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瘟疫大流行和道教的興起

木劍溫不勝 發佈 2020-01-09T15:41:47+00:00

"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漢書》之中短短一句話,背後卻是一場悲慘的災難。七子隕落,文壇凋敝曹植的《說疫氣》之中,對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的慘狀有著詳盡的記載:"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對於這次瘟疫,有專家認為是出血熱,深究其原始,還要從

"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漢書》之中短短一句話,背後卻是一場悲慘的災難。

東漢從光武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到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是我國歷史上非常罕見的瘟疫頻發時期。瘟疫持續了196年,災情持續時間長,傳播範圍廣,程度劇烈。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討伐孫權,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曹營爆發了可怕的瘟疫,逼得曹操不得不退兵。關於這場瘟疫,學術界有很多爭論,有人認為,這是由於血吸蟲而引起的傳染病,也有人認為這是鼠疫或者傷寒。在赤壁之戰前,曹軍之中已經出現了少量的患者,後來瘟疫難以控制,曹軍之中死者大半。

建安二十二年,一場瘟疫來勢洶洶,造成了更加慘烈的傷亡。

七子隕落,文壇凋敝

曹植的《說疫氣》之中,對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的慘狀有著詳盡的記載:"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對於這次瘟疫,有專家認為是出血熱,深究其原始,還要從西漢時期說起。當年張謇通西域之後,中原人一直和西域人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漢武帝多次征戰匈奴,將這種瘟疫帶入了中原之中,因為東漢末期天氣異常所以出現了大範圍的爆發;但也有專家研究認為,出血熱並不會在夏季爆發,但這場瘟疫並沒有季節性,而是從這一年春季開始一直蔓延到了冬季,不像是季節流行病,而更像是鼠疫。

曹丕在《與吳質書》之中道:"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徐幹)、陳(陳琳)、應(應瑒)、劉(劉楨),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根據史料記載,建安七子之中的王粲也死在了這一年,王粲去世之時才41歲,王粲隨曹操征吳,這一年曹營之中發生了疫病,王粲很可能在軍隊之中被感染,在回軍途中突然去世。而建安七子之中的另外兩位——孔融在建安十三年被殺,阮瑀在建安十七年病死,也就是說,建安二十二年的這場瘟疫,讓"建安七子"成為文壇絕唱,一個都沒有留下來。

這五位隕落在瘟疫之中的文壇巨匠都是上流社會的人物,相比於貧民百姓,他們的飲食和衛生條件要好一些,而且與老鼠接觸的機會並不多。他們的離世說明災情已經無法控制,已經波及到了上流階級,老百姓感染者十之八九。

建安詩歌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因為這場災難,文學的發展迅速進入了低谷期。建安七子是鄴下文人的標誌性代表,他們的逝世,代表著鄴下文人集團的徹底消亡。建安七子和曹氏三父子交相輝映的文壇盛況,最終只剩下了曹氏父子,而三者之中,只有曹植一個人是專門從事文藝創作的名家。隨著建安七子時代的結束,大量的"悼亡詩"出現,這些詩文充斥著對生離死別的傷感。在這種文化氛圍之下,文人們大多從關注政治到關注生命之上來,探索人生真諦。

天災人禍,長達八年

曹操面對這樣的災情,終於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頒布了賑災令,作了以下規定:但凡女子七十歲以上、沒有丈夫兒子的,十二歲以下沒有父母兄弟的,以及眼盲、手腳殘疾卻沒有父母妻兒照顧的,都可以"廩食終身";十二歲以下出身貧寒的幼兒"隨口給貸"。

