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閥發家史——孫權篇

畫筆中的歷史 發佈 2020-01-09T16:40:42+00:00

歷來有說法是孫權策劃了這次刺殺,但一是沒有證據,二是孫權也不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所以陳壽在《三國志》中說孫權有勾踐之奇,但性格多疑,長於制衡,導致「讒說殄行,胤嗣廢斃」,是很恰當的評價了。


在劉備、曹操、孫權三個三國政權創始人(或奠基人)中,孫權的人氣是最低的。或許與其崛起的道路有關。劉備和曹操都是白手起家,孫權卻是繼承父兄的基業。不過孫權並非完全的守成之主,孫權繼承孫策的江東基業只有六郡,如果按照東漢的揚州六郡劃分只有五郡,通過孫權的努力,成為揚州、荊州、交州三州之地。如果僅憑藉占據的地盤來看,孫權取得的成就還要高於劉備。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孫權崛起的過程。

兄終弟及

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孫策正準備趁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峙的時機,北上向徐州擴張,結果遭到了許貢門客的刺殺。歷來有說法是孫權策劃了這次刺殺,但一是沒有證據,二是孫權也不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小編認為這個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比較低,低到還不如郭嘉策劃刺殺孫策的可能性大。

古代父死子繼的繼承制度比兄終弟及更加普遍,皇權越集中就越是如此。不過在亂世當中,由於繼承人的年齡太小,無法籠絡部下,在與其他勢力的競爭中勝出,所以將位置讓給成年的兄弟。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孫策的兩個弟弟孫權和孫翊都有可能。孫翊和孫策是同一類人,驍勇果決,但是短於政治。於是孫策將江東交給孫權。張昭、周瑜等人全力支持孫權,幫助孫權穩固了江東局勢,沒有出現太大規模的動亂。孫權上位之後,改變孫策時期的戰略,與北方的曹操交好,然後全面向西方擴張,與荊州劉表,更準確地說是江夏黃祖開戰。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

赤壁之戰

孫權放棄北方,競長江之極的戰略是高明的,但是具體實施起來也是困難的。孫權花費了八年的時間,才堪堪擊敗了黃祖,然而曹操已經利用這段時間掃平了河北,馬上就要對南方用兵。荊州牧劉表恰在這個關鍵時刻病死,上位的劉琮沒有任何威望,被荊州世家州吏攜裹投降曹操。長江之險曹操與孫權共之,且曹魏位於上游,對江東的優勢非常大。

在劉表去世的時候,孫權希望勾連暫駐樊城的劉備,破壞劉琮對荊州的統治,然後趁亂取利,於是派魯肅與劉備聯盟。這一手發揮了作用。面對曹操的壓力,劉備集團與江東集團聯盟,合兵五萬抵抗曹操至少十萬大軍(荊州降卒不能全部用,襄陽、江陵需要用兵鎮守,會消耗一部分兵力);另一方面孫權親率大軍進攻淮南,為江漢戰場聲援,牽制曹操的兵力。

雖然在淮南的軍事行動失敗,但是孫劉聯軍在赤壁、烏林取得大勝,一舉擊潰曹操的大軍。而後孫劉聯軍猛攻南郡,逼迫曹仁從江陵撤退。「赤壁之戰」和「南郡之戰」的勝利不僅讓孫權保存了江東基業,還讓孫權和劉備瓜分了長江以南的荊州各郡,打通了入川的通道,為後來三足鼎立的局勢提供了前提條件。

深入交州

原先張紘、甘寧、周瑜包括魯肅為江東集團制定的擴張戰略都是跨有荊、揚,組成完整的長江防線。但是在「赤壁之戰」和「南郡之戰」之後,三方勢力在荊州呈現出這樣一種現象:曹操在北部的襄陽;劉備在公安和「荊南四郡」;孫權在南郡,正好被夾在中間。介於這樣一種局面,再加上比較激進的周瑜去世,相對保守的魯肅上位,改變江東集團的戰略,將南郡借給劉備。此舉雖然避免被曹操和劉備兩面夾擊的危險,但也失去入川的機會。孫權退而求其次,將目標轉向東南部的交州。

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劉備受到劉璋的邀請進入西川,吞併益州的計劃提上日程;孫權趁機派步騭取徑零陵南下交州,殺死蒼梧太守吳臣,暫時控制交州北部,並且獲得交趾太守士燮的歸附。不過這個時候的孫權對交州控制並不算牢固。真正控制交州要等到東吳黃武五年(即公元226年),士燮去世後,孫權趁勢改動交州的行政劃分,將交州劃分為交州和廣州兩州,引起士燮的兒子士徽的叛亂。呂岱誘殺士徽兄弟,平復士家的叛亂,孫權才真正控制了交州。

坐擁三州

劉備占據益州,實力強大,開始威脅到孫權。即便有魯肅在兩家之間調和,但仍然無法遏制矛盾的升級。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呂蒙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由於曹操攻取漢中,威脅益州,劉備不得不放棄荊州的一部分,雙方各讓一步,以湘水劃界訂盟。但是只要南郡在劉備手中,孫權就如骨鯁在喉。於是在關羽北伐襄陽、樊城的時候,孫權拍板了呂蒙的計劃,偷襲荊州,全取長江以南的荊州,保證了江夏和揚州的安全。

面對劉備即將要發動的進攻,孫權做好了全面的準備:向曹丕臣服避免兩線作戰;命令步騭率領一萬人從交州到益陽,控制「荊南四郡」的安定。加上陸遜在夷陵的優秀髮揮,結果就是成功擊退劉備,完全消化荊州,迫使蜀漢重新與自己聯合。這個時候的孫權終於完成「六郡變三州」的事業。在黃龍元年(即公元229年),孫權憑藉對曹魏的「石亭之戰」的勝利,正式稱帝,開創孫吳的政權。

晚年昏聵

雖然孫權以六郡搏三州,功業不算小,但是孫權的後期表現還是很有問題的。具體表現就體現在「二宮之爭」上。孫權確立孫和為太子,又魯王孫霸同等的待遇,放縱孫霸與孫和相爭。孫和和孫霸兩個人各自樹立黨羽,一些政治投機者紛紛站隊,最後東吳群臣從孫氏宗室到朝中重臣再到邊鎮重將都裹進「二宮之爭」的旋渦中,政治鬥爭不斷,流血事件頻發。這個時候無論孫和和孫霸誰成為繼承人,都會讓東吳內部傷筋動骨。

所以孫權只好將他們全部放棄,又立幼子孫亮為太子,以諸葛恪、孫弘、孫峻、滕胤、呂據等人為輔政大臣。這又導致孫權去世之後,東吳陷入主少國疑的局面,五個輔政大臣頻繁發生內鬥,消耗東吳的國力。在這段時間裡,東吳的政治是非常黑暗而且動盪的,這也是孫權一手促成的結果。所以陳壽在《三國志》中說孫權有勾踐之奇,但性格多疑,長於制衡,導致「讒說殄行,胤嗣廢斃」,是很恰當的評價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