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幼兒輸液時,發現管里有蟲子:1%的錯誤可能會帶來100%傷害

沈小星 發佈 2020-01-09T17:32:34+00:00

近日,一名3歲幼兒因為流行感冒,到樂山市人民醫院輸液。在最後一次輸液中,其家屬就突然發現輸液管上有不明物體。

近日,一名3歲幼兒因為流行感冒,到樂山市人民醫院輸液。


在最後一次輸液中,其家屬就突然發現輸液管上有不明物體。


一開始以為是管壁外面有髒東西,仔細一看發現竟然是輸液管裡面有蟲子!


這可嚇壞了黃先生,趕緊叫來護士取下輸液管。


然而,黃先生的兒子後背還是出現了很癢的小紅點,疑似是蟲狀物體導致的細菌感染。


1、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其實,輸液瓶中發現異物的新聞並不是個例。


2019年3月23日,吉林的一名男孩由於肺部感染,在北華大學附屬醫院接受醫治進行輸液的時候,家長發現輸液管中有一根大概2厘米的頭髮。 2018年11月23日,居住在江蘇南通東縣大豫鎮的陳先生在醫院輸液過程中,居然在輸液管中看見一根疑似人類毛髮的黑色長線「異物」。 2018年8月22日,葉女士在成都市天府新區人民醫院治療感冒發燒,次日凌晨打針輸液的時候,發覺留置針軟管中有異物:是一個黑色像塗層一樣的東西黏在管壁內。
……


這類事情的發生,對於醫務人員來說最多可能是被辭退,而對於患者來說確是「驚心動魄」,甚至還可能涉及生命危險。


縱觀現在這個社會,是人都想做一番大事業,但沒有人願意或者不屑於做瑣碎的細節,也沒有人從細節上精雕細琢來精進自己。


很多人覺得按部就班的努力是傻子的行為,聰明人就要學會彎道超車,於是抱著「投機取巧」的念頭,企圖少付出一點來襯托收穫的高性價比。


正是這種心態導致我們不講究,得過且過,缺少了對細節的把控,最終換來了失誤。


有時候,事情往往因其「小」,而容易被人忽視,掉以輕心;因其「細」,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瑣,不屑一顧。


而正是這些你所忽略的細節,恰恰是發生的關鍵因素。


一次小的失誤無關痛癢,但是大的失誤卻可能讓你夜以繼日的付出白費。


比如,騰訊視頻發布的一則關於山東的消息中,顯示內容為:山東省應急廳消息:颱風利奇馬已致全省人死亡,7人失蹤。


這樣的新聞雖然不會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但影響品牌的口碑卻是肯定的。


甚至還有因細節失誤造成生命危險的,江蘇宜興一名 5 歲男童因高燒在宜興市某醫院兒科治療期間,因護士錯將醫囑「甘露醇」拿成了「甲硝唑」進行輸液治療,導致患兒病情加重,當天醫治無效去世。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1%的錯誤可能會帶來100%傷害。


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從細節做起。


2、厚積薄發,堅持小事


在《致加西亞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世界上再宏大的工程,都可以分解成細小的具體事情,要想做成大事情,就必須把分解後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好」。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把每個細節做到極致,平凡的你將變得不平凡。


新津春子是二戰遺孤的子女,從小在中國長大,回到日本因為不懂日語,唯一能找到的工作就是清潔工。


她沒有因此而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學習怎樣做一個最好的清潔工,把細節做到極致。


21年的工作生涯,讓她不再是個簡單的清潔工,她對80多種清潔劑的使用方法倒背如流,也能夠快速分析污漬產生的原因和組成成分。


她成為保潔領域中的專家、科學家,她成了管理700多人的保潔主管,她打掃出世界上最乾淨的機場。


NHK專門為她拍攝了紀錄片。


和故事相反的是,很多人都有眼高手低的毛病,看不上端茶倒水,看不上機械重複,卻從未想過,即便是看上去再低級再沒有意義的工作,也能分出個三六九等來。


比如,領導交辦一個簡單的任務,一些人覺得按時完成就可以了,做得好或不好是其次;而另一些人不僅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還能注意細節、錦上添花,用心把事情做到最好。


