫『天天扯』,每次出遠門前,大家會先看看是否『宜出行』,如果不著急就等兩天再走,婚喪嫁娶也全靠它選日子,結婚一定會挑紅字的。家裡抽菸的人往往扯得最勤,薄薄的一頁紙能卷兩根煙,還有人直接拿它打欠條,把借錢的日子揣進兜里……」

雖然當時的黃曆一本不到2毛錢,但不是家家戶戶都捨得買,有人家裡困難,隔段時間就去鄰居家打聽「今天幾號了」,周大爺坦言,其實他不太喜歡翻黃曆,苦於當時日曆品種太少,「沒得挑,才不得不扯。」

檯曆:生活瑣事隨手記,中老年人的「台式日記本」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人家的寫字檯上都擺著一本檯曆。「百科知識」、「生活保健」、「每日菜譜」,那些頗具年代感的環球趣聞和小知識,曾讓人們津津樂道。

1989年,周大爺家裡擺上了檯曆。跟很多中老年人一樣,他習慣在檯曆的空白處記事兒,而且這一記就是31年。

「1989年1月2日,搪瓷臉盆9塊2毛5」,「1996年3月23日,女兒結婚招待8桌」,「2009年8月6日,老家的洪水退了」,「2000年1月8日,天氣奇冷,夜裡零下30℃」……隨手翻閱這一本本檯曆,周大爺不僅在檯曆上記下了日常開銷、家庭瑣事、婚喪嫁娶,天氣情況,偶爾趕上有國內外大事,也會隨手記上一筆。作為體育愛好者,他還認真記下了每屆奧運會的中國獎牌數。

從年輕時教書、參加教師培訓,到退休後旅遊、逛公園,從「十塊錢能辦年貨」,到如今豬肉30多塊錢一斤,這些被他記在檯曆上的隻言片語和生活細節,不僅是個人的成長史,也留下了時代的印記。

「有些事兒啊,硬想是想不起來的,我沒事兒就在家翻翻這些日曆,看看20年前的今天我幹啥了,覺得挺有意思的。每次孩子們有啥重要的日子想不起來了,也都跑來問我。」周大爺笑著說:「這30多年我天天不落,就連外出旅遊,我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本,把當天重要的事情記下來,回家後再補到檯曆上。」

掛曆:60後70後愛看「大美人」,80後用它包書皮

在一檔綜藝節目裡,主持人張紹剛介紹名模瞿穎時,調侃她是「老藝術家」,反覆強調「她是上過掛曆的人」。現場的90後和00後一臉蒙圈,有人網上提問:「『上過掛曆』到底是什麼梗?」

「在沒有微博熱搜的年代,女明星上掛曆是走紅的重要標誌。」關於掛曆的記憶,60後的哈爾濱市民丁立頗有發言權。丁立回憶說,元旦前的一兩個月,新華書店會將一些櫃檯騰出地來,一行一行地掛滿掛曆,「當年,送掛曆是個很有分量的新年禮物,也是很大的人情,相當於現在過年送兩箱大米吧。」

當年印著明星和影視劇照的掛曆很受歡迎,讓丁立印象較深的是《小花》、《廬山戀》、《杜鵑山》等劇照,以及張瑞芳、王曉棠、劉曉慶、林芳兵、姜黎黎、沈丹萍、斯琴高娃等人的肖像掛曆,「以當代人的審美來看,她們的髮型和服裝都屯乎乎的,不過那時人人都覺得她們可真漂亮啊!」丁立笑著說,掛曆上穿著清涼的大美人,小伙子尤其愛看,有人乾脆直接撕下來貼牆上。

如果說60後和70後喜歡欣賞掛曆的「A面」,那80後則不得不把掛曆的「B面」塞進書包里。85後的李洋對掛曆發揮的「餘熱」回憶滿滿,「上小學時,老師要求必須包白書皮,掛曆紙是最佳選擇,所以每學期開學前,我們都會向親戚、鄰居要些舊掛曆,小的日曆一頁包一本書,大的能包一本半,不夠了就用透明膠粘起來,還有人用訂書機把四個角訂一下。」讓李洋最難忘的是,當時有些手巧的家長會在書皮上疊小葉子,一度讓她羨慕不已……

文創日曆:90後00後桌上的「小確幸」

最近十幾年,隨著智慧型手機和電子日曆的普及,人們迎來了一個無需紙質日曆的時代。然而,2015年,被稱為「中國最美日曆」的故宮日曆意外翻紅,讓幾乎已經喪失實用價值的日曆,成為了一種在年輕人中流行的文化商品,甚至一度躍上暢銷書榜。

記者在電商平台輸入「日曆」二字,故宮日曆、豆瓣日曆、單向歷、晚安日曆、健康日曆等上百種文創日曆應接不暇。有的日曆相當文藝,老黃曆上的宜出行、宜嫁娶,變成了宜賞雪、宜搶票、宜以夢為馬。如今,越來越多的90後和00後年輕消費者熱衷為這些創意買單。

「2017年我用的是物種日曆,2018年用詩詞日曆,2019年用傳家日曆,今年用的是每日人文地圖。」哈爾濱市民小菲今年已連續第四年買文創日曆了,每年選一款不同主題的日曆,已經成了新年的儀式感之一。

在碎片化閱讀背景下,文創日曆的「文藝復興」,不僅彰顯著儀式感,也代表了人們對詩意生活的一種「快餐式嚮往」。就像網友吐槽的:「畢竟正經八百的詩意太難了。」

於是,有人靠每日金句「撫慰」脆弱神經,有人靠豆瓣日曆「看」電影,還有人靠作家名言「讀書」,文創日曆把一部分人的知識焦慮和茫然無措,輕巧地轉化成了一種可以擺在辦公桌上的「小確幸」。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法國人帕斯卡的這句話,似乎格外適用於這個步履匆忙的時代。無論身處怎樣的時空,無論你的日曆老氣還是花哨,別忘了,日曆存在的真正意義,是為了提醒我們如何珍惜和敬畏時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