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將發力短內容,誰在顫抖,誰在興奮?

李東樓 發佈 2020-01-09T17:00:11+00:00

其中最重要的有幾條信息,一是微信將會對微信好友的數量限制做出調整;二是微信將會發力短內容,第三則是微信紅包會將在春節期間有新動作。


文/李東樓

今日,微信在廣州召開一年一度的微信公開課PRO。雖然微信事業部總裁張小龍故意缺席沒有在現場發表演講,但卻特意錄製了長達十幾分鐘的演講視頻。

在我看來,張小龍的演講視頻的信息量很大。其中最重要的有幾條信息,一是微信將會對微信好友的數量限制做出調整;二是微信將會發力短內容,第三則是微信紅包會將在春節期間有新動作。
而我這篇文章的重點是想深入討論下,微信為何要發力短內容,以及微信會以一種什麼樣的形式來發力短內容?還有微信發力短內容,對於其他內容平台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微信為何要發力短內容?

首先我們先來明確一下何為短內容?在我看來,所謂的短內容包括文字簡練的圖文內容以及短視頻內容。實際上,微信朋友圈上的內容基本上都是短內容。但是,對於微信來說,這可能並不夠。因為微信朋友圈是一個封閉的空間,只針對個人好友開放,並不能在全網內搜索到。

顯然,這樣的短內容無法形成更廣泛範圍的傳播和互動,並不是微信要發力的重點。

在我看來,微信發力短內容很可能是從微信公眾號下手。正如張小龍在視頻演講當中提到,公眾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簡訊成為一種基於連接品牌和訂戶的群發工具,群發的內容應該是各種各樣的形式的內容,如文字,圖片,視頻等。但是,一個「小失誤」導致現在的微信公眾平台成為了以發布長文章內容為主要載體的內容平台。

實際上,微信公眾號平台的」失誤「主要在於一刀切的限制了微信公眾號推送內容的次數。特別是對於微信公眾號運營者來說,微信公眾號每天只有一次寶貴的推送機會,推送碎片化的短內容顯然是一種浪費。所以正是這個推送次數的限制,阻礙了微信內容向多樣性和豐富性的方向發展。

因此,我不妨大膽預測一下,微信公眾平台很可能會在近期放開對諸如文字、圖片和短視頻等短內容的推送限制。

事實上,張小龍在公開課上說的已經非常明白:「表達是每個人天然的需求,但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天天寫文章。微信的短內容一直是我們要發力的方向,順利的話可能近期也會和大家見面。」

更重要的是,微信推送限制的放開已經迫在眉睫。因為,微信迫切需要提升當前微信公眾號平台的活躍度。根據微信官方此前透露的信息,微信公眾號數量已經突破2000萬。另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雖然80%微信用戶使用了公眾號,但是2019年2月,73%的用戶關注的公眾號數量低於20個,其中,24%的用戶低於10個,近50%只有10-20個。這意味著,眾多的公眾號處於一個無人問津和無人關注的狀態。


更糟糕的是,微信公眾號數量很可能早已停止增長。微信在2017年公布了其微信公眾號數量突破了2000萬,而截至目前官方的宣傳口徑還是停留在2000萬。而就我個人作為內容創作者的感受來看,2018年以來,停更的公眾號不再少數,特別是一些沒有原創能力的微信公眾號基本上退出了市場,還有一些公眾號創作者由於無法形成商業化也停止了更新維護。

顯然,張小龍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演講當中特別提到:「雖然頭部大號會有最大的瀏覽量,但是在一個人人皆可創作的年代,我們希望長尾的小號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這也是之前公眾號一個忽略了的部分。」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微信目前想到的解決方案就是發力短內容。

實際上,當前內容產業依然紅火,各大內容平台對於內容產業依然在熱情投入。目前不僅今日頭條、百度這樣的內容巨頭不斷加大對優質內容創作者的扶持力度,還有包括新浪、網易、搜狐、鳳凰等傳統的門戶媒體通過內容後台的改版,以及內容的補貼來吸引內容創作者。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包括同花順、雪球、中金在線等垂直的財經媒體也都紛紛推出自媒體平台,來吸引內容創作者。這與微信公眾號的停滯形成鮮明的對比。

更重要的是,除了發力長文章內容的建設外,這些平台也紛紛給予短內容以更多的信息流曝光。比如百度的百度動態,今日頭條的微頭條等,他們對短內容的推薦力度不亞於對於長文章的推薦力度。雖然目前短內容還不能為創作者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但是卻增加了內容創作者的曝光度,同時可以為把幫助內容創作者持續吸引粉絲。


