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腹痛、便血……小心得了「綠色癌症」

醫學科普袁大夫 發佈 2020-01-09T16:03:31+00:00

近日,一個15歲的年輕小伙子,因為反覆腹痛、便血伴休克住院治療,後經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綠色癌症」——克羅恩病,經積極治療後,症狀控制。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關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識,同享健康生活。歡迎收藏+轉發!

醫學知識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近日,一個15歲的年輕小伙子,因為反覆腹痛、便血伴休克住院治療,後經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為「綠色癌症」——克羅恩病,經積極治療後,症狀控制。

現在人談「癌」色變,認為得了癌症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

1、什麼又是綠色癌症呢?綠色癌症的生存期短嗎?

答案是否定的,綠色癌症就是炎症性腸病,炎症性腸病到底是個什麼病?怎麼會被稱為「綠色癌症」呢?

因為炎症性腸病併發症多,且需要終身治療,患者常會腹痛、腹瀉、血便甚至腸梗阻,不僅身體上痛苦,經濟負擔也非常重。但是很少直接危及生命,所以稱為綠色癌症。

如果出現持續腹瀉、腹痛、發熱、便血等症狀,要儘早檢查,警惕是否患了炎症性腸病。

2、什麼是炎症性腸病?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終身疾病,是一種發生機制尚不明確的消化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青年人發病率高,多在18歲-45歲之間,典型症狀包括:腹瀉(稀便、水樣便或大便次數增多)、腹痛、便血等。除了消化道的症狀,炎症性腸病還有一些腸外表現,如眼部發紅髮癢、口腔潰瘍、關節腫痛、皮膚損害、肝損傷、膽管炎等,有的患者則是以腸外表現為首發症狀去就診的。

此病堪比癌症的討厭之處還在於,有終身復發的可能,即使診斷非常及時準確、治療合理有效,病情卻仍會反覆發作,所以目前認為這種病需要用藥長期維持治療,維持治療的時間得用年來計算,一般是三至五年左右,如果三年內沒有復發,才可以考慮停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終身服藥維持治療。

3、為什麼現在這個病突然增多?

為什麼現在這個病突然增多?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與我們飲食結構發生了改變有關係。某種意義上來說炎症性腸病是吃出來的病。


專家提醒,家長應當儘量別讓孩子吃垃圾食品,包括油炸類食品、醃製類食品、加工類肉食品等。青少年時期患病,會導致發育遲緩,影響學業,進而影響他們的人生。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冰箱的使用。目前認為冰箱的使用引起長期存放在冰箱裡的食物容易滋生嗜冷菌。有數據顯示,三成以上的炎症性腸病患者的病因是食用了冰箱裡存放過久的食品。

4、腸道敏感是否容易引起綠色癌症呢?

有的人胃腸道特別敏感,稍不注意吃錯東西就腹瀉,是否更容易得炎症性腸病?答案:不一定!飲食不慎而腹瀉,往往是急性胃腸炎,屬於感染性腹瀉,或者胃腸功能不佳導致的腹瀉,與炎症性腸病是兩碼事。


不過,腸道紊亂、失衡的細菌可能對炎症性腸病的發生與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研究發現,益生菌對於IBD病人的治療是有確切療效的。

5、炎症性腸病是否會癌變?

專家提醒病程較長的患者,如果經正規治療後腹痛、便血、體重減輕等症狀無明顯緩解,甚至病情加重,要警惕癌變可能。對於這些病人,定期的糞便檢查及胃腸鏡篩查等,都是必要的!

6、炎症性腸病的早診早治

由於病因尚不明確,炎症性腸病在早期較難識別、容易誤診。有關文獻統計發現,既往潰瘍性結腸炎誤診率超過30%、克羅恩病誤診率超過60%。如果有不明原因消瘦、長期腹瀉、肚子痛等症狀,最好早診、早治。

一旦得了炎症性腸病,除了積極治療,堅持用藥,還要特別注意飲食起居,過於勞累、飲食不當隨時可能誘使疾病復發。


日常做好5件事,可以減少發病:

1.少吃多餐,以低纖維、少渣飲食為妥。飲食營養均衡,易消化,不宜吃粗纖維食物。大量粗纖維,會加劇胃腸粘膜受損,並影響營養吸收。蝦蟹、燒鵝、燒鴨、雞蛋、牛奶等發物慎吃,但也因人而異。

2.忌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刺激性食物會促進胃腸蠕功,而太油膩會導致消化和吸收不良,兩者都會加重炎症反應。

3.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工作不能太勞累,注意勞逸結合。


4.戒菸。在吸菸的人群中,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率較低,克羅恩病發病率較高。所以,克羅恩病患者必須戒菸。


5.定期複查。(1)查血C反應蛋白、血沉、鈣衛蛋白等炎症指標可以反映病情變化;(2)糞便檢查潛血陽性提示腸道屏障又出現損壞;(3)腸鏡一般3-6個月複查一次。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關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識,同享健康生活。歡迎收藏+轉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