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在東漢、三國時代的作用

程池 發佈 2020-01-14T13:59:59+00:00

前些年觀看黃海波主演的《永不磨滅的番號》,被其中一個情節逗了一樂,九路軍孫成海的屬下為了跟八路軍一爭高低,半夜跑到八路軍駐地裝神弄鬼,模仿元朝末年紅巾軍在群眾中散布「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樣的童謠,只不過為了起到應驗作用,這群人將一隻眼改成九隻眼,以此來證明九路軍上承天命


前些年觀看黃海波主演的《永不磨滅的番號》,被其中一個情節逗了一樂,九路軍孫成海的屬下為了跟八路軍一爭高低,半夜跑到八路軍駐地裝神弄鬼,模仿元朝末年紅巾軍在群眾中散布「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樣的童謠,只不過為了起到應驗作用,這群人將一隻眼改成九隻眼,以此來證明九路軍上承天命、下必得民心。說起童謠讖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斷絕,從外在表現看,似乎對歷史發展真有一定預言作用,其中最有名最典型的就是東漢三國的童謠讖緯。

我們在閱讀《後漢書》和《三國演義》時,都能讀到一個情節,東漢末年董卓亂政強行遷都,其手下謀士李儒引述了「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才無斯難」這個童謠來證明董卓遷都行為的合理性。所謂「西頭一個漢」,說的是西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這邊是在西邊的,共傳了一十二帝,然後就是「東頭一個漢」,所指即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這是東邊的,到如今也穿了一十二個皇帝,看來氣數也差不多了,如果主公您順應天意再把都城淺灰長安,這樣一來肯定開啟了下一個一十二帝的輪迴,就可以保障董氏王朝的興旺發達了。後來歷史發展和小說情節卻對李儒的解說給了負分,遷都之後董卓加倍倒行逆施很快死在反董勢力的刀下。

在目前存世的《三國演義》各版本中,類似這樣帶有政治語言色彩的童謠共有八首作為情節的推手,而且這其中大部分童謠所敘述的內容都不是好事。比如十常侍之亂牽涉童謠一首,劉表之死牽涉童謠一首,董卓之死牽涉童謠二首,龐統之死牽涉童謠一首等等。為什麼童謠如此有先見性,即便是小說之中,天不怕地不怕的董卓也要慎重對待,甚至常常成為小說當中人物的催命符,這就涉及小說《三國演義》中保留了的部分東漢、三國時代印記,那就是在兩漢、三國時代經常出現的童謠讖語。

所謂讖語,那就是預言、未卜先知。作為一種歷史政治現象,在兩漢特別是東漢、三國時代政治性的童謠出現的機率是非常之高的,這些經過孩童之口傳出來的政治預言,經常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出現並發揮作用,影響非常巨大。在東漢時期,童謠的影響大到什麼程度了呢?正史《後漢書》專門在《五行記》中記錄了東漢時期多達一十三次政治性類型童謠,而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出現的八條童謠其中就有三條完全轉吧了《五行記》中記載的歷史上真正出現過的童謠,這三條童謠分別是預言董卓廢少帝立獻帝的「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預言董卓即將被殺的「千里草,禾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預言劉表將死荊州打亂的「八九年間始於衰,治實三年五孑遺」。這些童謠都是小說《三國演義》保留的三國時代的真實印記。為什麼歷史上東漢三國時代歷史人物如此重視童謠呢?因其從漢代開始,童謠就作為當時比較有效的動員方式,得到了統治階級的重視。比如《後漢書.五行記》中開篇就記載了第一首童謠,就是西漢末年綠林赤眉大起義期間南陽地區出現的,內容是「斜不斜,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這條童謠被後來的人們附會了歷史事件,也就是赤眉軍決定了綠林軍所擁立的更始帝的生死。後來綠林、赤眉起義的最後勝利者、東漢開國光武帝劉秀,他的發家是從平定河北亂軍開始的,這就應驗了童謠的後半句。這首《後漢書》開篇的第一句價值在於它說明了東漢開國皇帝開始,統治階級就非常重視使用這種預言式的童謠來傳播自己的政治主張,加強自己陣營的影響力,東漢後續的讖緯之術流行,也不乏童謠的身影。

總的來說,利用童謠來廣泛傳播自己的政治主張,大搞所謂的預測,既能夠有效提升自己的威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噁心敵對勢力,故而東漢時期才會有這麼多童謠出現在重要歷史事件的關鍵節點之上。

如果要考究這些童謠是否是真的兒童所創造,我想大部分人都能明確地回答絕無可能。因為這些童謠雖然形式上都比較通俗易懂,但是實際上都明顯有文人知識分子們加工過的痕跡,比如語言董卓之死的的那一首「千里草,禾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實際就是使用拆字的方法。「千里草」實際就是「千」和「里」上面加一個草字頭,也就是「董」字,「十日卜」構成了一個「卓」字,像這種簡單的拆字遊戲在文盲比例占到普通百姓九成以上的東漢時期,只有士大夫們才會玩,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一類童謠雖然看起來預測水平很高,能夠精確占卜吉凶,不過對這些童謠我們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發現,它們往往明顯具備明見語言的典型特徵,也就是同一句話往往具有模稜兩可甚至多種解釋方向,這就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說的瞎子算命兩頭堵,反正所有可能性都包含在其中,對此老戴引說一個例子加以說明。比如在正史中真正出現的在小說《三國演義》第三回中也照搬使用的童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在小說中被解讀為是預言漢少帝和陳留王被十常侍劫持的故事,因為之後名義上的漢少帝被廢掉了,應了「帝非帝」這句,而陳留王則被董卓擁立為皇帝,也就應了「王非王」的預言。看起來古代童謠的準確性極高,但實際歷史上這個童謠的緣分跟《三國演義》中的並不一致,歷史上真正的十常侍前後出現的童謠實際是「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在《三國演義》的版本形成過程中,後世的修改者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把「侯非侯」改成了「帝非帝」,而原始版本的這首童謠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精確,它的原意很可能是說東漢時期的邙山歷來是王族貴胄們的墓葬所在,如今大批非王非侯的人前來稱王稱侯,也就暗指東漢末年王族統治崩潰的局面。

當然這樣的解讀也只是模稜兩可中的其中一可,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當時的漢少帝少年時為了求吉利,委託給一個姓史的道士撫養,所以當時的漢少帝被人們稱為「史侯」,因此童謠也就可以解讀為「史侯」並不是真侯,也就是暗示他後來當了皇帝。陳留王也不是王,暗示了陳留王最後也當了皇帝。這些設計上層隱諱秘聞的童謠,內容可以有多種解讀,同時明顯具有統治階級內部加工的恒基。我們還會發現在東漢、三國時期,這類具有預言屬性的童謠特別多,這也就涉及本文開頭所引論的關鍵問題,誰是這些童謠的幕後操縱者?

誰是這些童謠的幕後操縱者呢?考慮到東漢光武帝自己就是這個方面的始作俑者,那麼可以肯定東漢王朝一方肯定是操盤手之一,但是由於東漢統治的崩潰,越來越多的實力派都效仿當年的光武帝劉秀開始摻和進了這個童謠的輿論場中,你可以傳童謠,我也可以傳童謠,說白了就是不同內容的童謠盛行,背後折射出的實際就是東漢朝廷統治力的衰退,特別是對童謠掌控力的迅速減弱,以及地方諸侯豪強們勢力快速增強,乃至到了分庭抗禮的地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