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代水師建設,看中國航運發展,原來隋煬帝時期是航運轉折點

江湖小曉生 發佈 2020-01-09T14:37:00+00:00

導語:中原大地上,逐鹿的英雄們,不管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幾乎都是在馬背上打下了天下。不論是唐宋,還是明清,對於水上貿易之路,都從來沒有斷絕過,而且是越來越發達。

導語:

中原大地上,逐鹿的英雄們,不管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幾乎都是在馬背上打下了天下。也就是說他們是以騎兵和步兵為主,從而奪取天下的。

可現實中,我國幅員遼闊,山川河流非常多,如果沒有相應的水師作為輔助的話,很難做到一統天下。所以說我國水上航運力量也伴隨著歷代諸侯逐鹿的歷史在不斷發展。

那麼我國最早的水師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呢?其實這還是有些傳奇色彩的,早在西周時期,周昭王伐楚的時候,就有對水師的記載。

當時周昭王想要繼承成康之志,擴大周朝的勢力範圍,所以南下伐楚。結果在漢水遭到了楚軍的襲擊,這次不是陸地襲擊,而是在水上的襲擊。周朝大軍全軍覆沒不說,就連周昭王本人也淹死在了漢水之中。由此可見南人擅長水戰,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


01秦國占領巴蜀以後,曾訓練過一批強大的水軍。

秦國一統天下的故事,我們一定耳熟能詳。這期間我們大多數聽到的,都是王翦父子、蒙恬等人的陸軍征戰天下,可似乎並沒有聽說過有水軍什麼事兒。

那麼這是否代表了秦國沒有水軍呢?還真不是這樣。因為秦國早就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水軍,那麼這支水軍是怎麼來的呢?

  1. 當時蜀地有三個小國家,蜀國、巴國以及苴國,其中蜀國實力最強大,而巴國和苴國則相對弱小。蜀國想要吞併這倆國家,所以苴國就向秦國求援。
  2. 其實他們向楚國求援更方便,因為當時楚國強行霸占著漢中。可是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楚國打完了蜀國肯定就不想走了,因為漢中離他們太近了,到時候他們倒霉。可是秦國不同,秦國的地盤遠離巴蜀地區,打完仗就得走人。
  3. 所以苴國就請秦國前來對付蜀國。蜀國被秦國滅了以後,沒想到秦國順道就把巴國和苴國給滅了。隨後又把楚國的漢中給搶了。完成了一統巴蜀之地的重任以後,秦國似乎發現了一條進攻楚國的重要通道,那就是水路。

長江之水從巴蜀流過,直奔荊楚而去。所以秦國占領巴蜀,相當於是占領了楚國的上游。可問題來了,秦國沒有水師的話,如何進攻楚國呢?

秦之行暴於天下,正告楚曰:『蜀地之甲,輕舟浮於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漢中之甲,乘舟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寡人積甲宛,東下隨,知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怒,寡人若射隼矣。王乃待天下之攻函谷,不亦遠乎?』楚王為是之故,十七年事秦。---《戰國策》

所以這個時候秦國就在巴蜀地區打造了兩支水師力量:一支在成都地區,一支在漢中地區。巴蜀地區可以從泯江前進四五天就能到達楚國國都郢,而漢中地區的水師則可以從巴水出發,也只需要四五天就能打進楚國腹地。

如此看來,秦國從秦惠文王時期,就已經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水軍。在後期滅亡楚國的過程中,雖然沒有看到這兩支水軍的記錄,可這兩支水軍早就成了楚國最大的威脅。


02秦滅六國以後,水師力量逐漸廢除。

秦始皇一統天下的過程,其實離不開水師的力量,因為當時各國都有自己的水師力量。尤其是南方的楚國,手裡的水師那是相當強大的,幾乎是當時最強大的水師,因為楚國地區的河流太多,非常適合練就水師力量。

所以秦始皇在滅亡楚國的過程中,其實肯定是有跟對方的水師力量交過鋒的。而秦惠文王時期所打造的水師力量,此刻肯定是傾巢而出。

否則王翦60萬大軍也無法橫行整個荊楚之地,畢竟這裡江河非常多,沒有水軍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其實這個時候,秦國已經擁有相當強大的樓船了。所謂樓船,就是在船上修建樓閣,可以修建好幾層,所以被稱為樓船。

