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教理,教義,教規,教派淺談

誠國論道 發佈 2020-01-09T18:49:47+00:00

《抱朴子》說:「非積善陰德,不足以感神明;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不佞諂,如此乃謂有德,受福於天。」


「道」是道教的根本信仰。道教認為,「道」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的。它是宇宙一切的開始,天地萬物都由它化生。老子的宇宙觀就是「道」。他認為「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又是「宇宙的原動力」,也是「大自然的規律」。


「大道無形,生育萬物;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拆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包裹天地,稟受無形」,這都是道教經典著作對老子的「道」的解釋。

而道之在我者就是德,所以道教規定信徒要「修道養德」,相信「修道」可以使人永遠擺脫塵世的疾苦煩憂。《抱朴子》說:「非積善陰德,不足以感神明;樂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妒,不佞諂,如此乃謂有德,受福於天。」

道教的根本教義是《道德經》中所說的「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即像父母慈愛子女一樣慈愛宇宙萬事萬物,維持宇宙的和諧。儉,即排除奢念,清心寡欲。不敢為天下先,即不逞強稱霸,要謙虛,柔弱自守。

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能易之。」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

所有這些,都說明了老子「柔勝剛,弱勝強」、「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的一貫思想。

在個人修養上,老子主張「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做到「知足」、「知止」、「不有」、「不恃」、「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清靜無為」、「清心寡欲」。

他十分強調人慾的節制,認為極端個人主義、貪得無厭是萬惡之源。《道德經》第46章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知足之足,常足矣。」因此道教主張維護和平,反對戰爭,反對因私慾過甚、貪得無厭而興兵動戰傷害百姓的罪惡。


它追求的理想境界有兩種。

一種是在現實生活中,按道教教義建立一個理想的、極大公平的、和平的世界,那裡沒有水旱災害,沒有疫病和戰爭,沒有暴力和剝削壓迫,人人安居樂業,享其天年。

另一種理想境界,是通過個人修煉延年益壽,得道成仙,進入「仙境」,使人的形體長生不老。它極力主張樂生、重生、長生,「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認定人的生命之存亡、壽命之長短,決定於自身,決定於個人堅持不懈的修煉,與「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宿命論展開了旗幟鮮明的鬥爭。馮友蘭說:「道教是世界上惟一不太反科學的神秘主義體系」,是很有道理的。

道教的教規甚多,有些戒律和佛教相同。戒律是道士和信徒進行道德修養和宗教活動必須遵守的宗教規定,帶有強制性。道教戒律種類繁多,有三戒、五戒、九戒、十戒、二十七戒、六十戒、百八十戒、三百戒、一千戒,非常繁瑣,不易執行。

論其基本的教規,還是老君說的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天師道還有「四不吃」戒律,即:一、不吃牛肉,牛代表「忠」;二、不吃烏魚,烏魚捨生餵母,代表「孝」;三、不吃雁,孤雁不嫁,代表「節」;四、不吃狗肉,狗不嫌家貧,代表「義」。

現在,凡日有道規與國家法律相牴觸者,均已廢除。由於道教強調戒殺、戒盜、戒淫等等,因而對社會安定具有積極的促進功能,對國家長治久安、構建和諧社會,很有益處。

道教教派很多,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派別,這裡不一一列舉。創教之初,道教就分為太平道和正一盟威之道,他們都是奉黃老之道,依據早期道教經典《道德經》《太平經》而創立的,只不過張陵所創立的正一盟威之道入道要交五斗米,並早於張角創立的太平道三四十年。

南宋,道教形成兩大教派,其中全真道道士為出家道士,不娶妻,不食葷腥,住道觀;正一道道士可不出家,除道觀專職道士外,多為散居道士,可以食葷腥,可以結婚,他們平時一般穿俗裝,住家中,從事各種非宗教職業,遇有喜慶喪葬時,才穿上道裝去做法事。

道裝有大褂道袍、戒衣、法衣、花衣,法衣是作法事或舉行宗教大典時高功穿的,花衣是經師上殿穿的繡花衣。

本文節選自程關森《龍虎山三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