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呂思清:古典音樂魅力長存

大眾日報 發佈 2020-01-14T14:01:32+00:00

●「琴童」到底能從樂器學習中獲得什麼?呂思清說,持之以恆做事情的習慣特別重要。自己只要當天沒有在飛機上,至少練琴一兩個小時甚至四五個小時。

●「琴童」到底能從樂器學習中獲得什麼?呂思清說,持之以恆做事情的習慣特別重要。自己只要當天沒有在飛機上,至少練琴一兩個小時甚至四五個小時。

□ 文/圖 本報記者 趙琳

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從東方元素到西方經典,《梁祝》的動人,勃拉姆斯的深沉,德沃夏克的包容,斯文森、維尼亞夫斯基的歡騰……1月13日19:30,濟南省會大劇院音樂廳座無虛席,世界級水平的小提琴演奏盛宴——呂思清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在這裡上演。

這場演出是享譽世界的小提琴家呂思清(左圖)首次在濟南舉辦獨奏音樂會,備受期待。呂思清被譽為「魔弓」,曾先後錄製過五版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發行量數以百萬,在國內外舞台上演奏過近千場,確立了他作為這首中國小提琴協奏曲名作權威詮釋者的地位。很多觀眾期待現場聆聽的《梁祝》,由呂思清、著名鋼琴演奏家蘆靜怡聯手,可以說是《梁祝》在國內演繹的最高水準。

回到山東老家舉辦專場獨奏音樂會,呂思清說,「回家」演出的感覺總是特別親切。「我是青島人,回到青島演奏過很多次。以前來過濟南,但舉辦獨奏音樂會是第一次,這次從演出曲目上進行了精心的安排設計。」

演奏會節目單顯示,這次演奏風格多變。呂思清詳細解釋了演出設計,從風格上,對西洋作品和民族作品進行了一定比例的搭配;從難度上,既有學院派作品,也有炫技派的作品;從曲目上,上半場是西洋作品,包括德沃夏克、勃拉姆斯、斯文森、維尼亞夫斯基的作品;下半場可以命名為「琴弦上的中國」,或者說「致敬中國」,包括《梁祝》、《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

「《梁祝》、《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都是陳鋼老師的作品,我很喜歡。2019年是《梁祝》首演六十周年,我和陳鋼老師多次合作演繹。2020年初把這部作品帶來濟南,因為它普及度比較高,想要更多地帶動不同年齡層次的聽眾對古典音樂的情感共鳴。」

作為獲得國際小提琴藝術最高獎——「帕格尼尼金獎」的東方第一人,呂思清在全球享有「天才小提琴家」的美譽。談起兒時的學琴經歷,他說,看到國內很多家庭重視對孩子樂器特長的培養,非常振奮,古典音樂魅力長存,「後繼有人」。

「天才可能不多,但藝術學習的氛圍特別重要。」近年來,呂思清通過「呂思清與未來之星」提攜後輩推動樂壇發展,還通過「呂思清與朋友們」擴大古典音樂朋友圈,以領先的藝術理念、獨到的國際視野和高超的藝術造詣身體力行推進古典音樂發展。

「我是青島人,青島是琴島,一直有家庭樂器教育的傳統。這次來濟南我感受到了這個城市古典音樂的生命力。」這些年,呂思清經常到全國各地演出,國家大劇院每年五月的音樂節,他擔任藝術總監;深圳市福田區的藝術周,呂思清和鋼琴家郎朗交替主持,在這些活動中加強對年輕一代的培養和關注。

「我的成長過程離不開良師益友的幫助。我絕對支持家長鼓勵孩子學習音樂,培養孩子全面素質,培養小孩子認真做事的習慣和熱情。」呂思清說,他通過音樂會前的大師課,與很多年輕人、孩子們現場交流,對他們的演奏進行現場指導。演出前,呂思清特地縮短排練時間,在音樂廳現場指導了幾名有潛力的濟南琴童,慕名而來的琴童和家長在舞台下坐得滿滿當當,演奏會前的「大師班」也格外有人氣。

「琴童」到底能從樂器學習中獲得什麼?面對很多家長的疑問,呂思清說,持之以恆做事情的習慣特別重要。自己只要當天沒有在飛機上,至少練琴一兩個小時甚至四五個小時。「我已經五十多歲了,這個習慣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省會大劇院演出中心副總監表示,從現場觀眾來看,關注呂思清的年齡層次跨度比較大,從五六歲到六七十歲都有,這說明普通觀眾對於古典音樂的關注度增加了。

據介紹,呂思清此次要在15省30市巡演,舉行30場音樂會。演出主辦方「美傑音樂」與兌悅公益合作,聯合發起「呂思清之兌悅愛心行動」公益活動。本次演出的部分票務收入會作為公益捐贈,為堅守在一線、辛勤工作的濟南市環衛工人們送去一份關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