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死對頭-鬼才郭嘉,臨死前卻勸說曹操殺掉司馬懿

腦洞看古今 發佈 2020-01-09T12:48:34+00:00

在滾滾的歷史長流中,許多小人物根本擊不起水花,只有雄才偉略的大人物才可以奮勇爭流,激起大大的水花,讓人們記住了他。

在滾滾的歷史長流中,許多小人物根本擊不起水花,只有雄才偉略的大人物才可以奮勇爭流,激起大大的水花,讓人們記住了他。說三國時期人才輩出,最出名的便是謀士。其中郭嘉可以算得上是天妒英才,後人流傳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死之前還曾勸說曹操誅殺司馬懿。可見後者更是多麼可怕的存在。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諸葛亮在我們的觀念中已經成了一個半神的存在。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謂是文武雙全。但實際上,他在蜀國基本上只是負責後勤和管理朝政為主。和他是死對頭的司馬懿,在綜合素質上更勝一籌。

諸葛亮與司馬懿之斗已經由來已久,而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是龍吟虎嘯,各顯神通。正如一場二人之間的經典戰役,更是將二人之斗表現得淋漓盡致。司馬懿和諸葛亮兩軍對峙一百多天,諸葛亮幾次挑戰,司馬懿堅守不出。於是,諸葛亮就派人送給司馬懿女人的服飾,誰知道司馬懿只是假裝生氣上書請戰給將士們看。

次日,司馬懿穿著諸葛亮送的女人服飾,兩軍陣前遙望諸葛亮。這一站看似是司馬懿輸了,其實是顧全了大局挽留了損失。我們都知道諸葛亮一直以來受到的都是漢族傳統思想的影響,所以,他是一個很儒雅的人,幾乎所有的智慧與謀略都被用於戰場,卻很少用於自身的安全。但與他相反,司馬懿受到的卻是曹操的影響,更多的總是在考慮自己的安危。顯然,身體是一切事業的本錢,如果沒有一個好身體,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枉然。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諸葛亮卻輸給了司馬懿。而後來的歷史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這個"著素衣"的佳話,空城計也是一個廣為流傳的佳話。在諸葛亮北伐時期,司馬懿領兵十萬共計諸葛亮所在城池,卻只看見諸葛亮安排的4名老幼兵,司馬懿稍加思索後下令撤兵了。這是為何呢。因為司馬懿看出了諸葛亮用空城計是在提醒他"唇亡齒寒"的道理。城門前安排的4名士兵寓意進城只有死路一條,這是因為此時的司馬懿征戰有功且資歷高過當時年輕皇帝,在朝中頗富聲望。如果這次殺掉與之抗衡的諸葛亮,便真是功高蓋主了。若是讓皇帝猜忌,那可真就離差不遠了。就跟現在我們常說的一物降一物是一個道理,如果沒有東西可以壓制的話,這個事物就離滅亡不遠了。

通過這一敗一勝,最終結果是什麼呢?其實很多影視作品已經演繹出來了。在做君臣上,諸葛亮和劉備關係融洽,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為其鞠躬盡瘁一生的臥龍先生。諸葛亮臨陣受託,延續蜀國命運,二人亦君臣亦朋友。這一方面諸葛亮勝。再說司馬懿,他先後輔佐了曹操、曹丕和曹睿,在世之時未曾叛魏。對大魏的忠心可見一斑,也有後人說其是被曹操嚇住了。其實剛開始的司馬懿是有這種想法的,因為他入仕途就是曹操脅迫的,但是後來接連輔佐了曹操的兒子孫子,成為了三朝元老,忠心還是有的。我們常說裝一輩子好人,那就是好人。

再說軍事,司馬懿要勝諸葛亮些許,他沒有任用像馬謖"紙上談兵"的將軍,用兵重時機,軍事緊急之時,親率大軍日夜奔襲。

諸葛亮無法超越他的一點是,他懂得兵不厭詐,在和孟達的上庸之戰中,他一面假意安撫,以誠相待;一面調兵遣將,直赴城下。充分顯露了司馬懿的性格特徵。這在讀書人諸葛亮眼中可是容不得的。"著素衣"不受激將法,上方谷命懸一線都足以說明司馬懿在用兵計謀方面要險勝一招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