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血、血瘀怎麼辦?看中醫神奇方法

北中健康 發佈 2020-01-09T19:02:30+00:00

中醫學中「瘀」的含義有以下幾方面。人體氣血流行如交通狀況一是血結不行為瘀。血行於脈,本當流通無滯,但若因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血液積結不行,或血液溢出脈管之外,未能排出體外,是為瘀。二是血行不暢為瘀。血當暢行,但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暢行脈絡,即血流受阻,血行遲滯,亦

血淤是指中醫辨證中的一種證型。血淤即血液運行不暢,有瘀血。血淤證可見於很多種疾病。一般而論, 凡離開經脈之血不能及時消散和瘀滯於某一處,或血流不暢,運行受阻,鬱積於經脈或器官之內呈凝滯狀態,都叫血瘀。瘀,亦常作淤。瘀之本義指血積不行。如《說文解字》釋:「瘀,積血也」。《辭海》謂:「瘀,積血。即瘀血。指體內血液滯於一定處所」。淤,本指水中沉澱的泥沙,但又有「滯塞,不流通」的含義,《辭源》說:「淤,積血之病也」血之滯塞,又稱「淤血」。中醫學中「瘀」的含義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血結不行為瘀。血行於脈,本當流通無滯,但若因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血液積結不行,或血液溢出脈管之外,未能排出體外,是為瘀。二是血行不暢為瘀。血當暢行,但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暢行脈絡,即血流受阻,血行遲滯,亦為瘀。此時之瘀乃指血液循行遲緩和不流暢的一種病理狀態。三是離經之血即為瘀。血既離經,已於機體無益而反有害。《血證論》說:「世謂血塊為瘀,清血非瘀;黑色為瘀,鮮血非瘀;此論不確。蓋血初離經,清血也,鮮血也,然即是離經之血,雖清血鮮血,亦是瘀血」。此外,現代中醫 學研究過程中,人們對「瘀」又賦以新的含義,如《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一書中指出: 「瘀這一概念中,除包括血的『瘀』或『瘀血』之外,當包括氣的『瘀』,即『氣瘀』或『氣滯』」。《氣血論》也指出:「淤,非專指血瘀而言。凡有形之邪,阻塞絡脈所致的證候,統可稱為淤證」。此時,瘀(或淤)的涵義頗廣,但總以滯而不暢為根本環節。瘀血的產生原因 很多,各家論述不一,由於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訴說。這裡只聊一聊因熱致瘀,因熱致瘀在



《內經》未詳論及,而張仲景著《傷寒論》則對此頗多闡述。如《傷寒論》說:「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第 126 條)「太陽病……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里故也, 抵當湯主之。」(第 124 條)考傷寒本為熱病,邪熱傳里,結於少腹膀胱,損傷絡脈,血液受熱而被迫外溢,殘留脈外而成瘀血,這是指脈絡外瘀血。王清任說:「血得熱則煎熬成塊」,就是指溢於脈絡外的瘀血。瘀證,即指瘀血證、血瘀證。瘀血學說始於《內經》,奠基於仲景,歷代醫家均有發展。如朱丹溪創「六郁」學說,實包括瘀血在內。及至清代王清任、唐 容川等醫家對瘀血學說,進行了大力充實,使活血化瘀治則,更廣泛地用於臨床。 瘀血是指瘀積不行,污穢不潔和已離經脈的血液,以及久病影響到脈絡時所出現的病變。瘀血既是其他病因(如外傷、出血、氣虛、氣滯、寒凝、熱郁等)導致的病理結果,又是引起許多疾病的致病因素。 瘀血在古醫籍中有許多名異實同的稱謂,如《靈樞·水脹》稱為「惡血」,



《素問·調經論》稱為「留血」,《傷寒論》稱為「蓄血」,《金匱要略》稱為「干血」,《諸病源候論》稱為「積血」。此後各家皆稱為「瘀血」,但所指不同,如《證治準繩》稱「污穢之血為瘀血」,《臨證指南醫案》、《醫林改錯》認為久病入絡為瘀血」,《血證論》認為「離經之血為瘀血」。總之所指雖不同,而瘀則一。 瘀血導致的疾病很多,如頭痛、心痛、痹痛等各種疼痛,以及失眠、發熱、出汗等。瘀血致病的證候特點和其特異體徵,是瘀血辨證的主要依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