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人易「脾虛」?3個常見原因,都幫你揪出來了

奇妙的本草 發佈 2020-01-09T19:02:48+00:00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網絡上,經常會有對年齡還有健康方面的許多嘲弄之詞:「某某不到四十卻已經活成了中年油膩大叔」,「除了窮,我還脾虛」…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網絡上,經常會有對年齡還有健康方面的許多嘲弄之詞:「某某不到四十卻已經活成了中年油膩大叔」,「除了窮,我還脾虛」…… 此類的說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今年三十歲的小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明明才過而立之年,卻在疲累的生活壓力下,活成了油膩中年大叔的模​樣。「大便不成形、黏馬桶、舌苔厚膩、臉上油膩,至今還單身的我還有救嗎?」每到夜深人靜照著鏡子的時候,小何總是無法避免地感到自卑和難過。

其實,有這樣困惑的不止小何一個人。這些症狀,就是典型的「脾虛」。小何還並非無可救藥,但是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做脾虛。

中醫眼中的「脾」,究竟為何物?

中醫說的「脾」,和我們平時所知道的「脾臟」有一定區別。西醫說「脾臟」,一般都指的是器官本身,而中醫的「脾」,則指代體內臟器的功能。《黃帝內經》有云:「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所以,「脾虛」的時候,多個系統都會出毛病,其中包括消化系統,造血系統,甚至生殖系統,以及身體的運動機能。

脾虛不適,容易引發3類問題:

首先是脾熱。這是一種因為脾胃受熱邪或者使用過熱食物造成的熱症。主要表現為心煩意燥,大便不暢不成形,咽喉經常乾燥而疼痛,腹脹等。

其次是脾氣虛,它指的是脾氣虛弱、肌肉乏力的症狀。脾胃虛弱常常會導致食慾下降、面色難看、身體容易倦怠、頭暈目眩等。這種症狀長期存在也許會發展成一些胃部疾病、貧血等病症。

最後就是脾虛濕困,中醫講:脾主「運化水濕」,胃行津液。所以,脾虛會引起水濕停滯,妨礙脾正常的功能。主要表現有:身體倦怠、噁心嘔吐、胃脹胃不適、身體浮腫等。還會引發一些胃部慢性疾病。

除了上述症狀之外,脾虛還會導致「心脾兩虛、陰陽脾虛」等,都對身體有很大損傷。

是什麼造成中國全民皆脾虛?3個說給你聽:

「脾虛」已經成為中國人的一個普遍問題。長期的壓力工作導致勞心勞力,尤其是許多職場人士時常處於精神疲憊,思慮過多的狀態。「思慮過剩」導致心火旺盛,進而食慾下降胃口不佳,這就損傷了「脾氣」,導致脾虛。這也就是許多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在工作生活重壓下,禿頂肥胖,被調侃成「油膩中年」的一個原因。

另外,肌肉過勞過逸都會傷脾。在以勞作為生的過去,中國人需要通過勞動來收穫糧食維持生活,過度的肌肉使用自然會傷害「脾氣」。但是如今單純的勞作慢慢減少,更多人坐在辦公室勞心勞力,缺乏運動,同樣也會造成脾虛。

最後,繁忙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導致很多人對飲食都不太注意。尤其是年輕人,飲食不規律,吃外賣是常態。長此以往,身體狀態下降、肥胖高血糖等問題湧現,脾胃羸弱也就不令人驚訝了。

所以,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健脾胃是一個重要議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保持鍛鍊、心態放鬆,規律飲食,儘量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對脾胃產生過多負擔。

三種中醫妙法補脾胃

關於健脾補胃的方法有很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警衛局保健處主任醫師胡維勤建議,可以通過食補、中藥按摩和保養藥方來補充氣血。比如可以食用由蓮子、山藥、薏仁和芡實熬制的「四寶粥」,來強健脾胃。

還有一些中醫按摩方法也可以有效的幫助通血氣,健脾胃:每日堅持揉腹,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一百次即可。除此以外,中醫還總結了三種有效健脾補胃的方法:

首先是「補中益氣升清法」。這種中醫療法可以通過飲用「補中益氣湯」或者服用「補中益氣丸」等來達到益氣健脾、補中升清的功效。補中益氣丸由李東桓所制。他在《脾胃論》一書中闡述了這種丸藥的藥理和功效,可以極大修補身體脾虛造成的損傷。

第二種叫做「補脾胃瀉陰火法」。脾胃虛衰則元氣不足、心火旺盛。陰火因脾虛而產生,對身體損傷很大。所以這種辦法重點在「使脾陽升發提升元氣,然而抑制陰火」。可以經常食用昇陽湯來瀉陰火。

第三個方法是「健脾昇陽除濕法」。脾濕會導致陽氣受困,所以針對這種症狀需要用一些「少陽風藥」,如昇陽除濕防風湯等。

總的來說,健脾補胃需要長期的堅持保養。脾胃弱氣血不足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暴飲暴食,生冷辛辣食物要少吃,糖的攝入也要控制,配合良好的飲食習慣,效果更佳。

參考資料:

[1]肝鬱脾虛證動物模型構建研究進展.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9-12-11

[2]健脾化濕、清熱和胃治療脾虛濕熱型胃食管反流病.中醫雜誌 2019-12-17

[3] 白兆芝從補脾益氣論治疑難雜病的經驗[J]. 白震寧,王海萍.光明中醫.2019(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