這種船只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規模大,作用多。不僅可以作為運送士兵糧草的交通工具,而且在戰時,可以裝配上弓弩,成為強大的水上作戰利器。

當年徐福出海的時候,因為在海上遇到大鮫魚,所以秦始皇特批,挑選了幾艘帶著機弩的戰船給徐福,以保證他求仙尋藥的道路暢通。

在秦始皇一統天下以後,集各國水師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水師力量。可同時秦始皇也發現,水師力量逐漸成為了一個累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秦始皇認為,天下已經統一,而水師則成為了一種消耗非常大的兵種,性價比太低。

所以久而久之就廢除了水師,只保留了普通的航運船隻就可以了。多年以後項羽和劉邦從陸地上殺向秦王宮,秦國再也無力阻擋,也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可以直奔項羽和劉邦的老巢,所以這也算是失算了。


03三國時期,東吳水師堪稱天下霸主。

漢朝最出色的當然是騎兵,只要沒有內部戰爭,那基本上就是在草原上和匈奴人打仗。不過憑藉秦朝留下的水師資源,漢朝已經可以熟悉地掌握水師力量。尤其是在南方,航運力量已經非常發達。

通過航運來運送糧草已經成為了常態。到了三國時期,其實是水師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為東吳孫權將長江和漢水連接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而在這期間,他也順利地接管了關羽訓練十年之久的荊州水軍,所以這個時候的東吳水軍達到了三國巔峰狀態。

  1. 赤壁之戰前,東吳水軍的主力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而且部署的力量一直都不在靠近荊州這邊,而是在江蘇安徽等地,主要防備北方南下的力量。
  2. 可是赤壁之戰的爆發,讓孫權不得不集中力量到荊州地區,因為劉琮這個敗家子把荊州一下子交給了曹操,使得孫權集團措手不及。
  3. 不過好在當時關羽占據了一個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江夏郡的夏口。他在夏口操練水軍已經有一兩年的時間,手裡的水軍加起來也有兩萬人之多。而當時東吳有多少水軍參戰呢?其實也只有三萬水軍。
  4. 所以他們是五萬水軍對戰曹操,曹操並沒有徹底接管荊州水軍,至少關羽手裡的兩萬人馬是不聽從他的調遣的。而劉表手裡的水軍估摸著也只有兩三萬的樣子,所以這是一次力量均衡的對決,曹操輸了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不過在這之後三國水師的力量則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因為關羽掌握了水師的精髓,所以鍛造了一支強大的荊州水師。為了避其鋒芒,孫權只好對劉備進妹固好,以此來維持荊州和東吳之間的穩定關係。

表卒,曹公定荊州,先主自樊將南渡江,別遣羽乘船數百艘會江陵。曹公追至當陽長阪,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孫權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軍退歸。---《三國志》

但是關羽手裡的水師太強大,這肯定是孫權集團的巨大威脅,所以孫權日思夜想要把關羽這支水軍弄到手,至少得毀了。所以當孫權殺掉關羽,徹底占領荊州以後,他手裡的水軍力量成為了當時全國最強大的水師。不管是劉備還是曹丕,輪番進攻都無法取勝的原因就在這裡。


04南北朝時期,北魏與南朝的水師不斷比拼,縮小了南北造船技術的差距。

司馬家族篡位成功,可惜晉王朝一百多年就沒了。劉裕取代晉朝建立了劉宋政權,他一心想要北伐,可惜歲數大了,後方又出了狀態。所以劉裕時期並沒有完成北伐的重任,這個重任落在了他兒子劉義隆的身上。

帝聞劉義隆將寇邊,乃詔冀、定、相三州造船三千艘,簡幽州以南戍兵集於河上以備之。---《魏書》

宋文帝劉義隆打算北伐的時候,其實北方也出現了較為平靜的統一時期,當時最強大的帝國是北魏拓跋氏的帝國,太武帝拓跋燾文治武功,樣樣在行,是一位非常英明的皇帝。

  • 劉義隆帶著南朝的大軍北上的時候,拓跋燾就萌生了打造船隻的念頭。他吩咐冀州、定州以及相州一起打造三千艘船,在幽州南部的黃河之上做戰爭的準備。
  • 北方有如此大規模的造船行動,這還真的是頭一遭。不過這次造船的目的,可不是為了方便航運,而是為了跟南朝劉義隆作戰。
  • 當時南方的水師力量,基本上是繼承了三國時期東吳的水師,所以劉義隆手裡有一支強大的水師。但是北伐靠水師是靠不住的,水師只能用來防守,我們看三國東吳之所以一直沒能北伐成功,那是因為他沒有強大的陸軍,而從未在防守戰上失敗,那是因為他擁有強大的水師。