雖然只是一件簡單的小事,但誰用心做了,誰敷衍了事,一目了然。


人們常說「見微知著」,一個員工得到了提升,大多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因為他將細節做到了極致。


一個企業能在競爭中勝出,很多時候也是因為在小事上做好了文章,在細節上精益求精,才贏得了市場和客戶的肯定。


所謂的厚積薄發,不過就是把相關的細節堅持做到一定地步,自然而然帶來的回饋罷了。


3、三個關鍵,做好細節


古人說得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做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光說不練。


道理大家都懂,但現實和理想卻所差甚遠。


之前沈老師團隊里有個小姑娘,工作特別努力,做什麼都特別有衝勁,但就是很粗心,做事經常忽略細節。


交上來的文件,雖說不會有什麼大毛病,但小問題不斷;交代她做的事情也常常因為細節問題要不停的修改,導致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


開始,我以為她是不知道細節的重要性,就找她聊了聊。


沒想到她說,自己也知道細節的重要性,也想要改變自己粗心的現狀,但就是不知道怎麼才能注意到細節。


的確,我們都知道「細節決定成敗」,但鮮少有人深究怎樣才能做好細節。


在我看來,無外乎三點。


第一,習慣。


吳軍博士在他的暢銷書《態度》中,特別提到了習慣對細節的影響:


一個孩子做題,習慣性地跳過步驟,就會在遇到更難的問題時,理不清思路;


一個人寫字,習慣性地字跡潦草,甚至自己都看不清,就會在考試時,寫著寫著,把5抄成了3,而得到錯誤的答案;


一個人為了省紙,習慣性地寫得密密麻麻,就容易在回過頭檢查時,浪費時間,影響結果。


不經意的習慣,看起來影響的是細節,但這些細節,卻很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


因此,卓越不是一時的行為,而是習慣。


做事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不忽視任何一件小事,是打造完美細節的基礎。


第二,計劃。


沈老師辦公室里有四塊大白板,工作日程排得滿滿。我通常周日晚上就會排好下周每天的工作,而每天晚上會排好明天的工作,並會分清每項工作的權重。 在工作的時候計劃表是一直開著的,實時更新,完成一項刪掉一項,臨時增加一項就插入相應的時間段,當天完不成的、非緊急的任務,我就改成第二天的日期。 這種方式,會讓自己很有掌控感,多少事情來了,都不會亂了陣腳。


但很多人沒有這樣的習慣,當領導布置了新的任務時就會手忙腳亂,不能很好地將工作按照優先級排序,所有大事小情都堆在腦子裡,亂了分寸。


結果就是,每件事都為了往前趕而草草了事,無法兼顧細節。


因為大部分人在80%的時間裡都是做無用功,根本原因就是沒搞清楚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注意力。


之前有個同事,工作時總是一副「認真投入」的狀態,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地盯著電腦螢幕,但結果卻不如人意,錯誤百出。


實際上,看上去多麼投入只是表象。


因為人的精力,不可能連續保持幾個小時的專注,看起來全神貫注的樣子,並不能真的讓我們全情投入。


《精力管理》里就曾指出,人的精力,是需要定期進行恢復的。


那些世界頂級的運動員,都很善於利用每一局比賽的間隙,讓自己的體力、精力得到快速恢復,而那些排名靠後的運動員,則都沒有這個習慣。


所以,在工作中更合理的做法是適當穿插休息時間,比如,每工作45分鐘,休息5分鐘,給大腦一個喘息的時機。


這樣,再回過頭來工作時,頭腦處於全新的狀態,更容易發現那些之前被我們忽視的細節問題。


說到底,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從而獲得的一種機遇。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敗在能力上,而是敗在細節上。


把細節做到極致並不是忽視大局,拋棄策略,也不是鑽牛角尖,錙銖必較,而是在精力和能力允許的範圍內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


細節做到極致,成為一位專業的人,這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當你專心的把細節做到極致,「麵包」就會來,榮譽也會來,該給你的禮物,命運一樣都不會虧欠。


古人云:「專注者,能成大事也。」 真正優秀的人,知道成功從來沒有捷徑。


把細節做到極致,你就贏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