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宋朝國力強盛,為何只存在了十幾年?主要原因在於皇帝

奶爸愛讀書 發佈 2020-01-09T16:26:16+00:00

和明君相反的是,昏君的數目卻不少,縱觀歷史上的那些朝代,不難發現,很多朝代之所以滅亡,跟統治者昏庸統治是分不開的。

說起古代的疆域達到空前程度的朝代,相信大家都能說出很多個。這些實力雄厚的朝代的開創,一般都和這一朝代出現過明君有關。明君的出現,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進一步發展強大的保障。不過,歷史上出過的皇帝那麼多,明君的個數寥寥可數,大部分朝代,可能都沒出過幾個明君。和明君相反的是,昏君的數目卻不少,縱觀歷史上的那些朝代,不難發現,很多朝代之所以滅亡,跟統治者昏庸統治是分不開的。即使在某些朝代發展中期,皇帝也很可能屬於偏向於昏君那種類型。而在南北方分裂的時期,政權更迭更加頻繁,這其中出現的皇帝,往往都是昏君類型。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南方出現了很多小國,其中宋齊梁陳這四個朝代比較出名。宋國作為首先出現的一個統一政權,其實力與地位在四個朝代中算是領先的,但是這樣的一個實力還算強大的宋國,存在了十幾年就滅亡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皇帝。

宋國出現傾頹之勢是從一位叫劉子業的君主開始的。劉子業小的時候,便被母親嚴加管教,只為了他能夠成為一個好皇帝,母親對他在各個方面都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但是沒想到劉子業長大之後,卻沒有體會母親的這份良苦用心。他當上了皇帝的時候,已經成為太后的母親病重在床奄奄一息。在臨死之前,母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看她一眼,然而劉子業卻拒絕了母親的要求,沒有去見最後一面,母親就這樣撒手人寰了。

母親去世之後,他像沒有了束縛的小孩子一樣,每天胡作非為、為所欲為,對於朝中的大臣也是相當任性,不僅不理睬朝中大臣有利的建議,還對朝中大臣惡語相向、大打出手,很多人對其非常不滿。最後在眾大臣的一致要求之下,劉子業被他的叔叔劉彧廢掉了。他的這個叔叔確實非常有治理才能,而且也不像劉子業一樣,昏庸無道。相反,他是一個明君,非常賢明。在他的帶領下,宋國發展勢頭出現較好的態勢。可是好景不長,在位七年,他就因疾病去世了,這也仿佛預示了宋國的結局。

之後,劉裕繼承了皇位,這個劉昱和他的堂哥一樣,昏庸無道,非常殘暴。在他的治理下,朝廷從一片清明陷入了更加混亂的狀況。他根本就分不清大臣到底是賢臣還是奸臣,弄得朝堂上下離心離德,一點都不團結。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聽信讒言,認為蕭道成想要造反,所以有殺了他的念頭。但是蕭道成知道了他的意圖,於是先下手為強。最終劉裕被殺死,蕭道成自立為帝,而宋國也就此滅亡了。

宋朝本來已經在劉彧的治理下,呈現出好的發展勢頭,如果繼承皇位的是一個治政還算清明的皇帝,這個朝代也不會這麼快就滅亡了。不過,像這種本來就是篡位建立的朝代,大臣自然也不會完全忠心於皇帝。南北朝時期,南方政權之所以存在時間都不長,大臣謀權篡位是直接原因。一般統一的朝代,統治者如果昏庸統治,可能更多的是會激起百姓的不滿,這也往往會導致爆發農民起義。大臣能夠起兵造反,說明其掌握著較獨立的兵權,這也是歷史上較早朝代的一個共同特點。

從宋朝滅亡的原因來看,統治者昏庸統治是這一朝代滅亡的根本原因,由此也能看出明君對於鞏固政權的重要性。一個朝代能夠延續發展,皇帝的合理統治是必要的,如果皇帝仗著權力最高,就胡作非為,大臣自然也不能皇帝的行為。劉宋王朝的建立,跟其滅亡相似,都是統治者昏庸統治顛覆了政權。一個政權的顛覆,似乎也只是重蹈前朝的覆轍,只要這個政權的制度未發生改變,新建立的政權就無法獲得比前一個政權更大的優勢。但有一點是一定的,就是統治者堅持以民為本,那麼這個朝代就不會輕易顛覆,這也是衡量一個皇帝是明君還是昏君的一個重要依據。

只不過在疆域分裂的時期,一個政權還面臨外部的威脅,這樣即使出現明君,可能也難以拯救處於存亡關頭的王朝。這樣的例子不難找,像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他治政還算有一定能力,應該也算得上是一個明君。然而面對內憂外患的狀況,他終究沒能挽救明朝的結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