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交網絡真正的孤獨,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在做這件事

懵懂的野諸 發佈 2020-01-09T14:03:47+00:00

—— 常常微博「蹦迪」的梳子一份簡化版社交孤獨問卷,根據答案計算總得分,來判斷你在社交環境中是否孤獨。

曾經我覺得孤獨的時候,就在網上說說話,以為這樣心情就會好一點。後來我發現我錯了,當我放下手機的那一刻,我心裡更空虛了。 —— 常常微博「蹦迪」的梳子

一份簡化版社交孤獨問卷,根據答案計算總得分,來判斷你在社交環境中是否孤獨。得分越高,說明社交中越孤獨

生活中的狀況:

1.我沒有知己。

2. 我沒有伴侶。

3.我不願因自己的困難而讓別人感到有負擔。

4.我的生活中沒有人依賴我。

5.任何人跟我都不交心。

6.生活中沒有人想要了解我。

7.生活中沒有人願意受到我的連累。

8.我有許多時間獨自呆著。

9.我未加入任何的社團和組織。

10.我今天沒有跟任何人說話。

11.我跟周圍的人沒有共同話題可聊。

12. 和別人相處時我沒有坦露真實的自己。

13.我不冒社交的險。

14.人們不覺得我有趣。

生活中的體驗:

1.我沒覺得有知己。

2.我害怕相信別人。

3.我沒覺得我有伴侶。

4.當分擔我的困難時,我的好友覺得是個負擔。

5.我覺得別人不依賴我,也不覺得我重要。

6.我覺得我無法跟任何人交心。

7. 我覺得不被理解。

8.我覺得求別人幫忙並不安全。

9. 我不覺得是任何社團或組織中的一員。

10.我覺得今天跟任何人都沒有接觸。

11.我覺得與別人無話可說。

12.我覺得跟別人相處時不再是本來的我。

13.和別人相處時我感覺渾身不自在。

14.我不覺得自己有趣。


這些問題你都用是非回答之後,如果「是」的答案占了8個以上,那就說明,你處於孤獨狀態。

這就是非常典型的社交時代的孤獨。

「社交」一詞用來指人與社會活動之間的關係。但是現在它的含義已經擴展,我們在網絡中的行為也被理解為社交行為。

然而,除了積極的方面,社交網絡帶來的更多的是,它讓人們感到孤獨。

有許多文章列舉了社交網絡的缺點。

在朋友聚會上,每個人都拿著手機刷著螢幕,彼此視而不見。夫婦們吃飯,面對面坐著,看著他們的手機。在家裡尤其如此,父母在客廳看手機,你在臥室上網。

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網際網路,他們的年齡覆蓋面也越來越廣。

從前,當我們回家上網時,父母會責怪我們。他們知道整天玩手機,他們不會和我們說話。但現在這已經成為我們父母的抱怨。你能不能停止在微信上玩遊戲,至少跟我說幾句話?

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網絡打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希望改變這種狀況,但似乎沒有網絡他們無法生活。

現在人們的時間成本越來越高。如果他們能在網上把事情說清楚,他們就不需要見面了。如果他們能通過簡訊交流,他們就不需要打電話了。

也有很多人說,我討厭別人發聲音,你能發簡訊嗎?

許多人說我討厭接電話,當我聽到電話鈴響時,我慌了。

所以有些人問,為什麼我們對社交網絡如此著迷?為什麼我們更喜歡通過電話螢幕談論愛情,而不是面對面的交流?

到底在害怕什麼?

事實上,我們躲在網際網路後面,非常美麗,非常安全。

在網際網路上,你的照片可以後期,可以p圖,你的信息可以編輯,你的照片可以編輯和美化。即使你結束了你的聲音,當你按下聲音按鈕時,你的大腦可以在瞬間組織語言,並告訴你如何說它是最合適的。

你可以在網絡中成為一個更完美的人,因為你的自我修養,你可以讓社會事務更安全,而不用冒太多風險。

然而,面對面的交流並不總是這樣。你的一切都暴露了。你的外表、你的演講、你的衣服和每一分鐘都可以暴露你的弱點。

即使你憑直覺說出一個單詞,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修改它們,你也自然要承擔單詞背後的風險。

