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會導致失明和猝倒?其實很多危害你還不知道!七招養護頸椎

御頤生 發佈 2020-01-09T15:22:52+00:00

正常情況下,人的頸椎骨呈弓形排列,有其正常的生理彎曲;而慢性勞損、年齡增加或外傷導致頸椎變直甚至形成反弓狀態後,若經年累月無法恢復,便形成了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



正常情況下,人的頸椎骨呈弓形排列,有其正常的生理彎曲;而慢性勞損、年齡增加或外傷導致頸椎變直甚至形成反弓狀態後,若經年累月無法恢復,便形成了頸椎病。

過去很多人認為頸椎病是40歲之後人的專利,但如今20~30歲的頸椎病患者,比比皆是,造成頸椎病的病因有哪些呢?

1、為什麼會出現頸椎病?



在胚胎或發育過程中椎弓根過短,使椎管矢狀徑小於正常。在此基礎上,即使退行性變比較輕,也可出現壓迫性症狀而發病。



是頸椎病發生和發展中最基本的原因。隨著年齡的增加,頸椎椎間盤會逐漸失去彈性,形成脫出或膨出,壓迫周圍的神經與血管,導致各種症狀。由於椎間盤退變而使椎間隙狹窄,關節囊、韌帶鬆弛,脊柱活動時穩定性下降,進而引起椎體以及附近的關節和韌帶等變性、增生、鈣化,使頸段脊柱不穩定,形成惡性循環,最後發生脊髓、神經、血管受到刺激或壓迫,引起一系列表現。



急性損傷可使原已退變的頸椎和椎間盤損害加重而誘發頸椎病;慢性損傷對已退變的頸椎可加速其退變過程而提前出現症狀。不良的工作姿勢、不良的睡姿、不恰當的運動、外傷等,會加劇椎間盤的老化。

2、哪些症狀預示著頸椎病?

頸椎病的常見表現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噁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但是不同類型的頸椎病也會有不同的症狀,具體可參考以下描述:


(約50~60%的頸椎病都是此類型)

開始多表現為頸肩痛,短期內加重,向上肢放射

放射痛範圍根據受壓神經根不同而表現為相應皮節分布區皮膚麻木、過敏等感覺異常,同時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動作不靈活的表現

當頭部或上肢姿勢不當,或受到突然牽撞,有劇烈的閃電樣銳痛


(約10~15%的頸椎病都是此類型)

早期頸痛不明顯,而以四肢乏力,行走不穩、持物無力為最先出現的症狀。

隨病情加重發生自下而上的上運動神經元癱瘓



興奮症狀:頭痛或偏頭痛,頭暈,頭轉動時加重,可伴噁心、嘔吐;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瞳孔擴大或縮小,眼後部脹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齊,心前區疼痛和血壓升高;頭頸部泌汗異常及耳鳴、聽力下降,發音障礙等

抑制症狀:頭昏,眼花,流淚,鼻塞,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及胃腸脹氣等


該型臨床表現為突發性,有反覆發作的傾向。

眩暈:最常見,頭部活動時可誘發或加重

頭痛:枕部、頂枕部疼痛,可放射至顳部,為發作性脹痛,常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視覺障礙:突發性弱視或失明、復視,短期內自動恢復

猝倒:多在頭部突然旋轉或屈伸時發生,倒地後再站起即可繼續活動


少數頸椎病患者椎體前方有較大而尖銳的骨贅增生,從而壓迫食管引起吞咽不適

3、遠離這六種危害因素



4、頸椎病防治良方



預防頸椎病,日常生活中應該糾正不良的姿勢和習慣,從根本上減輕頸椎的負擔。防止持久的單一姿勢,避免肌肉疲勞是一大原則。

注意坐姿:注意端正頭、肩、背的姿勢,擺正電腦顯示屏,看電腦、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不要偏頭聳肩,保持脊柱的正直。

正確背包:單側背包很容易引起頸椎病,不定期兩側更換著背包或選擇雙肩包,可以預防由於一側肩部過於疲勞而誘發頸椎病。



平時要注意頸肩部保暖,不要用電風扇或空調直接吹後脖頸;乘車或運動時注意頸部保護措施。



枕頭的高低、長短、軟硬等和頸椎健康有著密切關係,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習慣仰臥的人,適合用較硬枕頭,枕頭的高度應在5~10厘米;習慣側臥的人,適合用中等硬度的枕頭,枕頭高度應在10~15厘米。枕頭是用來托住頸部的而不是頭部的,不要養成躺著看書、看電視的習慣。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動靜結合,每工作一小時左右就是站起來做做工間操,活動活動四肢、頸椎,消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防止勞損。



休息時多躺靠背椅,使頸肌放鬆,經常伸縮脖子,儘量將下巴壓低,抵住胸口,使兩耳低於雙肩,有助於預防或減輕頸椎病症狀,減輕疼痛。



在保證良好飲食方式的基礎上,多吃些含鈣多的食物,保證骨骼的健康;不要酗酒,以免加速頸椎退行性變。



非手術治療:如頜枕帶牽引、頸托或頸圍、按摩、理療等可有一定效果。在症狀劇烈、嚴重影響生活及睡眠時,可短期應用局部頸硬膜外注射藥物。

手術治療:診斷明確的頸椎病經非手術治療無效或反覆發作者,或為脊髓型頸椎病者可手術治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