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卡姆剃刀:中世紀哲學的現代智慧

梧桐閣閒文 發佈 2020-01-09T19:37:09+00:00

然而自20世紀開始,信息變得膨脹,到如今已經是爆炸狀態,只要打開手機、電腦、電視,就有源源不斷的信息湧入,令人應接不暇。

信息,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一直是稀缺資源。然而自20世紀開始,信息變得膨脹,到如今已經是爆炸狀態,只要打開手機、電腦、電視,就有源源不斷的信息湧入,令人應接不暇。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平日刷手機,只要拿起來就無法放下,信息越刷越多,媒體、公眾號、微博……生活里充斥著各類信息,直到完全塞滿腦袋。

過於龐雜的信息會給人的精神世界帶來嚴重的影響,令人茫然、焦慮、無所適從……

中世紀哲學家威廉·奧卡姆的「奧卡姆剃刀」,有助於精簡人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1

「奧卡姆剃刀」本是擁護唯名論的威廉·奧卡姆反駁唯實論的思想武器。

近代哲學爭論的主要派別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而中世紀哲學的兩大對立陣營是唯名論和唯實論。

「名」與「實」說的是共相與殊相。共相與殊相這兩個概念有點類似於一般與特殊的關係。

共相,「共同」的存在,英文的詞義是「普遍的」(universal),指一類成員共有的東西。很多抽象的特徵,例如勇敢、美等等,就是共相。語言裡很多的動詞和形容詞,都屬於共相。
而殊相,則是「特殊」的存在(particular),是指部分的,有限的事物,而不是全部事物,是某一類或者某一種的單一個體,而殊相所共有的屬性,是共相。例如,人是共相,而具體的張三、李四,則是殊相。

在西方哲學史上,柏拉圖的「理念」可以說是最早的共相,在柏拉圖那裡,殊相因為分有了共相(理念)而存在。

唯實論和唯名論都承認共相和殊相的存在,爭論的焦點在於,共相到底是獨立存在的實體還是僅存在於思想之中呢?例如,人們都有「美」這個概念,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個抽象的實體「美」存在呢?如果有,那這個實體的「美」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如果是無形的,人又是怎麼認識到「美」的呢?

可以看出,兩個派別爭論的焦點其實是認識的問題。直到幾百年之後,笛卡爾提出「我思故我在」讓哲學轉向研究人的認識,才結束了這種爭論。

但結束方式不是解決了問題,而是以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替代了這個問題。

笛卡爾表示,如果連人怎麼認識世界都沒搞清楚,爭論有沒有共相的實體,怎麼認識共相,是不會有結果的。

但這不能說明二者的爭論毫無意義,哲學就是由此發展的,而在爭論中出現的一些思想,直到今天都具有啟發意義。

2

唯實論認為,共相是獨立於心靈的客觀實在,在個體上體現出來。而唯名論則認為,共相只是一個通名,並非客觀實在,只是一種語言約定的功能。

兩派爭論到後期,大多數都持有溫和的觀點,不完全否認另一方的存在。例如經院哲學集大成者托馬斯·阿奎那,就是溫和的唯識論,認為共相先於殊相,是一種普遍概念。而鄧斯·司各脫則認為,殊相更重要,認識就源於感覺,殊相先於共相,先認識了殊相才能認識共相。

據傳說威廉·奧卡姆當過司各脫的學生,受唯名論影響很深。

奧卡姆認為,殊相作為可感之物是獨立的,共相只是人們設想出來的一種東西。

在奧卡姆那裡,唯實論只是在具體的殊相之外在觀念中再設置一個實體(共相),而共相本身既沒有實際存在的本體,也沒有對應的具體事物。唯實論承認共相,就是把這些抽象的觀念實體化,由此假設出各種荒謬的概念。

於是,奧卡姆主張,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就是著名的奧卡姆剃刀。

按照奧卡姆剃刀的原則,「本質」「實體形式」這些都應該被拋棄,不必要的共相也不應存在,共相只在上帝造人的時候存在,而對於人來說,只具有關於殊相的知識就夠了。

奧卡姆剃刀不只在哲學上影響很大,在經濟學、管理學上都得以廣泛運用,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在生活里運用奧卡姆剃刀也是大有裨益。

例如,對於身邊龐雜的信息,新媒體公眾號標題總是以《你不能不知道的XXX》,或者《你必須馬上知道的XXX》來彰顯閱讀這篇文章的緊迫性,然而對於讀者來說,裡面的內容實際上更多是《你不需要知道的……》。

因為那些內容距離自己太遙遠,像微博上的熱搜名人,遠得像看不見的星星,雖然耀眼,但對自己的生活毫無影響。還有那些增加心理負擔和焦慮的文章,試問讀完了這些「不可不知道」「必須掌握的」的文章之後,真的就「知道」了,「掌握」了嗎?

那些所謂的「知道」和「掌握」,只是奧卡姆意義上的在自己精神里增設的「實體」,毫無意義。

3

大道至簡。

我們總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很滿,從早到晚上班加班忙不停,下班之後的時間也被開會、應酬填滿。

的確,在舞台中央閃耀的感覺很好,享受聚光燈的熱度,閃光燈的炫目。

然而時間久了,炫目的燈光也會把人烤焦,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東西。

奧卡姆剃刀的明智之處在於,時刻提醒人們,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哪些則是附加的。

例如在購物的時候,審視一下自己到底是需要這個東西本身(實際的實體),還是需要購買這個行為的刺激,或者這個東西背後的附加值(身份、快感、地位等等虛設的實體)?

經由奧卡姆剃刀剔除後剩下的問題,就是體察自己的情緒,聆聽內心的聲音:是什麼讓我焦慮、痛苦?為什麼?又是什麼讓我激動、興奮?我真正想要什麼?

剔除這些,人回歸了內心的嬰兒狀態。

老子在《道德經》里特別推崇嬰兒,「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嬰兒有怎樣的特點呢?

簡單而單純。

在一個盛大的宴會裡,桌子上堆滿了禮物,客廳里響著音樂,人們觥籌交錯,三五成群聊著家常。

似乎一切都很好,在歡樂的氣氛中,嬰兒卻狂哭不止。

解決的方式很簡單,讓嬰兒遠離人群,放到安靜的房間,拉上窗簾。

對於嬰兒來說,來賓、禮物、音樂、美食、燈光,一切都是負擔,而只有寧靜的睡眠才是它想要的。

每個人心裡都保留著自己的嬰兒狀態,在精神世界充滿了太多的東西的時候,總有種煩躁、喘不過氣的感覺,這就是人內心的嬰兒在呼喚:該剔除那些自己增設的東西,關燈休息了。


關鍵字: