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會變癌嗎?

何裕民 發佈 2020-01-09T17:38:39+00:00

特殊情況下,胃息肉可能由於生長位置等等原因引發腹痛、出血、幽門梗阻等症狀。若發現胃底腺息肉,最好停用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改為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體阻滯劑。

惡性腫瘤,老百姓常稱「癌」,由於「腫瘤」的名字,人們不由的將人體額外長出的息肉與癌症聯繫起來。那麼,發生在胃中的息肉會變成惡性腫瘤嗎?什麼樣的息肉才可能變成腫瘤呢?

胃息肉的「源起」


胃息肉來源於胃粘膜上皮組織,是一種異常生長的組織。在胃鏡下可見黏膜隆起增生,或有蒂或無蒂。一般的胃息肉無明顯症狀。特殊情況下,胃息肉可能由於生長位置等等原因引發腹痛、出血、幽門梗阻等症狀。



一般胃息肉家中包括「三兄弟」:炎性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心平氣和」的大哥——炎性息肉


炎性增生性息肉占胃息肉的50%以上,胃竇部常見。這種息肉是因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長期刺激引起的。此類息肉的癌變率極低,症狀不明顯,靜靜地長在胃壁。幽門螺桿菌是引起這種息肉的主要病因。

「小個子」的二哥——胃底腺息肉


近年來胃底腺息肉的發病率逐漸增加,通常生長在胃底,直徑常小於0.5厘米,表面光滑,常無蒂。在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的患者中出現的機率較高。正常人的胃底腺息肉癌變率低。但對患有家族性息肉病的患者而言,胃底腺息肉有癌變的風險。


「淘氣」的三弟——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形態多變,多圓形,可為扁平;可有蒂,可無蒂;由發育異常的上皮細胞形成,常發生於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化生的胃黏膜,屬於胃癌前病變,有很大的癌變風險。在某些病理報告中,可顯示腺瘤性息肉的絨毛成分多少。腺瘤性息肉的癌變風險與其絨毛成分的多少和息肉大小有密切關係。


胃息肉的篩查和治療


對於胃鏡下肉眼可見的息肉,無明顯禁忌症的情況下,應取活組織檢查。直徑大於1厘米者需行完整切除術。


若發現胃底腺息肉,最好停用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改為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體阻滯劑。



若發現息肉中上皮內瘤變,則半年複查一次胃鏡;同時具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在確認幽門螺桿菌根除後3-6月行胃鏡檢查。


對於腺瘤性息肉,無論大小均需摘除,摘除後每半年複查胃鏡,每年複診,連續4年無復發,則2-3年檢查一次;並發上皮內瘤變者,則需更為密切地複診複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