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市期路白苗族鄉:告別窮山溝

雲南網 發佈 2020-01-09T13:04:07+00:00

短不到兩年時間,蒙自市期路白苗族鄉長滿荒草的山坡上,「冒」出了一排排白牆灰頂、獨門獨院的住宅。登上高樓仔細眺望,村寨里還有配套齊全的健身場地、村民打跳廣場、活動室、村史館……一池清泉鑲嵌其中,如碧如玉。2019年9月,48歲的侯家平把家搬到這個水庫移民避險解困安置點——龍泉寨櫻花

短不到兩年時間,蒙自市期路白苗族鄉長滿荒草的山坡上,「冒」出了一排排白牆灰頂、獨門獨院的住宅。登上高樓仔細眺望,村寨里還有配套齊全的健身場地、村民打跳廣場、活動室、村史館……一池清泉鑲嵌其中,如碧如玉。

2019年9月,48歲的侯家平把家搬到這個水庫移民避險解困安置點——龍泉寨櫻花谷。

搬遷前,侯家平和父母、兄弟住在五里沖水庫庫區,那裡是蒙自市主要水源地,承擔著全市近50萬人的飲水安全保障任務。「以前住在山溝溝里,土牆瓦頂的屋子,進門伸手不見五指,出門就是草棵棵、泥巴地,日子沒法過。」

在侯家平的記憶里,「離開大山」是全家幾代人掛在嘴邊的話題。但直到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家人還生活在山裡。

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幾年前,為保護飲用水源,蒙自市啟動大中型水庫移民避險解困試點,按照「搬得出、留得住、奔小康、水更清」的要求,各級政府在安置點著力發展產業、調整經濟結構、拓展增收渠道。侯家平搬出大山的夢想,終於照進現實。

然而,冷靜下來一想,他心裡又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人往哪裡挪,家往哪裡搬?

期路白鄉黨委副書記高鳳雙坦言,這樣的人家不在少數,「山里土地貧瘠,種不出啥,有能耐的早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底子薄、困難大。」

鄉幹部拿著規劃圖、效果圖,一趟一趟上門做工作:「老五哥,你看這個地塊緊鄰縣道,交通條件好。」「將來還要建小集市,搞旅遊,你種的水果可以直接賣給遊客。」「父母、弟兄幾家都就近集中統一安置,不會隔太遠。」……

漸漸地,侯家平的心結打開了,和其他村民一起第一批搬進新家。村子美,環境好,村民的幸福指數提高了。「哪能想到有這樣的好日子。」他掰著手指細數三大「跨越式」變化:第一,房子一步從土坯房變成磚混房,寬大敞亮,他媳婦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把里里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第二,小女兒上學省心,不用像以前騎著摩托花四十分鐘來回接送,自己走200多米就到了;第三,看病方便,鄉衛生院就在村旁,有個頭疼腦熱,不用出村。

「感謝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侯家平充滿感激。

目前,在龍泉寨安置點,期路白鄉突吐白、白猛孔兩個村委會的365戶、1660名村民徹底告別窮山溝,迎來了新生活。

今年有啥打算?解除了「後顧之憂」的侯家平顯得信心滿滿:「現在的生活是幾輩人的夢想,我要靠雙手掙出好日子。等過完年,就到蒙自、開遠打工。住上新房子,還要奔小康呢。」

雲南網記者 李樹芬 攝影報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