然而曹操的賑災手段對百姓的幫助是十分有限的。一方面天災造成了大量人口消耗,經濟損失巨大,一方面戰爭依舊在進行,人們不得已在家破人亡的情況之下繼續為軍隊提供軍糧。戰爭和瘟疫,交織成建安二十二年的人間地獄。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跟隨夏侯惇和臧霸征吳,半途之中軍中出現了瘟疫,司馬朗體恤部下,親自巡視發藥,後感染瘟疫而亡。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災情已經擴張到荊州地區,光羽大意失荊州,功敗身死,孫權雖然得到了荊州,但是因為這年災情嚴重,只得見面荊州百姓的租稅。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薨逝。禍不單行,瘟疫隨著戰爭快速傳播,已經到達了魏都,漢獻帝遜位,曹丕稱帝,當時因為過重的徭役和連續數年的瘟疫,軍中騷動不安,臣子上諫曹丕密不發喪,唯恐天下大亂。後來在賈逵的堅持之下,才將靈柩送到了鄴城。

疫情一直持續到了公元224年,這一年諸葛恪率軍伐魏。因為災情嚴重,死者大半,諸葛恪最終率軍撤退。戰爭,讓這場瘟疫波及範圍越來越廣,病毒隨著軍隊的遷徙和難民的逃亡四處傳播。常年的戰亂百姓貧窮飢餓,更加經受不了病痛的折磨。這場持續8年的瘟疫之所以帶來了如此大的傷亡,建安年間的瘟疫是人口大銳減的重要原因。

民間暴動,道教萌芽

漢末到魏晉,是道教萌發成長的重要時期。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最為苦難的年代,也是貧苦百姓們最需要精神寄託的年代。

光武帝建武年間,曾經爆發過三次嚴重瘟疫,也就是這短時間,民間爆發了三次規模巨大的"妖巫"事件,史學家們將這三次運動定義為極端民間道教運動。之後,因為瘟疫沒有大肆爆發,"妖巫"運動也偃旗息鼓了一百多年。東漢末年,瘟疫更加嚴重,民間"妖巫"運動再次高漲。漢靈帝時期出現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兩次大規模的民間運動。

曹植對瘟疫的解釋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他認為是氣候異常才導致了這樣的災害。而對於並沒有讀過書的老百姓們來說,這場瘟疫來自於疫鬼的懲罰。對於生死的迷茫和對"疫鬼"的恐懼感,讓百姓們急需要一個控制疫鬼的"神"來幫助他們在這場瘟疫之中活下來。所以,當有人打著"神"的旗號說可以幫助消滅疫鬼妖魔之時,他就會得到眾多的信徒。

道教大肆宣傳降魔除妖,並且以"長生"和"醫道"輔佐,在瘟疫流行的鄉村,這些方士們以符水方術給百姓治病,也推動了道教在民間的傳播。

結語

建安二十二年爆發的瘟疫極有可能是一種傳播性極強的鼠疫,它從軍隊之中開始蔓延,隨著行軍打仗的進程,這種病毒傳播到民間,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由此可見,戰爭是加速瘟疫傳播的元兇,天災和人禍一同降臨,對社會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建安七子除了已經過世的兩位,剩下的五位都在同一年病亡,一時間鄴下文人集團失去了中堅力量,建安文壇只剩下了曹家父子三人,詩文主流題材便是悼亡之詩。看到這樣的人間慘劇,本來以政治謀士為一生所求的文人階級,慢慢將關注點轉向了哲學層面,他們探索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文學作品種種往往充滿了人生無常的悲涼感。

而在民間,常年的戰亂、徭役和瘟疫,讓疫區家家戶戶家破人亡,百姓將瘟疫的原因歸結於妖魔鬼怪作祟,寄希望於道教的"降魔"、"醫道"和"長身"之術。在這個灰暗的年代,道教得以飛速發展,並且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漢靈帝時期戶籍統計之時,尚且還有一千萬戶,而到了建安中期,全國僅剩下了三百萬戶。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死在瘟疫和戰爭之中,史書之中寥寥幾句,卻是沙場萬骨枯,十室九空的地獄景象。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給王朗寫了一封信: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癘數起,士人凋落,余獨何人,能全其壽?已經奪得王位的曹丕尚且如此悲戚,何況是在底層掙扎的平民百姓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