這個時候劉義隆北伐,則完全是陸軍出戰,結果被準備充分的拓跋燾大敗而歸。劉義隆倉皇南下,而拓跋燾完成了飲馬長江的宏圖志願。

於時宮殿初構,經始務廣,兵民運材,日有萬計,伊洛流澌,苦於歷涉,淹遂啟求,敕都水造浮航。高祖賞納之,意欲榮淹於眾,朔旦受朝,百官在位,乃賜帛百匹,知左右二都水事。---《魏書》

那麼為什麼北魏的拓跋燾沒有帶兵渡過長江,南下進攻劉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他們手裡沒有強大的水師力量。

一直以來,水師力量都掌握在南朝手裡,北方水師真正興起,還只是從拓跋燾這裡開始的。所以拓跋燾因此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志向。但是由於籌備建造水師,北方的航運力量卻得到了強有力的發展。


05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內陸航運終於達到了巔峰狀態。

我國最長的一條人工河是什麼河?那就是大運河。南北朝紛亂的時代過去以後,隋王朝的楊堅一統天下。

楊堅去世以後,隋煬帝楊廣成為了天下之主。這位爺是個喜歡玩的主,為了玩耍,他什麼都幹得出來。

他遷都洛陽以後發現,從洛陽到揚州的距離實在是太遙遠,光走陸路非常不舒服。所以隋煬帝下令,開鑿一條大運河,可以直通揚州地區。

八月,壬寅,上行幸江都,發顯仁宮,王弘遣龍舟奉迎。乙巳,上御小朱航,自漕渠出洛口,御龍舟。龍舟四重,高四十五十尺,長二百尺。上重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飾以金玉,下重內侍處之。---《資治通鑑》

雖然命令 有些荒唐,也因為這個命令喪生了不少老百姓,可是這條河開通以後,卻成為了我國古代乃至現在重要的航運渠道。

在隋朝之前,誰也想不到從洛陽到揚州,居然可以通過水路。這條路大大解決了南北方之間,輸送物資的困難。

也正是因為這條河的開闢,所以無數船隻開始在大運河上來回穿行,使得隋王朝以後,出現了一個有一個商貿繁盛的朝代。

當南方的資源和北方的需求連接在一起以後,那麼必然可以造就一個太平盛世。大運河在其中充當的功勞,那是相當大的。當然了,如果沒有先輩們在歷代打造水師的艱苦過程,大運河哪裡能派上用場呢?


總結:水師的發展,為航道運輸奠定了基礎。

在隋朝以前,水面上的船隻,大多數都用於戰爭,就算不是戰船,至少也是為了運送戰略物資的船隻。基本上民用的船隻占很小一部分。

當時誰能夠掌握打造戰船的技能,誰就能夠在長江以及黃河上成為霸主。

  1. 從秦王朝一統天下開始,水師就充當了重要的作用。不論是對楚國的威脅,還是增強虎視天下的能力,水師的作用都不可小覷。
  2. 到了三國時期,水師力量,直接決定了三國的格局。東吳將長江和漢水都籠罩在自己的水師力量之下,從而打造了一個固若金湯的南方帝國。
  3. 南北朝時期,劉裕打到了長安地區,但是並未守住多久。北魏拓跋燾開始在黃河北岸打造水師,試圖阻擋劉義隆北伐軍的進攻,也為日後南下做好準備。
  4. 一直到隋王朝時期,楊廣帶兵南下,攻滅了陳後主陳叔寶以後,隋王朝再次一統天下。而隋煬帝挖掘的大運河,從此改變了中國商貿歷史。

此前所有打造水師的技術和能力,都成為了後來商貿運輸的重要後盾。不論是唐宋,還是明清,對於水上貿易之路,都從來沒有斷絕過,而且是越來越發達。可見自古以來打造水師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技術除了逐漸進步,並沒有改變,只是功能變了而已。

參考資料:

《戰國策》

《三國志》

《魏書》

《資治通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