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研究表明不同社會背景下,女性乳腺癌患者關注點不同

醫師報 發佈 2020-01-12T12:22:25+00:00

排名前10的「可重複」項目中,有7項是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選的,而在排名前10位的「一次性」項目中,有9項是共選的。

點右上角「關注」,知道更多


研究比較了大陸與香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對心理社會照顧的偏好,以確定臨床心理社會照顧實施的核心偏好及其相關因素。結果顯示,有效回收率為83%(231/280)。在231例乳腺癌患者中,超過40%的人認為15/55的條目在實際的社會心理照顧中至關重要。排名前10的「可重複(repeatable)」項目中,有7項是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選的,而在排名前10位的「一次性(onceonly)」項目中,有9項是共選 的。(Psychooncology. 2019 2;28(2):343)

結果顯示,相對香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大陸對焦慮和社會角色方面幫助的排序更高。與心理社會照顧需求顯著相關的人口統計因素包括民族、年齡、收入來源和水平、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婚姻狀況、居住狀況和目前接受的治療。中國乳腺癌患者把疾病和治療信息以及心理社會相關照顧排在首位,提示在臨床中,醫生和護士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注重這些核心項目。
心理社會腫瘤學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我國逐漸發展起來,隨著人們對心理社會認識的增加,腫瘤臨床對心理社會支持的關注也越來越多。但是心理社會支持仍未納入我國腫瘤臨床診療常規。該研究通過多中心橫斷面調查,探索我國乳腺癌患者對心理社會照護的需求,同時將數據與香港地區乳腺癌女性患者的心理社會照護需求狀況進行比較,評估相同文化但不同醫療體制下乳腺癌患者心理社會照護需求的共性和區別。
結果顯示,總體來看大陸與香港地區乳腺癌患者對心理社會照護需求與香港地區乳腺癌患者相似,都希望獲得更多疾病相關的信息以及參與更多交流;大陸患者在如何控制焦慮以及社會角色的變化方面更加關注。兩個主要的區別包括:第一,大陸乳腺癌女性患者在醫療決策的參與度低於香港地區乳腺癌患者;第二,香港女性乳腺癌患者更加願意表達自己在疾病過程中的意願。與香港消費性醫療模式相比,大陸醫療模式更傾向於傳統醫生決策模式,這使得患者和家屬更加依賴醫療系統和醫務人員的建議。但從大陸地區醫療模式縱向比較來看,隨著患者和家屬在治療。

歡迎合作與投稿,我們的工作郵箱:30615367@qq.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