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前三的胃癌,一定要警惕這四個過程

大河報天天健康 發佈 2020-01-09T16:46:20+00:00

從胃炎到胃癌有四步,即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得胃癌就像出車禍,雖然幾率不高,但人走在街上都有被車撞的可能,而開車在高速發生車禍的風險要更高,步步都有風險,就看你如何應對。

大河報天天健康頭條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通訊員 馬煒徽

所謂「十胃九病」,胃作為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得病的。

中國是胃癌的發病大國,全球42%的胃癌發生在中國。胃癌成為國人癌症發病率前三的癌症!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趙文介紹,胃癌不是由正常細胞「一躍」變成癌細胞,從最開始為胃炎到最後發展成為胃癌,是一步一步的過程。

從胃炎到胃癌有四步,即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得胃癌就像出車禍,雖然幾率不高,但人走在街上都有被車撞的可能,而開車在高速發生車禍的風險要更高,步步都有風險,就看你如何應對。

那麼每一步是什麼意思呢?趙主任給大家通俗地解釋一下:

慢性淺表性胃炎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胃病」。事實上,胃鏡報告中的很多慢性淺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潰瘍性消化不良,並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也就是說慢性淺表性胃炎距離胃癌還很遠。

萎縮性胃炎 

胃黏膜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老,慢性胃病中有20%是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不會都變成胃癌。只是萎縮性胃炎變成胃癌幾率,比一般人正常人高一點。如果治療得當,採取的保護措施好,大部分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人是不會癌變的。

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

胃炎反覆,胃粘膜修復再修復,結果胃裡長出了本該在腸道才有的細胞,出現了「腸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往往被認為是癌前病變,也就是說還沒到癌的那一步,但如果再發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當然,不是所有腸上皮化生都會走到胃癌那一步,只是胃病到這一步,要更加小心呵護了,積極治療,不再折騰自己的胃,是完全可以避免發展成胃癌的。同時,定期複查胃鏡很重要。

那麼,如何保護我們的胃呢?

人如果吃了過多的食物,超出了消化能力的承受範圍,就會消化不良,出現如脹氣、反酸、噯氣等症狀,引起胃部不適。趙文主任強調,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護胃至關重要!

1.定時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使胃堅持有規律的活動。每餐還應堅持食量適度。

2.溫度合適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否則,過燙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都會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發胃病。

3.細嚼慢咽,忌邊吃邊說

古人說過「食不言、寢不語」,邊吃邊說,不僅沒禮貌,還會隨食物咽下更多的氣體,氣體越多,越容易有噯氣等消化不良的表現。對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儘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維護作用。

4.清淡飲食,忌飲高度酒

高鹽食物不僅增加高血壓風險,也會損傷胃黏膜。偶然的損傷可以快速修復,但如果一直是高鹽飲食,這種損傷就是持續性的。

另外,高鹽食物的代表——鹹菜和燒烤,還會增加胃癌的發病風險。

酒精含量在20°以上,每小時飲用超過100ml,就可對胃黏膜造成瘋狂「攻擊」,不想喝成「胃出血」、「胃穿孔」,就避免飲用高濃度酒,當然,能不飲酒就最好了。

5.飲水擇時

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消化。

6.放鬆精神

人的精神狀態能夠直接作用到胃功能上,一旦精神壓力過大,就會導致食慾降低、胃酸、胃痛、脹氣、口乾舌燥、或者暴飲暴食等現象,可以對胃功能產生極大的影響。

7.注意飲食安全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感染後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的細菌,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而食物或是飲用水的污染等,會大大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

最後,趙文主任提醒大家,如有腸胃不適一定要及時就診,現代技術無痛胃鏡檢查舒適安全,勿把小病拖成大病,防胃病最好是防未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