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不好,躲在網絡後面去裝飾和掩蓋。

一項研究曾經表明,如果一個人活到100歲,他可以認識大約1300人。這裡的理解不僅包括親密的關係,也包括只有彼此知道的關係。

然而,很明顯,人們現在正在網上社交。即使你只有20歲,你也能認識1000個人。在微信上,成百上千的朋友是正常的,有些甚至有成千上萬的朋友。

這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

我們用數字來分析一個人的能量和社交圈。一個人的精力是一點,社會經驗是一點。

曾經一個人的能量是100分,這是一個完美的分數。人們認識1000人,經驗值為1000分。

現在通過網際網路,經驗值已經攀升到5000點,但是人類的能量仍然只有100點。

曾經用100分來應付1000分似乎足夠了,但現在用100分來應付5000分是一回事,失去又是另一回事。

許多人哀嘆微信增加了這麼多人,很少有人互相認識,很少有人是好朋友,也很少有人會說話。

然而,問題的關鍵不是朋友太多。關鍵是你的精力無法應付如此多的社會關係。

因為他們無法應付這個過程,他們只能被動地接受。

網際網路使我們能夠體驗更廣闊的世界和不同的生活。然而,請注意,這種經歷不一定是一種美麗的經歷。你越沉迷於網絡,你就會發現自己越消極。

過去,負能量的影響是有限的,但現在它是廣泛的。

這揭示了什麼樣的信息?

網際網路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視野,當他們接受自己無法應付的事情時,他們變得越來越被動。

你被代表,你被閃現,你被認可,你被定義,你被動地接受各種好事和壞事。

一旦人們習慣了這種「被動網絡模式」,他們仍然會消耗你大量的能量。

而這些精力,原本可以用來維繫你的社交關係。

因為大量精力被消耗,你就沒有更多的能力,去關注自身,去反省自己。

例如,一旦你想認識一個人,你會早起,洗頭髮和化妝,換上漂亮的衣服,和另一個人定下時間和地點,並做好精心的準備。

所有這些似乎都消耗了能量,甚至感到非常麻煩。

畢竟,我想和一個人聊天。現在我可以躺在床上發微信了。它是多麼簡單和方便。即使你蓬頭垢面,你也可以編造說我正在打高爾夫。

但是你知道嗎?我們投入到交流中的瑣碎能量實際上是你嚴肅對待社會事務的方式,是一種「社會儀式感」

但現在的網絡不那麼珍貴,看似簡單,但不那麼珍貴,不那麼儀式化,那麼自然對待感情就更冷漠了。

因此,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難對一個人說粗魯的話,但是在網上拉黑一個人是很容易的,即使他對你說了很多友好的話。

一段時間內,你可能會覺得網際網路新鮮有趣。生活方式已經變成了「外在的」,而忽略了你的生活應該是「內在的」

例如,網上閱讀不同於真正的書。

如果你在手機上閱讀一篇文章,你可能只對八卦新聞感興趣。如果這是一篇深入的文章,你需要提醒自己耐心閱讀。

然而,當你讀一本書時,你會感到平靜。

當你在手機上閱讀文章時,你會使用社交工具。閱讀後,你應該把它們轉發出去,分享給別人看。這是「向外」。

但是讀完一本書後,我不能轉發它。我不能馬上分享。我只能想到我自己。這是「內在的」。

網絡的功能是「表達」,而不是「解決」。

例如,我們在網上表達我們的感受,各種熱門文章分享觀點,你總是給朋友寫信說你焦慮、悲傷和孤獨。

你上網、聊天、轉發文章和消磨時間,所有這些似乎都可以治癒你的孤獨和焦慮。

但事實上,網際網路只是表達你的焦慮和情緒,卻不能解決你的問題。

如果我們想快樂而順利地生活,我們需要解決問題,但是網絡實際上不能主動幫助你解決它。

你只通過聯繫別人或分享文章來表達你的無助,但是你沒有任何真正的溝通渠道來緩解你的無助。相反,你會感到比以前更加孤獨,因為你無法真正感受到回應。

因此,你一定有這樣的經歷。當你看到佛陀的焦慮時,你會說是我激怒了他。請立即表揚他,並立即轉發。

然後,放下你的手機,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

你解決你的孤獨和焦慮了嗎?不,你只是表達了。

沉迷於網絡,依賴於技術,不僅會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甚至到了最後,你都已經不再需要別人,你需要的,只是一個看似懂你但卻不能讓你察覺到「我是誰」的機械產物。

如今,社交讓溝通變得毫無成本,就連付出感情也變得廉價起來。

你缺少了,生活中的諸多儀式感,只為直達目的。簡單,直接,粗暴。

什麼是孤獨?

孤獨不等於獨處,孤獨是你身處一片虛擬的網絡海洋中,嘈雜無比,各種的聲音,你最開始覺得很熱鬧很有趣。

但當你合上手機,關上電腦,你發現自己身邊靜的嚇人,也無人陪伴。

你的話語,你的吶喊,不僅和別人一樣,還無人聽到。

那一刻,才是真正的,社交時代的孤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