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的真實歷史,明英宗為何對大太監王振言聽計從

山後小胖 發佈 2020-01-09T19:21:06+00:00

提到王振,首要標題就是明代第一位專權宦官,明代開先河的第一位大惡人;雖然明朝太監為禍,首推魏忠賢,但王振大人也是作惡多端,遺臭萬年的一代典型太監。

提到王振,首要標題就是明代第一位專權宦官,明代開先河的第一位大惡人;雖然明朝太監為禍,首推魏忠賢,但王振大人也是作惡多端,遺臭萬年的一代典型太監。因為他,明朝被兵臨城下,差點提前100多年亡國;因為他,明英宗朱祁鎮成為朝代中期唯一一位被俘的皇帝;因為他,明朝歷史車輪開始由繁盛昌榮走下了下坡路……

撇開踐踏人命、禍害國家、結黨營私、貪污受賄、打擊忠臣等一系列為禍多端的奸臣必修課外,英宗朱祁鎮拜王振所賜,不僅度過了一年多受盡冷眼惡意的俘虜生活 ,還在寒酸的南宮度過了擔驚受怕的十年太上皇囚禁生涯。大家是不是覺得在正常情況下,他應該在心底把王振恨得牙痒痒才正常。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王振死後,英宗卻一直思念王振,所以復辟之後,立即下詔為其正名,還以香木給王振立雕像,祭葬招魂。天順元年(復辟的第一年),英宗朱祁鎮還在京城智化寺北院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靈。

這是什麼神操作,這是什麼階級感情,國家興亡、困窘生涯、尊嚴地位皆可拋,王振和朱祁鎮情誼牢牢牢!比金子還金,比鑽石還硬!好吧,即使不能理解,但我們仍然可以順著歷史脈絡小小窺伺下這堅固感情背後的原因。

王振,河北蔚縣人,幼年讀書,略通詩書,家計可餬口,可他就有一顆不甘於平凡、出人頭地的心,他要接近那個時代最核心的階層(其實誰知道原因呢,也許他也沒想到他日後的成就足以遺臭萬年,億人唾罵,但反正肯定是自願的)。他凈身入宮了,當時的任務是給皇宮內的女官教授文化。

王振進入了宮廷,在一群大字不識的宦官中他頗通文墨,頓時鶴立雞群,得到了明宣宗的賞識。後來,他被安排到太子宮中教太子讀書,所以他是很有文化的。

結論一:宦官不可怕,就怕宦官有文化!

可以試想一下,孩子小的時候跟誰在一起最多一定是最信賴誰的,明宣宗國事繁忙,閒暇時間還有遊戲要玩、美女要欣賞,自是不可能長久陪伴的,況且朱祁鎮年僅7歲他便駕崩了(估計還沒建立起對父親強烈的崇拜之情吧)。於是,平素教他讀書寫字、遊戲玩耍的王振自然成了朱祁鎮最為相信、親近之人了,再加上王振肯定是個狡黠之人,善察人意,孩子又是他陪伴長大的,那對付一個童年登大位、心理可能還有點弱小的皇帝應該是不再話下。

就這樣,在王振的日夜陪伴下,朱祁鎮慢慢長大了,他一直尊稱王振為老師,從來不敢直呼其名,可見其對王振的尊敬和信賴之情。憑良心說,朱祁鎮也不算是個很昏庸和壞的皇帝,他有處理政務的能力,也是個有善心同理心的人(他廢除了朱元璋以來的后妃殉葬制度,他的爺爺號稱仁宗都未做到這點),可是,估計他耳根子軟,又在心底種下了一顆「老師有學問、老師真厲害、老師對我好」的種子,和那群天天吵得他腦殼痛的大臣們相比,王振的建議肯定是英明無比的,況且王振借著皇帝年少籠絡了一大群跟著他幹的大臣,慢慢做到了排除異己、大權獨攬,是的,在「三楊」和太皇太后去世後,已經無人轄制,說一不二了。

十幾年的朝夕相伴,由不得我們不相信,明英宗朱祁鎮和王振的確建立了牢固的師生感情,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王振估計還能為禍很長一段時間,除非他踐踏到朱祁鎮的底線(我暫時還沒想到是什麼,因為被俘虜、禍害國家已經是罪大惡極了呀),估計善良的朱祁鎮一定會給他一個善終。

可是,有了蒙古也先的入侵,王振自己有一顆不滅的「將軍夢」,成功慫恿皇帝匆忙御駕親征,看到前方大敗、糧草不繼又成功說服皇帝班師,又非要衣錦還鄉繞道到自己家鄉巡遊一番,結果接近家鄉又愛心爆棚怕損壞莊稼再次繞道,就在這各種拖延繞道之下,終於,成功的作死的把皇帝送入敵人的虎口。

結論二:有文化的宦官不可怕,就怕有了文化的宦官還想當將軍!

我腦補下,如果是電視劇,可以給王振安排個有蒙古貴族血脈的隱秘身世,立志禍害大明江山,卻又與皇帝十幾年的相處建立了深厚師生情誼,最後迎來了土木堡大決戰,糾結來糾結去,王振自刎謝罪,皇帝被捕。(好吧,不要打我,今天有點囉嗦,實在是我特別佩服現在的電視劇編劇,為了複雜劇情,啥都敢寫。比如《大明風華》兩個皇后都靖難遺孤,還親姐倆,如果這都可以,允許我來了以上一段)

當然,以上全是不可能的,王振就是沒想到會被追上得這麼快,最後成功作死自己,也算一個大奇葩!王振最後的真實結局是:惡有惡報死於亂軍之中。可惜帶來的負面效應是,二十萬精銳大軍損失大半,朱祁鎮數十位重臣慘死,皇帝被俘,國家誠將處於生死存亡之秋也。此乃後話也。

總而言之,王振和朱祁鎮情誼深厚。情誼深厚又如何,朱祁鎮將國家大事和私人情誼混為一談,任人不為賢,而用親,致使政治腐敗,朝堂動盪,無論如何,都是國家社稷和人民之大不幸也!

要想知道明朝更多歷史,請關注作者「山後小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