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能力不凡而且作出傑出貢獻的太監都有誰?

鄧海春 發佈 2020-01-09T14:09:07+00:00

太監,又被稱為宦官,是我國古代一個十分特殊的群體,所謂太監,指的是被閹割而失去生育能力的人。

太監,又被稱為宦官,是我國古代一個十分特殊的群體,所謂太監,指的是被閹割而失去生育能力的人。根據先有資料來看,最早或許在夏朝、商朝的宮廷中,就有了宦官,他們的存在,是為了滿足皇帝既需要人處理後宮事務,又害怕自己的妃子被染指的需求,而漸漸的,許多宦官卻因為受到皇帝的信任而把持了大權,成為所謂的"權宦"。

舉例來說,秦朝後期在朝中享有絕對權威,能夠"指鹿為馬"的趙高、東漢末年禍亂朝政積累巨額財富的張讓、明朝時麻痹武宗陷害忠良的劉瑾、專權亂國自稱"九千歲"的魏忠賢等等。不過,雖然人們對太監的印象一直很差,但不可否認一些太監還是為歷史做出了貢獻,值得後人讚頌的。那麼,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做過傑出貢獻的太監呢?

首先值得一提的,當然是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都榜上有名,甚至僅僅比孔子起到的影響作用低兩位的東漢發明家蔡倫。作為令我國人民自豪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改良者,蔡倫實在稱得上是一個為中國甚至世界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的太監。

蔡倫生於東漢初年的一個鐵匠世家,他從小不但學習了儒家經典,也通曉許多技藝。據說,直到十八歲,蔡倫才被"推薦"入宮,成為了一個太監,而因為受過教育而逐漸成為了掌管文書的高級宦官,甚至慢慢能夠為皇帝出謀劃策、干預朝政。因為漢和帝剛即位時年幼,權力被太后所在的竇氏家族竊取,見此狀況,蔡倫還聯合足智多謀的大宦官鄭眾一起從竇氏手中奪回權力返還給和帝。


元興元年(105),蔡倫將經過改進的造紙術獻給和帝,和帝十分高興,下令推廣這一方法,於是世人便稱這種紙為"蔡侯紙",而其發明者蔡倫更是被譽為"紙神"。等到漢安帝繼位,因為蔡倫曾奉命迫害自己的祖母,安帝令他自行前往掌管司法的廷尉那裡認罪,最終,"倫恥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飲藥而死。"

除了蔡倫以外,對中國歷史做出過重大貢獻的,筆者認為當屬鄭和。鄭和生於雲南昆陽州,原本姓馬,鄭是明成祖朱棣對他的賞賜。鄭和因年輕時到燕王府做事,並跟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在戰爭中立下功勞而受封內官監太監,逐漸得到重用。永樂三年(1405),朱棣派出船隊出使西洋,選擇了鄭和作為正使。

關於這一點,其實朱棣是出於很多種原因,首先,鄭和是回族人氏,信奉伊斯蘭教,這可以幫助明朝船隊與西方伊斯蘭國家交流;其次,鄭和為人"有智略,知兵習戰",足以應對一些突髮狀況以及靠武力征服一些小國;最後,據《古今識鑒》記載,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能夠代表明朝的外交形象。

總之,鄭和在這之後七次出使西洋,最遠曾到達非洲東部的紅海沿岸,這不但促進了明朝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帶回了以長頸鹿、各種香料為代表的許多動物、植物,輸出了明朝的瓷器、布匹等特色產品,還彰顯了明朝初年的強盛國力,展示了大明的強大,引得東南亞各邦紛紛前去北京朝貢,向明朝稱臣。


鄭和下西洋被認為是整個人類航海史上的創舉,而立下這樣的豐功偉績的鄭和當然能夠被視為對歷史做出過傑出的貢獻。另外,還有一個常常被當作奸臣的太監,也算是對歷史有所貢獻,他便是唐朝的高力士。提到高力士,或許大部分人先想到的都會是詩仙李白曾經令"力士脫靴"的故事,而實際上,高力士在歷史上能力非常的出眾。

高力士生於潘州,他的祖上是有著"嶺南聖母"之稱的巾幗英雄冼夫人,他的父親則官至刺史。高力士原名馮元一,因為幼年入宮後被宦官高延福收為義子而改名,進宮不久,他就受到了武則天的寵信。後來唐中宗李顯復位,高力士侍奉李隆基,幫助他平定了韋後之亂、誅殺了蕭至忠、岑羲等叛賊,因此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內侍省同正員。


後來唐玄宗逐漸沉迷享樂,便下令將政事交給高力士處理,其中小事他能夠自行裁決。和其他權宦不同,高力士理政十分用心,也不藉此擴張自己的勢力試圖顛覆皇權。後來不管是安史之亂爆發,還是回到長安,高力士始終陪伴玄宗左右不離不棄。也正因此,他被譽為"千古第一賢宦",而他對唐朝的發展,可以說立下了不少功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