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經過幾年的大浪淘沙也逐漸開始明白。只有自己擁有粉絲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所以也開始投入精力進行短內容的運營當中。

在此情況下,能夠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多樣化的創作陣地顯然更受歡迎。這正是今日頭條作為後起之秀,吸引了眾多創作者的原因。因為今日頭條「家族」幾乎提供了所有類型的內容創作者都提供了創作陣地。

此外,百度、微博,以及知乎等平台都在全力爭奪創作者,百度目前也在力推短內容「動態」,讓優質的創作者的短內容出現在百度的信息流當中,知乎、虎嗅等垂直平台同樣開通了短內容功能。

顯然,對此微信不能坐視不理,無論從創作者的需求而言,而是從行業的競爭角度來看,微信都必須儘快發力短內容。

短內容為何變得如此重要?

正如前面所言,內容平台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視短內容。那麼,短內容突然成為「香餑餑」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我認為有三點:

第一,短內容爆發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大爆發的必然,在時間稀缺的今天,人們需要更加快速的獲取信息,而短內容無論從創作速度還是傳播速度都更加快捷,也更符合時代的需要。

第二是隨著人們智能設備的不斷升級以及國民素質的普遍提高,短內容的創作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特別是短視頻內容,比長文章內容更具吸引力,更能承載豐富的內容,也更能夠留住用戶。

第三,短內容不僅喜聞樂見,而且低門檻的創作要求,還會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內容創作當中,這將極大的激發平台的創作活力,不僅使得平台上的內容更趨豐富,更有利於平台不斷擴大自身的用戶規模。

微信發力短內容,誰最緊張?

微信發力短內容,首先對於微信公眾號平台的創作者應該算是一個好消息,如果增加對文字、圖片和視頻等短內容的推送次數之後,可以與訂戶進行更多的互動,這有利於訂戶的積累和活躍。但是,對於現有的內容平台來說,可能並不是好消息。

目前短內容建設做的最好的,一是微博,二是今日頭條。

微博在短內容方面有優勢,眾所周知是有歷史原因的,在此之前,新浪微博打敗了騰訊微博,搜狐微博等眾多競爭者成為微博形態唯一倖存者,並直接將名稱改名為微博,獨占了這一短內容市場。

作為以短內容為主的平台,微博早期只允許發布不超過140個字的短內容,後來伴隨著內容產業的爆發,特別是微信公眾號對於長文章內容的推動,微博逐步放開了文字的限制。換言之,短內容本就是微博的強項。

而正是因為微信的「小失誤」,使得微博在短內容方面一直處於「獨孤求敗」的境地。

不過,近年來隨著更多大佬入駐今日頭條,並在今日頭條上頻頻發聲,吸引了更多人去入駐和生產內容。使得今日頭條的微頭條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內容陣地,間接發展成為一個僅次於微博的短內容平台。

所以,如果微信發力短內容,最感到緊張的首先是微博,其次是今日頭條。

微信發力短內容的優勢在於,微信公眾號本就有2000萬的運營者,此前的推送限制壓抑了用戶短內容創作的需求,一旦放開很可能吸引眾多創作者重新將運營精力投放在微信公眾號上。

另一方面,基於微信更高的日活躍度,微信公眾號的推送的短內容,到達用戶的速度可能更加快捷。這其實對於微博和今日頭條等內容平台都是威脅,想一想在微信上就能夠通過微信公眾號的推送獲得豐富的內容信息,那麼也就不會專門去其他內容平台上進行內容消費了。

在張小龍看來,用戶正在變懶,用戶更希望被動的接收信息而不是主動獲取。「微信推送什麼信息,決定了用戶會看什麼信息,決定了他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裡。」

我們知道,過去人們獲取信息都是主動的,所以有刷微博,刷朋友圈這樣的行為。不過,如果真如張小龍所言,微信公眾號能夠滿足更多用戶對豐富的個性化內容需求,「刷微博」這個名詞很可能成為過去式。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一些猜想和推測,微信究竟以什麼樣的方式和手段來發力短內容,具體還需要看微信的實際操作。

但是,無論如何,幾個結論依然可以得出:

第一,基於短內容的重要性,張小龍說發力短內容絕不是說說而已,一定是有大動作,很可能是放開短內容推送限制。

第二,微信發力短內容,對於微博、今日頭條等短內容創作平台都會產生一定的實質性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內容創作者和用戶時間的爭奪。

第三,微信發力短內容,對於內容創作者是一大利好,尤其是短內容創作者,又有一家平台來搭台,今後也就有更多的舞台可以發揮自己才華,創造更大的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